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论文

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论文

9

2025-01-15 10:52:0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写作系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在把握写作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适宜的策略实施写作教学。

  【摘要】写作系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在把握写作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适宜的策略实施写作教学。文章在论述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为重点,阐述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实现教材的编排价值,增强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写作系统;教学实践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写作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致使写作教学效率低下。为改善这种情况,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者秉持“编研结合”“读写结合”的理念,统筹安排写作教学内容,建构出较为系统的写作教学体系[1]。对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统编版教材中的写作系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策略实施教学,切实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编排,即在每个单元设置专门的写作专题;另外一种是随文编排,即将写作教学内容融入阅读、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等模块中。运用这两种模式编排出的内容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具有如下特点的写作系统。

  (一)写作目标集中明确

  首先,写作目标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总目标,具有明确性。其次,写作目标体现着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如七年级的写作训练以记叙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八年级的写作训练以论述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写实用性文本;九年级的写作训练以议论为主,重在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写作系统中的写作目标较为明确,便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写作训练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

  (二)写作知识丰富充实

  具备丰富的写作知识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也是实现写作目标的基础。基于明确的写作目标,写作系统中安排了丰富充实的写作知识,建构了系统的教学框架[2]。具体来说,写作系统中的写作知识主要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向“是什么”,以概念为主;程序性知识主要指向“如何做”,以方法为主。针对常规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重陈述性知识、轻程序性知识这一问题,写作系统中安排了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同时,程序性知识主要被渗透至阅读文本、读后补白、名著导读等板块,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学会写作。

  (三)写作指导细致有效

  写作指导是针对写作训练安排的提示性话语,可以在预设学生将遇到的写作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问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大都细致有效。以九年级下册“有创意地表达”的写作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写作指导主要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如表1所示。写作指导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且有不同侧重点,教师可以有序、细致地组织写作指导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

image.png

  (四)写作练习分布合理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的写作专题都会设置相应的写作练习,命题形式主要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些命题形式和体裁都具有生活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建构了生活认知,储备了生活经验。在参与写作练习活动时,学生可以迁移生活经验,积极地进行创作。同时,随着学生生活认知的深化、生活经验的丰富,教材中的写作练习难度不断提高。如此编排较为合理,可以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

  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指明写作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合理运用;在教学之后开展练习活动,促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教学前:设定核心教学目标,坚持“一课一得”

  写作教学求“精”,而不求“多”。在贪多求全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所收获,甚至会承受过重的写作压力,从而畏惧写作。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色之一是“一课一得”,写作系统同样如此[4]。对此,教师需要坚守“一课一得”的初心,研读写作教学要求,提取出核心内容,就此设定核心教学目标,增强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以“表达要得体”的写作教学为例,这一写作任务有三个要求。要求一:注意表达目的,不同的表达目的意味着表达方式、表达态度不同,如在向他人表示感谢时需要用语恭敬,在想得到他人原谅时需要用语诚恳。要求二:注意表达对象和应用场合,如在正式场合面对长辈需要用语尊敬,在非正式场合面对平辈需要用语亲切。要求三:注意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如到他人家做客需用“拜访”,邀请他人到自己家做客需用“光临”。这三大要求集中体现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根据场合、目的选用适宜的表达方式、内容等。基于此,可以将“表达要得体”写作教学的核心目标设定为在与他人交往时表达要得体。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探究表达对象、表达场合、表达目的等,归纳表达得体的要点,并组织口语交际或写作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

  (二)教学中: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实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为写作系统与阅读板块密切联系,不可分割[5]。教师要在把握统编版教材编排特点的基础上,以写作系统为基础,以阅读板块为补充,围绕具体的核心教学目标,运用适宜的策略引导学生探寻阅读板块中的不同文本,归纳相关的写作知识,并把握时机组织写作活动,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以“思路要清晰”的写作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人生之舟”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这四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上的借鉴。大部分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梳理了这四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建构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阅读成果的基础上,以这四篇课文为依托,引导学生梳理不同文体的行文顺序,汲取写作经验,同时深化阅读认知。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搭建范例支架,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植树的牧羊人》的行文思路表格(见表2)。

image.png

  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纪念白求恩》《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的行文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回顾课堂学习内容,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用直观的表征方式进行展示。在学生完成梳理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展示活动,选取学生代表来讲述每篇课文的行文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认真倾听,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此,大部分学生可以查漏补缺,掌握正确的行文思路,同时汲取写作经验。而后,教师可以提出写作要求:按以下步骤构思《__二三事》。

  步骤一:在纸张上写出你想要描写的人。

  步骤二:按照指示补白要求,写出一个与他(她)有关的小标题。

  步骤三:围绕小标题联想与他(她)有关的故事。

  步骤四:依据具体事件,提取他(她)最重要的特点,将其作为文章的中心词。

  步骤五:选取其他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两三件小事,编写小标题。

  步骤六:围绕标题、中心词、选取的事例建构写作顺序。

  由此,大部分学生会迁移阅读认知,逐步梳理行文思路,有利于建构清晰的思维路径,为完成写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后: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

  写作系统是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辅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书写生活[6]。对此,教师要把握写作系统的生活性,以现实生活为落脚点,组织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书写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以“学会记事”为例,该写作专题重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叙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对此,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设计三项写作任务,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写作任务一:为给出的记事文字(略)添加内容,使其更加完整。要求:在添加细节的基础上融入情感。

  写作任务二: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记事文,选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求:选取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

  写作任务三: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描写发生在家人之间的一件事情。要求: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详写事情的经过,写出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对“我们是一家人”的理解。

  这三项写作任务可以搭建起写作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从写作课堂走进现实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学生会迁移写作课堂的学习成果,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写清楚细节,融入真实情感,做到学以致用,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形成独特的生活感悟,增强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系统是教师实施写作教学的重要助力,教师通过掌握写作系统的特点,可以思路清晰地实施写作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知识,锻炼写作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写作系统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精心组织写作教学,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增强写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薇.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12).

  [2]郑周巧.梁*超作文教学思想对统编版初中语文写作专题教学的启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

  [3]马亚男.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策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22.

  [4]谢小军.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设置及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21.

  [5]秦淼.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指向与动机激发[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10).

  [6]毛新梅.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科学化探索及其启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