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及其效果评价论文

2023-03-13 14:48:09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最后对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最后对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设计;SLCA理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交通土建类企业开始涉及国际工程领域方向,尤其是在非洲、东南亚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业务数量比重逐年增高[1]。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出色的外语能力是促进个人发展、提高业务能力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有超过40%的人口都在使用,且超过85%的科技资料、文献和教材是以英语出版的[2-3],可见国际化工程技术人员拥有英语能力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在交通土建类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同时具有专业技术及英语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巨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领域专业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熟悉国外先进工程技术和发展现状,并提高在国际工程中的适应能力。另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了“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其本质是由基础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其中的“应用”二字突出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4]。然而现阶段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显著的弊端,如何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使用英语开展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各方关切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现有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在借鉴SLCA(Students Led the Class Activities)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设计及其效果评价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活动设计针对性不足
尽管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强调加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但大学英语作为基础阶段的课程,对学生阅读、写作的锻炼强度较其听、说更高。这一问题在专业英语中更加严峻。多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英文科技资料的阅读、翻译能力”。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目标往往成为专业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其教学活动设计依据主要是文献翻译、专业词汇和各国专业历史等,性质更加接近于科普教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借助翻译类软件工具的基础上,阅读英文文献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因此对阅读和翻译能力培养的权重应该随之降低。与之相反,根据长期的跟踪调研情况可知,大多数学生反馈的结果是,在经过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学习后,依然无法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地使用英语交流工作,这应归咎于专业英语教学中长期忽视“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尤其是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活动枯燥
专业英语在绝大多数的本科生专业中属于选修课,学生认为该课程与其职业发展生涯的关系不密切,因此对于提高自身在工作场合中使用英语的能力重视不足,这是造成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活动枯燥。课堂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一般侧重英语科技资料的讲解,而科技资料的内容带有浓重的专业色彩,其形式、风格死板,长难句较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实际上,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使用英语更多的是对听、说能力的需求,且目前计算机辅助语言文本翻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味强调对英文科技资料的翻译与阅读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专业英语教学大多以“教材+翻译”的模式开展,且教材中部分内容更新送代慢,与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不相符,同时教学过程并未突显出英语的功能性、交际性特点。此外,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不足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实践中,专业英语教师大多由专业课教师F任,其英语交流能力及对语言学的认识远不及基础英语教师,专业英语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造成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二、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SLCA理念是中美教育服务机构倡导的英语教学理念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学生为主导者、教师为引导者”的课堂教学机制[5-7]。其中,课堂时间的分配以学生参与和实践为主,占80%,而教师的讲解仅占20%。这种教学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同时强调了学生加工信息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中,完全采用80%(学生)与20%(教师)的课堂时间分配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提高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采用讲解、演讲、点评、多媒体展示等手段[造更为热烈、有趣的课堂氛围是合理、可行的[8]。
在SLCA理念指导下,为强调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充分实现“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涉及的教学活动如图1所示。
教学活动设计中,第一小节(45 min)为教师主导,以教材内容为主体。其中,1~16学时以专业词汇(15 min)、长难句翻译(15 min)、精选课文讲解(15 min)为主要内容,着重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及英文科技资料的阅读、翻译能力。教学期间,教师应用英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的认识。16~32学时以英语写作练习(20 min)为主,学生在给定题目下写作,题目设计强调以英语描述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中的现象和趋势,这是科技论文、报告等材料撰写必不可少的能力。另外,教师可选择性地抽取1~2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其优缺点,帮助学生梳理写作的思路并总结、归纳句式、语法和词汇。
第二小节(45 min)为学生主导,以PPT演讲的形式开展。PPT演讲是贯彻SLCA理念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英语工具属性的体现。PPT演讲可调动学生搜集专业英文素材并进行中英文翻译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在演讲中,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可帮助学生克服“开口难”的问题,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和PPT制作技能。如此,可使学生在使用英语的同时还能学习英语。另外,演讲话题由教师在开课前公布,共计16个话题,涉及交通基础设施(Pavement)、交通组织规划(Traffic Signal Control)、交通设计(Highway Plane Design)、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等与交通土建类专业有关的内容,如表1所示。此外,话题设计应该尽可能多地覆盖交通工程领域的主流话题。
按照学号分组,学生每5人一组,并与话题编号对应。小组围绕同一话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由学生自行分配,每人演讲6 min。学生演讲完毕后,由教师围绕其专业知识、表达、台风等方面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点评(10 min),以提升其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同时纠正其错误表述。最后全体学生在问卷中给5名同学分别评分(5 min),且教师也会参与评分。评分标准主要考虑演讲的流畅性、对话题的理解深度、PPT准备的成熟度、与其他学生的互动程度、演讲时的个人风格等。评分时,以上内容单独评分无益于快速、有效地评分,因为实际上学生、教师的评分反映的是演讲者的综合表现。此外,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单独统计,学生演讲总评成绩为“学生评分平均值×0.7+教师评分×0.3”。在该教学活动设计下,学生主导的教学时间占比为50%。
三、SLCA理念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效果评价
SLCA理念下,通过PPT演讲调动了学生使用英语的热情,培养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针对演讲环节开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制作的PPT内容特点进行统计,由此判断其对该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投入程度(指标包括PPT页数、视频数、插图数);二是对学生演讲的总评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学生评分、教师评分的差异,从中研判该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学生对该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并归纳出改进措施。问卷调查采用百分制,分为满意度评分和建议两个部分。其中,满意度评分结果以净推荐值(NPS)作为评价指标。NPS是一种计量某人群会向其他人推荐某种做法、事务可能性的指数[9]。NPS为0~6时,表示学生对教学活动不满意,持批评态度;NPS为7~8时,表示学生总体满意,但并非完全认可教学活动,持被动态度;NPS为9~10时,表示学生对教学活动非常满意,持热衷态度。
学生英语演讲PPT的内容特点如表2所示。可见,演讲PPT的页数平均值为8页,即每45 s完成1页演讲。其中,PPT页数最多达到14页,但演讲效果并不理想。另外,有部分学生采用了在演讲中插入视频、动画的形式解释演讲话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予以鼓励,但是视频数量过多或时长过长是不应鼓励的[10]。最后每个PPT中平均使用8副插图,与页数呈对应关系。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在制作PPT时的投入度较高,制作质量良好。
全部学生的演讲评分数据如图2所示。可见,对大部分学生,教师对其的评分低于学生评分,即教师对学生演讲表现的要求更高,评价更为严格,学生则更H向于给同学更高的评分,二者的差值平均值为0.84分(10分制)。在学生评分中出现了三个峰值,分别集中在6.5~7.0分、8.5~10.0分,其分布更加离散,表明学生的评分更具多样性。教师评分主要集中在6.0~8.0,分布更加集中,但与学生评分相比,多样性不足。同时,为了解学生得分的特征,笔者选取了两种典型学生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为普通演讲水平和出色演讲水平学生的评分。结果发现,普通演讲水平学生的评分呈近似标准正态分布,得分均值不高,但是仍有11.59%的同学给出了满分10分的评分。这一方面体现出打分者个人喜好的多样性,但更多的是出于同学间个人情感的主观评分,具有一定的非客观性。另外,出色演讲者的评分分布呈负偏态,表明大多数打分者对其持有肯定观点。综合来看,相较学生评分,教师评分的多样性不足,同时尽管学生评分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客观,但仍能良好地反映学生演讲的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了全部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活动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满意度评分均值为75分左右,最高分98分,最低分52分。根据图3中的数据,计算学生对教学活动的NPS值,并据此归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结果如图4所示。可见,有15.6%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不满意,持批评态度;有53.3%的学生持基本满意态度;有31.1%的学生持满意、热衷的态度。整体来看,学生对SLCA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持较为满意的态度。
最后将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建议加以整理,共收集到35条建议,分析得出主要的改进意见3条,按照建议的重复次数排序,如表3所示。可见,学生的主要改进建议是对教师给出的话题不感兴趣,以及对指定话题的方式不满意。据此建议,今后演讲话题应给出一个更大的范围,由小组自行选择。同时,小组组合方式依据学号的做法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存在合作不愉快的现象。而学生自由组队可提高其积极性与体验感,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和统计,合理性有待商椎。另外,专业英语演讲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准备,与专业课程设计等在时间上有所冲突,不过据了解,专业英语演讲并未在实质上对其他课程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四、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以SLCA理念为指导,通过专业英语演讲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协作的能力,强调英语的工具属性,以便使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英语。首先,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可知,采用SLCA理念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专业英语演讲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中,有助于[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且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改革举措。其次,通过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可发现,大多数学生对SLCA教学理念持认可态度,对教学效果持较为满意的态度。概言之,在SLCA理念引导下,交通土建类专业英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4林,王励为.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J].改革与战略,2021,37(6):63-71.
[2]沙爱民,蒋玮,马峰.道路工程专业发展趋势与教学改革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6):37-42.
[3]CONNER B W,WELLER K G,BIONDI M V,et al.High school health education:the impact of medical student led instruction in northern Nevada high schools[J].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2021,24(7):101512.
[4]马峰,张洪亮.“公路工程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0):63-64.
[5]SPIVEY C A,DAVIS M S,RODRIGUEZ J D,et al.Effects of peer-led study sessions on first-year student pharmacist performance in pharmacy math[J].Currents in Pharm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2021(23):1168-1173.
[6]罗强,臧晓冬,郭香妍,等.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13-114.
[7]李健,吴俊.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校园英语,2017(1):3-5.
[8]黄征凯,贺小星,刘雨婷,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改革[J].测绘工程,2022,31(1):70-74.
[9]金应贵.基于客户净推荐值的A公司客户流失控制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9.
[10]张玉净,李静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工科专业英语实战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勘技专业为例[J].校园英语,2021(52):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