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有效设置问题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有效设置问题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论文

4

2025-02-05 15:07:3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帮助学生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复述文本的梗概,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开展深度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要提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有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使他们将阅读推向纵深。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帮助学生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复述文本的梗概,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题,开展深度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要提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有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使他们将阅读推向纵深。

  1.创设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培养不同的阅读技巧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能只设置单一化的问题,要关注问题的类型,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多样化的阅读技巧。教师可设置真假判断问题、选择性问题、填空类问题、排序类问题、概括归纳类问题、视觉理解类问题、扩展思考类问题等等。借助这些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阅读,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阅读理解力。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2 Colors”为例,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Orange and yellow can make people feel warm,right?Black can make people sad,right?这类问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理解其中的细节,通过这类问题,学生可提高对句子、段落和整体文本的理解能力。教师可设置选择性问题,比如:Why do people prefer to use warm tones in cold regions to create a warm and comfortable feeling?同时提供这些选项:Be-cause orange and yellow are hot tones;Because cool tones are more suitable for cold climates.可以看出来,这类选择性问题需要分析并评估每个选项与文章具体内容的关系,这能提高他们对信息和观点的判断能力。教师还可设置这样的排序类问题:Can you rearrange the following colors based on the color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warm colors,vibrant colors,strong colors?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这能提高他们对文本整体结构和信息组合的理解能力。教师还可给学生展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片,要求他们观察人物所穿服装的颜色搭配并回答相关问题。比如教师展示的图片为一女子穿着红色的连衣裙,白色的鞋,挎着白色的包,附带的问题为:How is the woman’s mood in the picture?What is this woman wearing?Why does she choose white and red?显然通过设置这类视觉理解类问题,学生可提升对视觉信息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综上,教师设置的多样化问题能给学生多方面的阅读体验,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技巧和能力。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层面和文本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这能培养他们的多维度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因此,教师要关注问题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体验,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

  2.渐进性的提升问题难度,逐步地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仅要关注阅读文本,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要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文本的内容对接起来,设置更适合学生逐步提升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坡度,要能引导学生逐步地攀爬,渐渐地由浅层阅读转向深度阅读。如果教师的提问多是一些表面性的问题,学生只要粗略地阅读就能从文中找到,这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而且也容易养成不愿意进一步探究的习惯。基于此,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反应,渐渐地增加一些挑战性问题,使他们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文本的主题等。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5 Art world”为例,就本单元的阅读文本,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人物开展对话。首先教师可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article?What is Tan Dun’s job?What did Tan Dun use to make music when he was young?借助这些问题,学生能进入阅读的状态,开始关注有关主人翁的信息。接着,教师可提出一些有些难度的问题,比如:What is Tan Dun famous for as a composer?How did Tan Dun get to know musicians from around the world?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表达进行转化,进而对接教师的提问,也就是说需要学生做一些分析。在上面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composers who are known for incorpo-rating natural sounds into their music?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综合思考文本中有关的信息,同时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迁移,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综上,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能逐步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能让他们对文本人物、事情的理解由表层走向深入。因此,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能从基础性的理解题逐步过渡到需要深度思考和分析的问题,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理解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

  3.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深度思考和表达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答题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可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更多样化,这样学生才可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教师在评判学生的答案时不应仅仅关注他的答案是不是与标准答案一致,而是关注他思考的过程与方式,找寻他的闪光点。显然,因为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给学生更多施展的空间,所以学生也更愿意给出自己个性化的思考,这更容易提升他们表达的丰富性,思维的深刻性。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为例,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能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案,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能激发学生关注问题,鼓励他们自我解决问题。如果设置开放性问题,教师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他们能够更容易展现自己的个性,呈现真实的自己。教师可设置这些开放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iggest problem that teenagers face?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How do teenagers bal-ance their studies and interests?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这些问题的开放性在于学生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出他们独特的思考,也就是说,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教师预设之外的。但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再对接真实生活,才能给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回答,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有学生认为:Too much homework is the biggest problem,and most people have to stay up late every day;也有学生认为:Spending a lot of time chatting and playing games online is the biggest problem;还有学生认为:Mental health problem is the biggest among young people.这些的开放性问题,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解放他们的大脑,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以看出来就一般的阅读文本而言,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基本包含: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对作者的观点持什么态度;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文中提及的情况,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引起疑问或者想进一步深入的地方等。对这些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要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英语阅读材料,培养他们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社会等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思考。

image.png

  4.设置相互讨论类的问题,拓展思路与积累经验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既要设置一些需要学生独立回答的问题,也要设置一些合作讨论类问题,以让学生学会借助别人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进而进一步拓展解决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先基于阅读的内容,创设一些讨论与合作的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要设置相应的机制来提升讨论的质量,也能更好地给予反馈。

  教师设置讨论类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而又多元地思考阅读文本中的观点、主题和细节。在讨论中,学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能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行自由而又自信地表达。除了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表达也需要学会思辨和分析,学会借鉴于综合,进而提升阅读素养。因此,教师要能结合阅读文本设置一些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句型,再在交流中学习和运用词汇和句型,提高英语读写能力。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Unit 6 TV programs”为例,教师可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设置一些讨论性的问题,以让学生对电视节目类话题产生深刻的印象,也能让他们将单元主题与生活问题对接起来。教师设置的问题包括:What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ood TV program should have?Please provide a few examples and explain your reasons.Some people prefer reality TV programs,while others prefer drama TV dramas.What is your opinion on this?显然,这些问题需要借助多元视角才能给出更全面的答案。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有限的,在小组讨论中,不同的学生会分享各自的观点,这能帮助其他学生了解和认识主题。就第一个话题,一个小组的学生轮流给出答案,例如:A good TV program should have enough appeal and entertainment like“Running Man”.Good TV programs should ha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and inspiring audiences,just like“A bite of China”.在多人回答的基础上,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Good programs can bring joy,knowledge,thinking to the audience.可见,在互相启发和激励中,学生分享各自对电视节目的期望和标准,拓展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image.png

  总之,通过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听取他人意见,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拓展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小组讨论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互相学习。

  5.结束语

  学生在阅读时能扩展词汇量,提高语法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借助问题的设置使这样能力能进一步地提升,可设置理解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观点评价问题等,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能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当然,在提问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讨论和合作,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总之,教师要优化问题设置,激发阅读的兴趣,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