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论文

4

2025-01-13 16:37: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具体策略,即主题引领,将语言知识的习得融入主题意义的探究;主线贯穿,以鲜活的生活情境助力主题意义的探究;模块推进,以深度阅读体验丰盈主题意义的探究;单元统摄,从整体视角明晰主题意义的探究。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Growing up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研讨课具体说明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

  【摘要】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具体策略,即主题引领,将语言知识的习得融入主题意义的探究;主线贯穿,以鲜活的生活情境助力主题意义的探究;模块推进,以深度阅读体验丰盈主题意义的探究;单元统摄,从整体视角明晰主题意义的探究。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Growing up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研讨课具体说明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

  【关键词】主题意义;阅读教学;初中英语;文本解读;思维品质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范围和主题语境,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语言学习最为核心的部分(教育部2022)。主题意义的探究凸显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融合。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中枢部分,英语阅读课堂承载了语言学习、思维进阶、文化传播和能力提升等多项功能,因而,英语阅读课堂一直备受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重视。

  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英语教师将课堂的主要时间用于高频词汇用法的讲解,无视阅读语篇所蕴含的深刻的育人价值;第二,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强化阅读技能的训练和阅读策略的渗透,放大了语篇衔接手段的作用,弱化了语言外在表达形式与语篇内涵的逻辑关系;第三,部分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之间关联度低、梯度性弱,语篇解读表层化、碎片化,导致主题意义探究形式化、浅表化;第四,一些教师虽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但是由于自身文本解读能力薄弱,对主题意义的把握失当。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

  《课程标准》将主题语境厘定为英语课程内容六大要素之一。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既基于语篇,又高于语篇的高阶思维的发展向度,规约了学生语言学习最重要的部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汲取语言知识的机会,提升语言素养,又要知行合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英语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内涵,学会做人做事,既彰显了英语学科的双重特质,又符合他们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对正确引领、作出智慧之选的现实需求。

  探究主题意义,深层挖掘文本,符合大阅读背景下深度学习与深度思考的趋势。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归根结底是发展高阶思维,批判性地思考、对待新事物,而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要求学生梳理文本的写作形式、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隐性信息,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编者、读者与自我的多重思维碰撞与融合。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导向,凸显了阅读课堂的整体性、发展性、体验性和进阶性特征,激活了阅读课堂新的生命力,赋予了阅读课堂新的教学样态。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一)主题引领,将语言知识的习得融入主题意义的探究

  语言学习需要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自由表达的良好意愿。囿于应试教育背景,教师易于将阅读课堂等同于词汇课,机械讲解训练词汇,不仅难以发挥阅读语篇丰富的育人价值,还会打击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导致阅读课堂了无生趣、气氛沉闷。通过主题引领,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设计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课堂,自由发表观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内化语言知识,学以致用,深入探究主题意义。

  (二)主线贯穿,以鲜活的生活情境助力主题意义的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和表达欲望。教师要将阅读语篇置于生活化情境中,链接语言学习和生活体验,彰显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促进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语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主线贯穿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中整体分析语篇,形成结构化知识,从关注语言外在形式转而聚焦语篇的深刻内涵。这样,学生在获取、梳理、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明晰主题意义探究的方向。

  (三)模块推进,以深度阅读体验丰盈主题意义的探究

  《课程标准》提供了What、How和Why三个文本解读的重要维度。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利用多模态资源,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准确把握语篇的核心要义,多维度解读文本,促进深度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模块任务,增强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丰富学生的深层阅读体验。深度阅读以高阶思维的参与为显著特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阅读,引领他们形成积极的阅读体验,主动建构语篇的知识框架,探究语篇的隐含意义,迁移语篇的价值应用。

  (四)单元统摄,从整体视角明晰主题意义的探究

  阅读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阅读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方向一致,阅读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服务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如果孤立地审视阅读语篇,割裂阅读语篇与单元教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容易使阅读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偏离正确方向,导致主题意义的探究不得当。为了确保主题意义探究的正确方向,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资源,以英语学科大观念为导向,按照模块、单元、语篇的次序逐一分层剖析,使三者主题意义探究的顶层设计贯通一致。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下面,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Growing up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研讨课为例,阐述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如何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立足单元大观念,深入解读文本,设计层级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设计理念

  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材涵盖模块一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和模块二Entertainment两个部分。模块一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为中心,由Unit 1 Know yourself、Unit 2 Colours、Unit 3 Teenage problems和Unit 4 Growing up四个单元构成。Unit 1 Know yourself指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品质;Unit 2 Colours鼓励学生通过色彩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Unit 3 Teenage problems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青春期问题;Unit 4 Growing up勉励学生永不言弃,健康成长。四个单元在模块主题的统领下,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自身与外部世界存在的问题,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理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实现主题意义的深入探究,落实学科育人的精神理念。

  语篇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主要讲述了斯伯特·韦伯(Spud Webb)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渴望成为NBA篮球运动员,勇于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断追梦的励志故事。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昂扬立志,渴望探索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突破自我,实现梦想。韦伯的故事对激发青少年树立斗志、顽强拼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策略,能够精读文本,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但在细节分析、论证、推理、判断及语言鉴赏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根据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综合分析与研判,本堂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image.png

  预览文本,解读语篇标题与插图,获取主人公韦伯的基本事实性信息;概括并厘清韦伯在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身上体现的永不言弃的珍贵品质;赏析文章的语言魅力,品鉴语言之美,并运用在自己未来的阅读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语言,结合韦伯的励志故事,给自己的好朋友西蒙(Simon)写一封信,鼓励他继续努力。

  (二)具体设计

  1.激活主题,搅动阅读背景

  教师与学生友好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知的学习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教师提问:“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games?Who is your favorite basketball player?”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谈论自己最喜爱的篮球运动员,滔滔不绝。接着,教师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basketball players?How do they look?”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篮球运动员的外貌特征上。然后,教师说:“Today,I’d like to introduce a different basketball player to you.Do you want to know who he is?Now let’s read the title together.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What can we get from the title?”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标题,学会从标题中获取关键信息,如“How is he different?”。

  在导入部分,教师知晓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热爱打篮球这一事实,通过Free talk创设主题语境,让他们自由表达,并适时切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过渡自然,无缝衔接。对文章标题的解读,教师充分利用读前预测策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整个读前环节既提升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信心,又激活了他们的阅读背景,激发了其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为语篇的深层阅读打下基础。

  2.解构主题,深度解读语篇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读语篇,解构语篇主体部分。在General reading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个人信息卡,填写主人公的姓名、出生地点、年份、梦想和身高等详细信息,帮助他们整体感知语篇。然后,教师让学生找出语篇中提及的表示时间的短语,并将其归纳为in junior high、in senior high、at college、after graduation四个重要时期,暗指语篇以时间为线索铺叙展开。

  在Careful reading环节,教师让学生先找出四个时期韦伯遭遇的困难及原因,再细读语篇,发现他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困难,而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他的身高问题。教师提问:“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Spud’s height problem again and again?”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给出很多精彩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韦伯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各个时期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以时间为线索,引领学生填充“困难”“原因”“措施”和“成就”等细节信息,使语篇的解读过程“形散而神不散”,内容结构清晰严密(见下图)。在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循环往复地感受韦伯的欣喜、失落、不服输、不放弃等情感变化,使学生懂得坚守梦想、不忘初心、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重要意义。

image.png

  3.赏析主题,融入单元背景

  语篇中有多处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愈发充实、丰盈,凸显主题。教师提问:“He had many great achievements,but his proudest moment came in 1986.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wo adjectives‘great’and‘proudest’?”通过分析这两个单词的使用,教师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对韦伯的崇敬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Through hard work...if you never give up.”在语篇中的作用。学生结合该语句的意义推测出它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仅概括上文的信息,而且引出下文的主题。同时,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单元标题Growing up,并阐释成长的意义在于不断克服困难,突破自我。通过对经典语句的赏析,学生再次体会语篇的深层内涵。

  4.拓展主题,移情文化感悟

  文化意识是主题意义探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化意识指学习者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深刻思考,理解其内涵,比较其异同,判断其价值,汲取其精华,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提升文化修养,构建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梅德明、王蔷2018)。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析语篇中文化现象的根源,通过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文化态度。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语篇中涉及的篮球文化为线索,在课前预先搜集资料,通过向学生讲解篮球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篮球最初兴起于19世纪后半叶,由于种族歧视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黑人有很长时间被拒绝参加职业比赛。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鉴于美国黑人斗争日趋激烈,加之黑人对平等权利的渴望与争取,职业联赛才慢慢向黑人开放参赛资格。对韦伯个人而言,社会环境的改变为他实现篮球梦提供了绝佳的外部契机。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线索,并对文化现象的根源进行思考、分析、阐释,有助于他们深入感悟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差异。

  5.感悟主题,提升思维品质

  《课程标准》在思维品质目标方面提出,应培养学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教育部2022)。教师要引领学生基于语篇内容,以关键问题激发他们深度思考,对比、分析、评价、创造,启迪其多元思维,实现思维能力进阶发展,深入领悟主题。

  在引导学生梳理韦伯的奋斗历程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Spud?Please give us your supporting details.”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总结归纳韦伯具备的美好品质,并阐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探究韦伯成功的原因,使其理解了韦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同时得益于和平的社会环境。在授课的最后,教师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给自己因考试失败而情绪沮丧的好友西蒙写一封鼓励信,迁移语境,以读促写,内化情感,感悟主题。

  结语

  实践证明,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主题意义探究赋予阅读课堂新的教学样态,需要教师正确、深入地解读语篇,借助情境、问题、活动整合、重构教学素材,借力英语学习活动观巧妙设计课堂活动,开展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给他们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通过问题串和任务链引发深度阅读,促进其思维实现多元发展。另外,教师还要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导向,明晰语篇中蕴含的深厚的育人价值,批判性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王蔷.2018.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