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

2025-01-20 15:19:3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教学目标。在此基础,进一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即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夯实学生英语基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合理评价体系,契合身心成长规律,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教学目标。在此基础,进一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即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夯实学生英语基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合理评价体系,契合身心成长规律,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
引言
在“双减”政策实施前,教育领域逐渐市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内卷”意识严重,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完全忽视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进行改革与调整。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英语教学不再一味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而是强调培养他们的阅读表达能力(邢振江、柴佳2024)。因此,教师应积极将“教—学—评”一体化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及教学目标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师生之间对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收获进行评价,实现教与学、学与评、评与教的有机循环,从而达到以教促学、以评促教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并具备应变和突击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与教师互动,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总体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对课堂教学的看法,根据他们的评价改进不足,在课后反思和总结,并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注重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其获得感。教、学、评的有机结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及评价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关联性与完整性,难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只有注重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得感。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实施个性化教育、分层式教育、全过程教育三个方面(见表1)。首先,实施个性化教育。这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与学习情况不同,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多加鼓励与引导,使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加关注,全面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实施分层式教育。这主要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特征进行分组教学,如将语法比较好的学生和语法比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实施全过程教育。这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时进行全过程教育引导,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的学及评价,只有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推行“教—学—评”一体化的必要性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作为新的教育理念被引入教学实践,不仅符合“双减”政策减负增质的理念,还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轻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能力,基于他们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不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更加关注他们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如创新性思维、人际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教师在充分了解他们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要背诵大量的英语词汇,长此以往,容易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推行“教—学—评”一体化,不仅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从而落实“双减”政策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教学计划,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感受知识的魅力。例如,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积累有关动物的单词,并准备有关My favourite animal的英语演讲,使其自主探索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他们积极参与,并正确评价其发言,给予适当的指点与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因此,采用“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为学生创造更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多元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能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但是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将教、学、评有效结合,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其学会分析问题,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主讲的限制,通过分组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精神。除了教与学发生转变之外,评价方式也要因势而变。教师不能“唯分数论”,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全面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引导下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生发展的真实水平,还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促进科学全面评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了其其他方面的发展,评价方式较单一。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使评价更科学和合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如对平时作业、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进行评价,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基于他们的真实情况制订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倪慧慧2024)。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精准定位教学内容,夯实学生英语基础
避免教学的机械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双减”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是开展其他阶段的英语学习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将“教—学—评”一体化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能使师生在课堂上双向互动,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设计“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教学计划,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引导他们投入英语学习。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身需要,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要通过“学”起作用,基于“学”设计“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较小学低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趋于成熟,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夯实其英语基础(李君璇2022)。
以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7 It’s the polite thing to do为例,要求学生辨别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是否礼貌。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分得清哪些是礼貌的做法,哪些是无礼的行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积极寻找身边发生的一些有礼貌行为的例子,并以口语表达的形式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知识。要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首先,利用英语歌曲导入课堂。借助英语歌曲开展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其次,通过游戏开展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性格活泼,而游戏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广州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1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如单词识别、单词对接、角色扮演,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最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王淑珍2022)。
(三)建构合理评价体系,契合身心成长规律
“双减”政策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评价方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以符合其身心成长规律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课后服务等环节,对其进行过程性和结果式评价相结合的客观评价(见表2)。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不仅与课程改革理念相融合,还符合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将“教—学—评”一体化与减负提质的教育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优化的教学体系、高质量的课后作业、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中实现全面发展。
引用文献:
李君璇.2022.“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1):58-59.
倪慧慧.2024.“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评价标准的构建[J].教育,(1):51-53.
王淑珍.2022.“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J].新教师,(8):52-53.
邢振江,柴佳.2024.“双减”政策:深层逻辑、现实挑战与治理之道[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