领悟《英语课标》,明确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论文

2025-02-10 15:18:0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从育人理念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方面领悟《英语课标》的课程理念。探索如何依据《英语课标》课程内容六要素,开展融入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总结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熟练的多媒体技术及自然得体的仪表仪态。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化素养,积累学科教学知识,加强实践与反思,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
【摘要】从育人理念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两个方面领悟《英语课标》的课程理念。探索如何依据《英语课标》课程内容六要素,开展融入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总结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熟练的多媒体技术及自然得体的仪表仪态。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化素养,积累学科教学知识,加强实践与反思,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
【关键词】《英语课标》;英语教师;基本素质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统称《英语课标》)的陆续颁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英语课程的育人理念。本文主要从《英语课标》的课程理念、内容六要素的落实角度探讨核心素养下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领悟《英语课标》的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英语课标》的顶层设计,对英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规约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理念,才能有效落实和科学实施《英语课标》,从而推动新时代英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发展(梅德明2022)。
(一)《英语课标》的育人理念
英语课程是培养新时代有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深刻领悟《英语课标》的育人理念,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持有方向标。
首先,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魂,立德树人。德育是五育之首。在智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智育决定今后学生的工作能力,体育决定他们的工作效率,而德育决定他们的工作动机。
其次,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明辨是非,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能力、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合的、可内化的、可迁移的、可重构的素质,并伴随其一生,使学生终身受益(梅德明2022)。
首先,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语感,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语言输出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英语学习策略,具有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及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育人的目的。
二、依据《英语课标》课程内容六要素,开展融入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
(一)课程内容六要素
英语课程内容在教材中体现为单词、短语、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完成表格、语法、写作和听力等形式,这也是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
每个单元都有其主题意义,这是一个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以语篇为训练形式,通过单元内容整合语言知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语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及语言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团队互动,共同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技能,增强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课标》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部2020/2022),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督促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充分的课前预习是课堂展示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活其已有的语言和背景知识。这样既能起到回顾、拓展与话题相关内容的作用,又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从而形成学习期待。
其次,改变“填鸭式”“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开展pair work、group work、express themselves、critical thinking等活动,鼓励他们利用所学语言技能,立足单元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多组多人活动展示。
最后,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让单元语篇知识通过学生活动得到内化吸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教师的指导可以是新知识的导入、重难点的适时讲解、共性问题的解决、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问题的引入、知识的整合和总结、鼓励性的语言及合理有效的评价等。
通过预习、课堂展示和教师指导,学生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和理解单元知识,灵活操练运用,进行知识迁移,最终达到理解文化内涵、培养多元思维和价值取向的目标。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三、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保障。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首先,丰富的、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可以给教师以正确的教育指导,使他们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他们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以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紊乱性(吴进业、鲁东2000)。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习的个体差异,掌握知识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逐步进行科学而有规律的阶段性、启发式教育,从而科学、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精深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的资本,是进行教书育人的必备业务素质(鞠献利1999)。教师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前提。精深的专业知识能让教师信心满满,让学生对教师充满钦佩和信服。精深的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是他们把握知识结构、答疑解惑的保障。
首先,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何谈解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重视继续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缺乏依据。教师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最后,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汉语文化知识,这不仅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另一方面,要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从而减少因文化冲突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这些文化知识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单元主题,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情感等有促进作用。
(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首先,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口语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英语口语表达流利而标准,那么学生耳濡目染,就可以习得流利的英语口语。
其次,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应做到让学生能听懂。要想让学生能听懂,教师必须做到语言流畅、语速适宜、吐字清晰、表达准确、发音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喜欢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后,教师的板书要优美。书面语言是教学语言的一种形式。教师优美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也是基本功的一种体现,会吸引学生注意。板书是课堂教学的必备步骤。写一手优美的粉笔字是一个教师基本功扎实的表现。另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语也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优美的钢笔字能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提高他们对教师的认同感。
(四)熟练的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常态。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其感性和理性认知,并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制作PPT课件,剪辑视频,制作微课,设计高质量的课堂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教师一旦掌握这些技术,就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如虎添翼。
(五)自然得体的仪表仪态
教师要注意着装得体,举止稳重、端庄、大方,教态、表情自然得体。这是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
第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着装打扮。教师的着装应以素淡的格调为主,不要过于华丽耀眼,因为浓艳格调的服饰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教师的目光要温柔、平视,授课时还要面带微笑,有亲和力,肢体动作表达幅度得当,不能有损形象。
结语
在《英语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英语教师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养要求等越来越高,即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跨文化素养、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多媒体技术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化素养,积累学科教学知识,加强实践与反思,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等。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鞠献利.1999.教师素质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2022.正确认识和理解英语课程性质和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9):8-12.
吴进业,鲁东.2000.外语素质教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