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创设情境提质增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创设情境提质增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10

2025-01-06 13:54:4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促使教学提质增效。

  【摘要】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促使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情境作为教学平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优化其学习体验。本文详细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一、情境与情境教学法

  (一)情境

  在汉语词典中,“情境”是一个名词,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相对或结合的境况,具体可以指环境、境地。在不同的语境中,情境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在教育领域,“情境”中的“境”不仅指客观存在的环境,也涵盖个体的主观体验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背景、个人生活经验和文化心理等,结合“情”字,即情感体验,强调了能够激发主体情感和体验的文化情境、体验性情境、社会情境等。

  “情”和“境”都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情”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也是学生维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境”可以为学生探究提供刺激源或者参照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将“情”和“境”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情境,实现学生主体与情境之间的动态交互。

  (二)情境教学法

  对于情境教学法的定义,目前学界并未形成共识。如Brown等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中首次提出“情境教学”一词,指出“知识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只有将知识置于其产生与应用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其本质意义”。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情境教学,代表学者为李吉林,其认为将生动形象的直观现象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设计教学场景,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既要提供具有客观性的实景,又要创设能够满足学生主体学习需求的经验性背景。

  二、情境的类型

  第一,自然情境。自然情境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实景,如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森林草原等都可以成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境。

  第二,社会情境。社会情境指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如学校、家庭、食堂、公园、超市等。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中开展英语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信息科技情境。信息科技情境主要指教师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创设的情境,如音频、动画、视频等。

  第四,主观类情境。主观类情境多指抽象的情境,如体验性情境、文化情境、历史性情境等,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背景、文化环境等进行创设。

  第五,英语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将语境作为一种教学载体,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教学大纲,理清教学单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在整体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创设情境,兼顾整体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二)基于学生生活实际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学生往往是从生活中了解事物的特征与本质。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词汇、句型等开展交际活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三)强调互动性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互动,包括与教师互动、与其他学生互动,互动过程中不强调发音、词汇、句型正确与否,而是要肯定互动这一行为,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自学等方式加强互动交流,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互动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增强学生互动的信心,提升其互动积极性。

  (四)丰富情境创设方法

  创设情境的方法较多,如语言描述、播放音乐、角色扮演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灵活运用。

  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指导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合理规划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如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3~4年级是初步产生语感,而5~6年级是形成语感。因此,教师应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材内容与不同学段特征创设情境。

  (二)评估学情

  评估学情指的是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这有助于教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此外,评估学情还有助于教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设计应对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三)综合资源,提炼素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需精心挑选与整合各类资源,以创设真实、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教材是基础,但教师还需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等内部和外部资源丰富情境创设素材,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文化体验,同时利用在线互动平台、教育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情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另外,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造性地整合相关资源,从中提炼出相应素材,创设出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提升其核心素养的情境。

image.png

  五、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下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为例,详细阐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掌握ice cream、egg、cake、sweet、pie、hot dog等词汇,掌握“Would you like...?”“Yes,please/No,thank you”等句型,掌握不定冠词an、a的使用方法。

  第二,通过情境,能够初步与他人进行语言交际,产生语感。

  第三,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英语表达习惯。

  (二)情境创设思路

  本课程围绕“郊外野餐”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分享美食,表达喜欢与不喜欢等,在分享过程中学习有关食物的词汇。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笔者准备了ice cream(实物包装)、egg(实物)、cake(图片)、sweet(实物)、pie(图片)、hot dog(图片),以增强情境的真实性。

  (三)教学准备

  提前整理好课程配套的PPT,主要教学素材为与词汇相关的实物与图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Step 1:Warm up(因本课程部分词汇与句型是以往学过的知识,故本环节主要是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笔者用英语提问:“Hello,class!Do you like picnics/eating?Would you like some food?”对于小学生而言,郊外野餐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笔者先导入以往所学知识,然后询问其是否愿意参与郊外野餐,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情境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新词汇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Presentation(充分利用教具开展新词汇的教学)。

  (1)Guessing game。当学生看到笔者在课堂上展示诸多食物的实物或图片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接着笔者导入句型“Would you like...?”让学生运用这一句型向笔者提问,笔者回复“Yes,please/No,thank you”,同时完成新词汇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新单词与句型。

  (2)Pair work(小组合作)。笔者课前准备了以往所学的饮料、食物图片,然后将学生分为3至5人一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其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达,以提升其课堂参与度。

  Step 3:Practice(实践感知)。

  在Pair work环节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an与a的用法理解不到位。故在此环节,笔者用PPT展示ice cream、egg、cake、sweet、pie、hot dog等新词汇,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思考为何有的单词前用an,有的单词前用a。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进行引导:“大家是否发现an是用于元音音素之前?”然后带领学生复习元音音素,并进入Role play环节: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扮演郊外野餐的小主人,其余学生扮演小主人的朋友,进行对话交流,在对话中要使用所学的新词汇、句型,并注意不定冠词的用法。

image.png

  Step 4:Summary(巩固、总结与拓展)。

  笔者在互联网上下载了“Would You Like a Pie?”视频课件,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后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进行文本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对本课程所学的新词汇、句型、不定冠词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小组总结,并完成课后作业。

  Step 5:Homework(课后作业)。

  第一,课后与朋友进行情境演练,将演练内容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第二,设计一份食物菜单,要包括新词汇与以前所学词汇,并在词汇前添加不定冠词。

  通过此次教学,笔者获得了以下结论。一是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创设真实场景,无论是对话、使用的教具都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快速产生兴趣并顺利进入情境。二是为了更好地创设情境,教师应当提前整合资源,准备不同的素材,这样所创设的情境才更为真实,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情境。三是情境导入的新词汇、句型等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自然衔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内化与迁移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但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与流程,这样才能保证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张耀庭,蔡苗苗,马金焕.情境教学法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19).

  [2]张竞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23(3).

  [3]李溪.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3(4).

  [4]李晓环,朱文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28).

  [5]刘琴琴.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