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路径论文

2024-12-25 14:48:0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本文对初中英语作业优化设计路径展开分析,提出设计体验作业,强化学习兴趣;设计表演作业,提升表达能力;设计分层作业,适应学习需求;设计主题作业,提升综合素质等路径,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成效。
摘要: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要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提质减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对初中英语作业优化设计路径展开分析,提出设计体验作业,强化学习兴趣;设计表演作业,提升表达能力;设计分层作业,适应学习需求;设计主题作业,提升综合素质等路径,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出针对性强且完成效率高的作业,需要教师深入研究。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能够辅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审视课上所学内容,并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中需体现层次性、发展性以及育人性的要点,推动和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价值
“双减”政策强调教师要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内作业的设计和指导质量,尤其是要深度发挥作业本身的学情分析与诊断的核心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和高效地理解所学知识。优化作业设计具有三重价值:一是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是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为基础,依据主题式教学来开展的学习活动。教师依据课时要求综合审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通过凝练教学要点来对课上内容和作业内容进行集成,实现课上学习和课下练习的联动。二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凝练式的作业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实现“以点带面”的练习效果。作业设计要体现出差异化的内容结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在作业设置的渠道、形式与内容上做出优化,作业设计深度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和核心理念,使学生能够在系统化的练习中获得学习体验,促进自我效能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特点
1.层次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降低英语作业难度成为学生的一项“福利”,这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提升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但是统一的作业难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存在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教师应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深度贴合教材知识,积极开展分层式的作业设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内容设计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要考虑要素,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保证作业设计的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适度性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科学设计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并不能完整地代表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教师来说,英语家庭作业的时间也并不是学科成绩评估的唯一标准,因此要适度设定英语作业量,体现出持久力的要素,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深度关联,综合设计作业容量的大小。
三、“双减”背景下优化英语作业设计的路径
1.设计体验作业,强化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教学要求显著提高,体验型的作业设计能够更加贴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性,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面对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口头介绍等形式介绍各个博物馆活动举行的时间、内涵与意义,最终制作成Vlog作为课程作业。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有关博物馆的英文资料,如博物馆的历史、馆藏、特色活动等,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博物馆介绍Vlog,让学生感受Vlog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为后续的制作积累经验。在制作Vlog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博物馆介绍的英文稿件,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需要进行英语口头表达,通过反复练习和录制,提升英语口语水平。最后,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视频剪辑技能,将录制的片段剪辑成完整的Vlog,并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和字幕,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这样的体验型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并运用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如现在完成时的用法、have you ever been to…的句型等,还融合了“查—听—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2.设计表演作业,提升表达能力
表演型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通过对特定内容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显著提高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每组4~5人。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分工合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具体而言,学生先需要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如字母I~R的读音、八个表示事物的名词(map,cup,ruler,pen,orange,jacket,key,quilt)、辨认物品的句型(What,s this/thatin English?It,s a/an…)以及单词拼写的句型(Spell it,please.)等。在梳理知识点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合,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例如,可以以“词汇”“句型”等为主干,在每个主干下添加相应的分支,如在“词汇”下可以分为“字母”和“名词”两个分支,在“句型”下可以分为“辨认物品”和“单词拼写”两个分支等。在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后,小组成员可以据此设计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在商店购物的场景,顾客和店员之间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如顾客拿起一个物品问“What,s this in English?”店员回答“It,s amap.”顾客继续问“Spellit,please.”店员回答“M-A-P”。这样的情景剧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表演中适当发挥创造力,如增加一些幽默的对白或肢体语言,以增强表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设计分层作业,适应学习需求
作业内容的设计要照顾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水平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层次性作业。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设计更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设计巩固性和点拨性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设计基础型训练和任务型训练作业,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划分,通过集成化的分类作业设计,能够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份作业中找到合适的训练题。具体而言,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假设你是一名交通规划师,请为你所在的城市设计一套高效、环保的交通系统,并用英语写一段话介绍你的设计理念。”这样的问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的练习,如“假设你在路上遇到一位外国游客,他向你问路,请用英语与他进行简单的对话,并指引他到达目的地。”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词汇填空、句型转换等,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型的练习,如“请用‘How do yougetto school?’的句型,写三个你最喜欢的上学方式,并配以简单的插图。”这样的练习虽然难度较低,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4.设计主题作业,提升综合素质
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内容设计的学科价值,同时还要强化文本内容设计的丰富性和创新性。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在作业形式的布置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主题式的作业设计,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highestmountain in the world?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探索世界名山”的主题作业。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地理网站等平台,收集关于世界著名山脉的信息,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等,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海拔、气候特征、动植物资源等。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扩展地理知识,还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座感兴趣的山脉,用英语制作一份简报或海报,介绍该山脉的基本情况。在制作简报或海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用“What,s the highestmountain in the world?”来引出主题,用“The Himalayas are about 2,400 kilometers long.”来介绍山脉的长度。这样的任务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世界名山展览”活动,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能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语
初中英语作业既是巩固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英语技能的关键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依据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减量”的基础上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通过层次化、实践化、适度性的作业设计强化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晓华.“双减”背景之下如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J].人民教育,2022(8):80.
[2]吴丽红,石丁宇.课程视域下初中英语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9):51-54.
[3]宗娟.“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以“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为例[J].考试周刊,2023(45):82-86.
[4]王迪.“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0):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