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调研论文

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调研论文

1

2023-03-13 14:38:42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MBBS留学生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在线实验课尽量结合线下实验室操作,设计多样化的在线课程活动并促进学生互动,采用循序渐进、多维度的在线课程测评方式,等等。

  摘要: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MBBS留学生班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在线实验课尽量结合线下实验室操作,设计多样化的在线课程活动并促进学生互动,采用循序渐进、多维度的在线课程测评方式,等等。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MBBS留学生;留学生教育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和交流[1]。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万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2-3]。同时,随着我国医学领域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加强,国内开展医学国际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4],且临床医学(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MBBS)项目已成为我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每年招收MBBS留学生100多人,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及东南亚地区,且专业课采用全英文授课。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课堂纷纷转战在线网络平台。“病原生物学实验(The Experi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是重庆医科大学MBBS项目的必修课程之一,为做到“不停教、不停学”,我校将课程迁移到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了“病原生物学实验”全英文在线课程。但是这种“突击上线”的教学是否能够达到实验课教学的预期目标及满足留学生真实的教学需求呢?本研究拟以我校为例,针对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进行调研,尝试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提高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

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调研论文

  一、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我校2018级MBBS留学生班级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96人。自编问卷,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将问卷发送给学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学生可在电脑或手机上完成问卷各项内容后提交问卷。问卷共18题,1~3题为留学生的基本信息;4~7题是对“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8~10题是对课程活动设计的反馈,11~12题是对在线课程学业测评方式的反馈,13~15题是对课程技术平台的反馈,16~18题收集学生对虚拟实验的看法、在线课程的建议等。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4份,有效回收率为77.1%。

  二、结果

  本研究中,共有74人完成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54.1%,女生占45.9%;年龄均小于30岁,其中年龄20岁至30岁的留学生占58.1%,小于等于20岁的留学生占41.9%;国籍分布以印度为主,占85.1%,其余分别为印度尼西亚(10.8%)、坦桑尼亚(1.4%)、孟加拉国(1.4%)、尼泊尔(1.4%)。参与问卷调查的留学生尚在国外未返校。问卷问题及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有98.6%的留学生希望返校后能重归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有70.3%的留学生认为应在在线实验课程中加入虚拟实验。

  (一)留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

  有71.6%的留学生认为在线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如线下实验室授课,有24.3%的留学生认为在线实验课和线下课程教学效果差不多,仅有4.1%的留学生认为在线实验课学习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细菌涂片制作”和“革兰染色”是该门课程中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经过在线学习,有70.3%的留学生认为能够掌握并记住“细菌涂片制作”的步骤,但只有39.2%的留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革兰染色”操作,如图2所示。对于没有弄清的知识点,有83.8%的学生会重复观看教学视频。

  (二)留学生对课程活动及互动机会的反馈

  根据留学生的喜欢程度对各种课程活动进行排序,依次是单元测试(24.0%)、讨论(19.0%)、教学视频(18.2%)、实验报告(15.8%)、小组作业(11.9%)、课堂抢答(11.1%),如图3所示。另外,分别有67.6%和77.0%的学生认为在线实验课堂不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三)留学生对课程学业测评方式的反债

  在线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多项课程活动的参与情况会被纳入平时成绩,其中有21.7%的留学生认为单元测试结果应纳入平时成绩,分别有19.6%、18.2%、12.0%、8.2%、20.3%的留学生希望将其余课程活动包括签到、观看教学视频、讨论、抢答、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大多数留学生(59.4%)认为平时成绩应占总成绩的40%~50%,有28.4%的留学生希望平时成绩占比应大于50%,仅有12.2%的留学生认为平时成绩的占比应小于40%。

  (四)留学生对课程技术的反馈

  仅有少部分的留学生(4.1%)在线学习时网络流畅,有52.7%的留学生使用的网络经常中断,有43.2%的留学生使用的网络偶尔卡顿或中断,如图5所示。大多数留学生(67.6%)认为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操作简单。另外,有70.3%的留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中使用一个教学平台比使用多个平台更好,如图6所示。

  三、讨论

  在线课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及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教育部提出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后,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6]。另外,各高校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了许多在线课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线上教学迅速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的主流形式,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7]。

  但是,这些在线课程中双语课程很少,适合留学生的全英文在线课程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在互联网上还没有检索到国内高校或企业开发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全英文开放在线课程,无法完全满足我国MBBS留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此,笔者拟对我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进行调研,并加以改革和完善,使之满足本校及其他高校更多留学生学习的需要。而经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通过设计多样化课程活动,制定循序渐进、多维度的测评体系,构建全英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进行在线虚拟实验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一)在线实验课尽量结合线下实验室操作

  “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的开展有很大的限制。在线课程中,教师将每一节实验课的基本知识点分解成3~5个微视频,如此留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并可反复观看。但大部分(71.6%)留学生认为在线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如线下实验课,而且自己没有掌握部分操作要点。同时,有98.6%的留学生希望返校后能重归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巨大差别,需要菌种或标本、自己动手操作并借助仪器设备才能观察到相应现象,从而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和深刻的记忆。同时,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检测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细菌涂片制作”的操作中,如果“固定”环节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又如,“革兰染色”的操作中,如果“脱色”环节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这些实验要领皆需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总结。而线上教学无法提供标本与试剂、实验器械等,导致学生无法真实进行操作,也无法获取相应的体验。因此,线上实验课是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教学的有效办法,也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补充,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实验课程,学校应考虑在留学生返校后安排一定的实验课程。

  (二)设计多样化的在线课程活动并促进学生互动

  “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活动是为促进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开展的各种学习活动。本课程借助授课视频观看、签到、投票、抢答、主题讨论、作业、分发调查问卷、小组任务、测试等课程活动,可调动留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强化知识重点。其中,留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活动是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留学生可以对每小节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完成后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还可以进行更正和重复提交。这种提供多次测试机会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从在线授课过程中可以发现,留学生对抢答活动非常积极,然而问卷调查中仅有11.1%的留学生支持该活动,这可能是因为时差,部分留学生无法在相应时间内进行学习或抢答。因此,在今后的在线教学中,教师应减少此类课程活动的频率,或者在直播前,提前与全班学生商量,选取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时间开展。本课程中,教师通过在讨论区答疑、作业批改、在线讨论等方式与留学生进行互动。同时,留学生要参与教师组织的小组活动,如小组作业、讨论区互评等,进行同伴互动。但是,留学生认为在线课程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少于线下实验课。因此,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探索一些新形式且适合课程和学生特点的课程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三)采用循序渐进、多维度的在线课程测评方式

  测评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实现既定学习目标方面取得的进步。本课程将多种课程活动参与情况纳入测评范围,让留学生用不同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情况,以适应各自情况。本课程开始时,教师要公布所有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并进行评分说明,如观看视频的时间、签到的次数、需提交的讨论帖的数量、作业完成要求等,使留学生清楚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同时任务难度应是循序渐进的,且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掌握学习内容,经过深思后再完成任务,从而推动留学生的学习进程。

  (四)进一步完善在线学习平台和构建全英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在线教学平台是在线课程实施的技术保障,应促进学生实现课程目标,而非阻碍学生的学习进程。目前,高校教师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高校自建的在线教学平台;②高校和政府出资建设的在线教学平台,主要承载国家的精品在线课程;③企业研发的在线教学平台[8]。“病原生物学实验”在线课程依托的是企业研发的超星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调查发现,疫情期间有75%的高校使用了超星系统,为疫情期间所有在线教学系统之首。超星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比较关注用户体验,能够满足教师对课程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问卷调查也显示,大多数留学生认为该平台操作简单并愿意使用。尽管在线学习互动平台很多,但有70.3%的留学生认为在线学习中使用一个教学平台比使用多个平台更好。每个平台都各有其优势,但是多个平台同时使用,会使学生感到信息繁杂或容易出现通知的遗漏,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统计和测评。此外,问卷还反映出部分留学生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因此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足够的课程活动开放时间,以满足留学生学习的需求。

  虚拟实验可以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故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可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效果。虚拟实验在疫情期间的教学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9]。我校依托泰盟和梦之路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供了“虫卵检测”“细菌涂片制作”“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等多个病原生物学虚拟实验,满足了国内医学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但是该平台缺乏英文版,无法供留学生使用。本研究中,有70.3%的留学生希望在实验课程中加入在线虚拟实验。然而,英文版虚拟仿真实验受众少、利润回报率低,是企业不愿构建英文版的主要因素,对此,高校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留学生教育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全球人才资源争夺,是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大事[10-11]。对于我校来说,随着传统的“病原生物学实验”线下课程转变为在线课程,一方面是MBBS项目国际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在线课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探索一些新形式的、适合课程和留学生特点的课程活动;采用循序渐进、多维度、多次机会的测评方式;加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发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在线教学系统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概言之,教师应注重留学生的学习感受,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胜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6):60-65.

  [2]刘又萌,张地珂.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1(10):87-89.

  [3]教育数据:2019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2020-02-28)[2021-03-15].http://www.jxdx.org.cn/gnjy/14176.html.

  [4]刘帅帅,张露文,陆翘楚.来华医学留学生在线教育质量初探:以广东省某医学院校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6):1022-1027.

  [5]罗自强,冯丹丹,向阳,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以中南大学《生理学》课程为例[J].生理学报.2020,72(6):707-715.

  [6]顾颖杰.高校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8(12):65-66.

  [7]赖枫鹏,李治平,孟雅,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21(1):56-59.

  [8]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1-30.

  [9]林桂淼,赵振富,王晓梅,等.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整合性现实—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21,7(1):6-10.

  [10]唐静,王竹青,许陈生.双边教育协定对来华留学服务贸易规模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1,35(1):32-47.

  [11]卢鹏.来华留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议题方略与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9(2):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