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创设论文

2024-12-30 16:53:0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实践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熟悉且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并在“境”的影响下调动其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实现主动学习,进而获得新的发展。本文提出真实情境的创设策略,即通过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探究并解决真实问题;结合记叙文、科普文、诗歌等不同文体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语用要求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摘要: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实践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熟悉且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并在“境”的影响下调动其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实现主动学习,进而获得新的发展。本文提出真实情境的创设策略,即通过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探究并解决真实问题;结合记叙文、科普文、诗歌等不同文体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语用要求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真实情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理念时强调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要求教师“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重新审视传统课堂上情境的创设情况,并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法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并实现全面发展。
一、立足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真实的学习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以此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则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启发思考,鼓励学生探索解决方案,提高生活能力。
1.在贴近现实的生活体验中调动积极情感
教师应利用学生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片段创设情境,让他们在贴近现实的生活体验中调动积极情感、实现主动学习。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教师可整合单元各部分内容,创设“童年时光展”这一大情境,引导学生阅读体验、交流表达,展现和记录自己的童年时光。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下任务完成对情境的串联:一是了解名家的美好童年。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朋友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的经历,并阅读《麻雀》《爬天都峰》两篇名家笔下的美好故事,结合文本初步体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二是探寻时光密码。借助《麻雀》引导交流,探寻叙事要素及写好事件过程的密码;借助《爬天都峰》《小木船》分析语言、动作等描写技巧,探寻表达事情的密码。三是妙笔描绘生活。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并借助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完成指导创作。四是童年时光万花筒。策划、参与学校“阳光体育节”并记录美好时光,在班级和学校展示区展示作文,分享童年美好时光。这样的单元设计主要围绕语文要素展开,让学生在更加贴近现实的情境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读与写的融合。
2.挑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作为情境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挑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之前所学课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读了《牛和鹅》,我们知道因为金奎叔的安慰帮助,‘我’从此以后再也不怕鹅了;读了《陀螺》,我们知道小作者因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而懊恼时,他的叔叔给他送了一个,让他快乐无比。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充满着酸甜苦辣。有站上领奖台的开心快乐,也有考试成绩太差的伤心郁闷,还有为丢失东西而感到惋惜难过。(课件出示画面)班里的××就遇到了一件伤心事,他把心爱的钢笔掉地上摔坏了,这可是他过九岁生日时远在国外的舅舅给他寄回来的。同学们都上体育课去了,只有他还伤心地坐在教室里。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由此引出了“安慰”这一主题,促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如何安慰人,从而巧妙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根据文体,创设真实情境
教材中所甄选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涵盖记叙文、科普文、古诗词等类型,各具特色。这些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文学体裁创设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于文学作品阅读中感受多元情感,让他们在欣赏与体悟中提升文学修养。
1.根据记叙文创设情境
教材选文以记叙文为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体特点,运用辅助工具创设多元化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既注重语文知识点的教授,也关注语文素养的熏陶。在情境导入时,从学生了解的家乡美景导入,激发他们对新知的好奇心,点燃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中重点抓住“读”这一方法,安排默读和师生共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体会文中对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感受文字所构建的美妙意境;抓住文章贯穿全文的时间顺序,以及景物变化的顺序,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海上日出在颜色、位置、亮光上的变化,以深切体会海上日出的壮美,并领会作者写作的方法。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板书等一系列的工具,丰富情境内容,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他们时刻保持热情,实现有效阅读。
2.根据科普文创设情境
在学习科普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文体特点创设真实情境,引导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含《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科普文,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创设“校园科普日”这一情境,引导学生以科普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各项任务。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任务:一是掌握科学知识。阅读《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篇章,运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系统梳理各篇文章所阐述的科学知识。二是探究写作技巧。研究文章如何清晰、准确、生动地展示科学知识,如有序阐述、运用常见说明方法以及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等。三是创作科普海报。利用网络等资源收集恐龙、纳米技术等相关资料,筛选关键信息,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科普海报。四是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完成习作“我的奇思妙想”,针对拟发明物品的外形、功能等方面绘制思维导图,采用多样化方式介绍科技发明。五是普及科普知识。向学弟、学妹传授科普知识,根据他们的知识背景,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科普讲解,力求精确、科学且富有趣味性。这一系列情境任务与科普文的学习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根据诗歌创设情境
教材中有现代诗歌,也有古典诗词。这些诗歌、诗词不仅在文体上展现出独特性,在情感上也丰富饱满。教师可以基于这一文体的特点,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意境之美。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出塞》的教学中,教师联系现实创设如下情境: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班级要举办一场“感动中国百年人物”主题展览,铭记爱国人物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本次主题展板已经制作好了,请同学们通过第七单元的学习来寻找并推荐爱国人物,为他们制作海报,办好这次展览。在这一情境下,设计如下学习任务:一是读一读爱国诗。要求学生诵读、对比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感受诗歌中涌动的爱国情。二是找一找爱国情。引导学生翻译、品读诗歌,在精练的文字中感受边关战士的赤子心和爱国情。三是评一评爱国心。“边关将士不是一个人,这一群人能登上本次主题展吗?”“边关将士也是普通人,甚至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能登上本次主题展吗?”用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边关战士是否符合此次展览主题,以肯定这些无名英雄的爱国之情,并撰写人物评论。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通过研读古诗词,体会其中深厚的情感、感悟爱国之情,进而提高诗词学习效果。
三、基于语用,创设真实情境
1.围绕课内语用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语文课堂所学及时创设贴近实际的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口语交际:安慰”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梳理安慰别人时要注意的关键点:要选择合适的方式真心实意地安慰别人;说话要委婉动情;组织好语言,条理要清晰,可多说鼓励的话;安慰他人时,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情境一:在运动会4×100米接力赛中,小峰摔倒了,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取得名次,为此他十分自责。你作为他的队友应该如何安慰他?情境二:出去玩的时候,小冰把手表弄丢了。这块手表是妈妈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十分伤心,作为他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安慰?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展开角色扮演,并灵活运用交际技巧进行安慰。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运用了所学习的口语交际技巧,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以后在生活中的语文运用积累了经验。
2.结合课外拓展创设情境
教师不仅要根据课内所学引导语用,还应善于运用课外拓展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例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学、科学知识等多个领域的教学资源,在广泛涉猎中汲取养分,丰富语言储备;善于将课外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境中运用语文,如组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在学习自然科学时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科普文章的撰写和分享,在学习社会科学时运用语文技巧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等。如此一来,才能打破语文课程中真实情境创设的限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拓展学习领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指导,不断探索真实情境的构建,打造阅读、写作、交流、研究、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自由、充分表达,提升学生自信心,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彩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要突出探究性、情境性、实践性[J].人民教育,2023(1):64-66.
[2]敖寿平.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4-25.
[3]徐云.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5):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