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论文

2025-01-20 15:30:4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文章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设计与实施,首先通过分析课后服务的需求,明确其必要性、可行性、优势和难点,然后提出小学英语课后服务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课后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具体展示课后服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兴趣和素养,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摘要】文章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设计与实施,首先通过分析课后服务的需求,明确其必要性、可行性、优势和难点,然后提出小学英语课后服务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课后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分析具体展示课后服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兴趣和素养,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课后服务;设计与实施
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家长期望的提升,小学英语教育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学生课业负担繁重、教学质量不均、校外培训机构泛滥,这些因素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降低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为应对这些挑战,2021年,教育部推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限制校外培训机构的影响,以期教育能回归本质,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急需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关键措施之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机会,也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有望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课后服务的需求分析
(一)课后服务的必要性
课后服务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内外负担,减少了对校外培训的依赖,而且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这项服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环境,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课后服务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阅读材料、听力练习、口语交流、写作指导、游戏、歌曲、影视内容以及文化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而言,课后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机会和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如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增强教学成就感。
(二)课后服务的可行性
课后服务的实施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步骤,其获得了国家的鼎力支持,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和家长对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期待。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并且促使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高效的教学辅导。此外,课后服务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使其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成效。总而言之,课后服务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课后服务的优势
课后服务以其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学生、教师、学校及社区的独特需求。通过辅导、讲座、研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课后服务不仅增添了学习的乐趣,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如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此外,课后服务的内容和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拓展课堂学习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体而言,课后服务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连贯性与深度,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后服务实施策略
(一)明确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
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是指课后服务的意义、功能和价值,为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提供指导。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如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以教师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激发教师教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家校社为支撑,建立良好的家校社合作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二)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是指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课后服务的时间、地点、人员、活动等。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如下:保证课后服务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负担合理安排课后服务的时长和频率,一般不少于每周三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多媒体室、体育场等场所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利用校外的少年宫、博物馆、公园等场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确定课后服务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英语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师组成,也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形成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后服务活动,如作业辅导、阅读指导、听力练习、口语交流、写作指导、游戏、歌曲、影视内容及文化知识等,这样既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建立课后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课后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指对课后服务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以及及时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反馈课后服务的情况,为课后服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如下:根据课后服务的目标和定位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教学满意度等;结合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试法、作品展示等,收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数据,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数据,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反馈课后服务的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表扬和鼓励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同时发现课后服务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案例研究与分析
(一)课后服务的设计
笔者根据实施策略全面规划和改进了课后服务,明确了服务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和反馈。首先,视课后服务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作业辅导、英语乐园、学科拓展、多彩社团等多样化活动,既巩固课堂教学,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收集反馈和评价数据,表扬和激励优秀学生和教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如在“英语乐园”活动的规划中,一个具体的实施案例是“英语戏剧表演工作坊”。该工作坊每周五下午进行,由一位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英语教师主持。活动内容不仅包括剧本阅读、角色分配、台词练习等基本环节,还融入了即兴表演、肢体语言表达等创意元素,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舞台表现力。例如,在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英语戏剧表演中,学生们不仅用英语讨论了环境问题,还通过角色扮演(如动植物、环保志愿者等)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分享,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进一步加深了对英语文化和环保理念的理解。
(二)课后服务的实施
在精心设计课后服务方案之后,学校通过家长会议、班级微信群组、学校网站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和学生全面介绍了课后服务的目标、重要性、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费用等相关信息,并积极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家长和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是否参与课后服务。根据家长和学生的反馈,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后服务时间表。每周一至周五,学生放学后将有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分为作业辅导和拓展活动两个阶段。学校依据服务时间表组织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1.作业辅导
学校安排了专用教室,由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不仅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注重作业完成的质量,如书写规范、答题准确性、思维逻辑等。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还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关,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知识拓展。如在一次英语作业辅导课上,小明遇到了一个关于时态运用的难题,他不确定在某个情境下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还是过去完成时。英语教师耐心地引导他回顾了这两种时态的定义和用法,并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句帮助他理解。最终,小明不仅解决了当前的作业问题,还对时态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英语乐园
利用多媒体教室、操场、音乐室等场所,学校组织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带领一至三年级学生开展“英语乐园”活动,通过游戏、歌曲、故事讲述、手工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如通过观看和跟读英文动画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学唱英文儿歌,学生对英语发音、节奏和语感的把握更加准确;通过制作英文手工,学生学习到了颜色、形状、数字和字母等基础知识。如在“英语乐园”活动中,学生们参与了一个名为“英语寻宝”的游戏。游戏设定在校园内,学生们需要根据英文提示找到隐藏的宝藏。其中一个提示是“The treasure lies where the birds sing and the flowers bloom”(宝藏藏在鸟语花香之地)。学生们兴奋地穿梭在校园的小花园中,最终找到了宝藏——一本精美的英文绘本。这个游戏不仅让学生们在欢乐中学习了英语,还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3.多彩社团
学校充分利用内外资源,为四至六年级学生提供多种社团活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合唱、乐器演奏、绘画、剪纸、书法、围棋、机器人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如在学校的“多彩社团”中,四年级的小红加入了学校的合唱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她不仅学到了许多英文歌曲,还通过合唱练习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发音和节奏感。此外,合唱社团还组织了一次与外籍教师的互动活动,让小红有机会与外籍教师用英语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她的英语听说能力。这个社团经历不仅让小红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她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了英语知识。
(三)课后服务的效果
开展课后服务,致力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兴趣和素养,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课后服务评价和反馈显示,本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英语成绩稳步提升。同时,教师的教学效果、质量、教学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教学满意度和成就感得以有效增强。家长和社会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参与度大幅提升,对英语教学给予了高度支持和认可。总体而言,课后服务成为一次成功的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典范。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后服务的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关键。深入研究和实践表明,课后服务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了英语学习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机会,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需明确课后服务目标,丰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如此方能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与家长对小学英语教育的期待。未来,笔者将持续探索与实践,努力在课后服务设计与实施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丽.“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创新型设计及实施路径[J].英语教师,2023(2).
[2]孙童.“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在作业设计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