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长跑训练增强高中生耐力和毅力策略探究论文

2025-02-05 14:33:0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长跑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持久力和恢复力等,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目标设定和实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面对挑战的坚忍态度等。本文围绕如何应用长跑训练增强学生毅力和耐力展开研究,并提出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设定与跟踪目标、训练心理技巧以及重视团队合作与社交支持等策略,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利用这项运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长跑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持久力和恢复力等,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目标设定和实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面对挑战的坚忍态度等。本文围绕如何应用长跑训练增强学生毅力和耐力展开研究,并提出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设定与跟踪目标、训练心理技巧以及重视团队合作与社交支持等策略,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利用这项运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学生长跑训练毅力耐力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更强调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旨在培养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田径中的长跑是众多体育项目中一项基本的运动。长跑作为一种提高体能的运动,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发展。在长跑训练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如何管理体力和持续努力,也可以不断锻炼自身意志力。面对长时间的跑步,学生要学习如何在身体疲惫和心理压力下保持专注与冷静,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在学业和未来生活中积极面对挑战。
一、长跑训练对学生耐力和毅力的影响
通过持续的有氧运动,学生的心脏泵血效率得到加强,肺部的氧气吸收和二氧化碳排放能力也显著提高。这种心肺功能的增强使学生在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能够更有效利用氧气,减少疲劳感,从而在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更好的耐力。跑步过程中,主要的下肢肌肉(如大腿肌肉、小腿肌肉和臀大肌等)得到反复锻炼,逐渐提升了肌肉的耐力和力量。这种肌肉耐力的提升不仅让学生在长跑中表现更佳,也有助于他们在其他体育项目中展现出更好的运动能力。经常性的长跑训练还可以促进肌肉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使学生在经历较大的身体劳动后能够更快恢复,减少受伤风险。定期的长跑使学生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身体劳动,并且在高强度运动后快速恢复。这种能力的提升对于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及日常学习活动均有显著益处,特别是在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体力劳动的场合。
长跑训练通常有明确的目标,如完成一定的距离或达到个人最佳时间。通过不断设定并实现目标,学生在长跑过程中培养了强烈的目标导向意识。这一方法还教会学生分解复杂任务为可管理的小部分,从而在面对大型项目或长期目标时,能够更有效规划并实现目标,也增强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和毅力。长跑训练需要学生安排与控制自己的时间及活动,包括训练计划的制订、饮食和休息的调整等。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平衡学习、训练和休息,不仅帮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保持最佳状态,也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其他生活领域中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长跑训练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不理想的天气条件、身体疲劳或心理压力,都需要学生展现出坚韧和不屈不挠的态度。长期的锻炼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更能保持冷静和坚持,从而更好地克服困难。此外,长跑还教会学生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未来成功的动力。在长跑中经历的每一次失败,不仅是关于体能的挑战,也是对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能力的测试。
二、应用长跑训练增强高中生耐力和毅力的策略
1.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
由于学生在体能、耐力和运动背景方面存在差异,一个统一的训练方案可能不会对所有学生同样有效。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考虑到了每名学生的特定需求和能力,从而能更有效提升他们的耐力和毅力。教师需要与每一名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体能水平、运动经验、个人目标及任何可能影响训练的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出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的训练目标,确保训练计划既符合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又能逐步提升他们的运动表现。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不仅包括跑步距离和速度的具体规定,还包括恢复时间、交叉训练的选择,以及力量和灵活性训练的安排。例如,对于初学者,重点可放在逐渐增加跑步距离和提高基础体能上;而对于经验更丰富的跑者,可以设置更高的速度目标和更复杂的间歇训练。
以某校高一某班的46名学生为例,教师通过一系列基础测试,包括短跑、耐力跑、体力测试等,对这46名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基础体能水平、运动习惯、健康状况及个人长跑目标。此外,教师还询问了学生以往的运动经验和任何可能影响训练的健康问题。基于评估结果,学生被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初学组、基础组、高级组,每组制订了不同的训练计划,如表1所示。在实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跟踪每一名学生的进展,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和表现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个性化的长跑训练中有效提高耐力和毅力。
2.设定与跟踪目标
训练计划确定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设定具体且可达成的长跑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完成一定距离的跑步,也可以是在特定时间内达成一定的跑步里程。为确保这些目标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明确时间表和里程碑。例如,对于一个初学者,初期的目标是连续跑步10分钟不停歇;对于更有经验的跑者,目标是完成5千米跑步并逐步提高速度。这些目标应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计划相结合,确保它们既有助于提高跑步技能,也能够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目标的跟踪同样重要。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展,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调整训练计划和目标。这种持续的监测和反馈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例如,通过记录每次训练的跑步距离和时间,学生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区域,分析自己的跑步数据,甚至与同伴分享和比较,从而增加训练的乐趣和竞争性。
3.训练心理技巧
长期进行重复性训练,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体能训练师,也是心理指导者,需要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课程指导学生在长跑训练中发展和运用心理技巧。
正面自我对话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疲劳时保持积极与动力。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转换消极思维,引导他们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激励自己。例如,在长跑中感到疲惫时,学生可以对自己说:“我能做到!”“每一步都让我更接近目标!”
目标可视化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冥想和可视化练习,想象自己顺利完成跑步,感受到跑步带来的成就和喜悦。这种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成功的信心,也可以增强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心理素质。
放松和呼吸技巧也是长跑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技巧缓解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学生在长跑前和长跑过程中保持冷静,以及快速恢复。
通过这些心理技巧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在长跑中保持专注和坚定,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管理压力和挑战。这种心理上的韧性是他们运动生涯乃至未来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4.重视团队合作与社交支持
长跑虽然常被视为一项个人运动,但引入团队活动和社交互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团队跑步活动和接力赛等。在活动中,学生不只争取个人的最佳表现,也在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不仅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这种团队中的相互依赖和支持有助于建立一种积极的群体动力,激发学生更大的动力和参与感。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来自队友的鼓励和支持尤为重要,学生在同伴的鼓励下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这种社交支持不仅在训练过程中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也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建立了互助和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
三、结语
长跑作为一项对身体有益的运动,也是一种强化心理素质和性格特质的有效工具。长跑训练不仅是关于跑步的技术和体能,还是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通过长跑,学生在提升自身体能的同时,也能培养面对生活挑战所需的心理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良好品质将伴随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助力学生成长,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彬.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有效性分析[J].体育视野,2023(17):119-121.
[2]张静瑜.初中体育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的技巧分析[J].新体育,2023(10):55-57.
[3]王立燕.高中体育教学中长跑训练要点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3(4):55-57.
[4]郑佳旻.中长跑训练对初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