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以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为例论文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以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为例论文

3

2025-01-14 11:31:4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Time off 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阅读教学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摘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Time off 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阅读教学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思政;初中英语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坚持育人为本,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教育部2022)。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教育(王丽娜2021)。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

  为贯彻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强调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针对这一问题,一些教师和研究者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有的教师从单元视角出发,探讨了课程思政与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相融合,有的教师尝试对现有英语教材中阅读语篇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还有的教师关注课程思政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问题与策略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本研究综合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并开展相关实践研究。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材阅读语篇缺乏传统文化素材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素材绝大多数侧重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意识,不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二)英语教师忽视课程思政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推动者和践行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践行者(王飞涛、江苹2022)。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未认识到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未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三)阅读教学中缺乏合理的活动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解读语篇时以讲授知识为主,缺乏合理的思政活动设计,忽视了语篇思政主题的提炼与梳理,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情境创设缺乏,主题阅读拓展也不尽如人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的参与度不高,很难达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通过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发现这项课题研究非常有必要且紧迫。下面,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Time off Unit 2 We thought somebody was moving about阅读教学为例,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一)研读分析语篇,挖掘思政元素

  陆道坤、王婧(2023)提出课程思政的运行路线为:通过对课程所负载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科学“回填”并与课程有机结合,基于“生成”路线呈现于教学中,可以从教材的话题、语篇、语言、文化和活动中挖掘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要基于文本主题,拓展各种思政素材(张学卫、马建红2021)。本单元主题是指向“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中“自然生态”主题群下“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生态特征与自然景观”的子主题内容。文本内容是贝蒂(Betty)采用邮件形式向父母介绍她游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经历。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张家界的地理位置、面积、景致和特征,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作者昨天、今天的旅行经历和明天的计划。文章以第一人称形式叙述,更能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张家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旅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如在景区摘下树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所有语篇都负载着价值内容,隐含着课程思政元素(陈亚红2023)。通过分析语篇,教师挖掘出本单元的课程思政价值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青少年了解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具体的语篇分析如表1所示:

image.png

  (二)围绕思政价值,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对学科的认识、发展能力、形成素养。从思政育人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注重思政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杜成露、陈瑾2023)。教师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见表2)。

image.png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升育人价值

  基于表3所示的教学流程,阐述教学中所涉及的思政育人的活动设计。

image.png

image.png

  在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介绍张家界的短视频,内容涵盖张家界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地貌特征、红色文化、贺龙元帅故乡等信息,使学生对张家界有初步认识,不仅了解其相关地理知识,还了解它作为革命老区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也为我国的大好河山感到自豪。在阅读环节,教师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多个问题,提升了学生梳理、归纳和分析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品质。例如,文中贝蒂为什么会觉得羞愧?你觉得在旅行中摘树叶的行为如何?贝蒂写邮件将这件事告诉了她的父母,你认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讲述猴子这段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通过问题链促进学生思考,使其加深对思政价值的认知,深刻感悟到人类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写作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仿照文本,介绍安徽的红色革命老区—大别山。大别山不仅景色秀丽,还具有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对学生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落实课程思政,实现作业育人

  作业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实施的质量对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业兴趣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情,以单元为基本单位重组、改编、创编,设计个性化、主题式作业,通过作业隐性分层和经常性评估反馈,形成作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好的作业设计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情境,融入地域文化,挖掘思政价值,实现作业育人。教师设计了以下作业:

image.png

  作业一:Suppose you are going on a trip to Mount.Huang with your friends.Discuss it with your partner and check(√)what you should or shouldn’t do and give reasons.

  作业二:根据第14页表4的调查表,给外国笔友写一封到安徽黄山游玩的建议信,通过对建议理由的补充,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将作业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达到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和育人目的。

  结语

  将课程思政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及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专业素养等实践策略,可以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用文献:

  陈亚红.202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5):124-130.

  杜成露,陈瑾.2023.以育人为核心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J].中国民族教育,(5):59-61.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道坤,王婧.2023.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思政实施的依据、机理与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72-78.

  王飞涛,江苹.2022.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意义、内涵及实施路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5,15.

  王丽娜.2021.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10):37-40.

  张学卫,马建红.2021.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设计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