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

2024-12-25 14:34:01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拓展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从课堂上、课本中获得知识,又扩展阅读与课本相关的课外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充实其知识储备,实现以课本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摘要:拓展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从课堂上、课本中获得知识,又扩展阅读与课本相关的课外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充实其知识储备,实现以课本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有效运用策略。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运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利用教材资源和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深化学生对教材课文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
关键词:拓展阅读;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阅读整本的书,借助分享、交流等,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丰盈精神世界。现代阅读观把阅读看作阅读者加工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基本方式。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改变观念,创新方式,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实现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
拓展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诗歌、故事等,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语言材料,从而丰富语言素材积累。拓展阅读的材料不仅包括经典的文学作品,还包括现代的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拓宽自身的视野。拓展阅读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范例。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并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组织文章结构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拓展阅读还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学生能领略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这有助于增强阅读能力。
2.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课文的认知
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通过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在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时,学生能从中了解到课文所描绘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及相关事件等。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使课文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古代战争的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军事策略及战争的影响等,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形象。拓展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写作动机、创作背景,以及作品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意义和价值,并使学生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课文。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了解作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呼吁,以及作品中所传递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
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收获。拓展阅读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阅读领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主题和文体,从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对于喜欢科学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科普读物;对于喜欢文学的学生,可以推荐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从而培养对阅读的热情。拓展阅读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拓宽知识面。
二、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1.开展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当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个性化阅读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量身定制的阅读内容。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有助于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推荐阅读材料。例如,对于喜欢科幻小说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科幻类的文章或书籍,如《三体》《星际穿越》等。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培养其科学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推荐阅读材料。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些作品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以小学三年级《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该故事相关的其他童话故事,如《小红帽》《灰姑娘》等。通过比较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学生可以更地理解《皇帝的新装》中的道理和寓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这些故事,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拓展阅读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拓展阅读教学中,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多样的教学形式。通过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以小学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为了生存而努力卖火柴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或视频来展示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动画,展示小女孩在雪地里行走的场景,以及她与路人互动的情境。这样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的背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所经历的艰辛和无助。
3.科学利用教材资源,深入开展拓展阅读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科学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深入的拓展阅读。如在三年级下册《小燕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小燕子相关的其他诗歌或文章,如《小燕子,飞呀飞》《小燕子的家》等。通过对比不同作品中的小燕子形象和描写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理解和欣赏小燕子的美丽与自由。《小燕子,飞呀飞》以小燕子飞翔的形象为主题,通过对小燕子翅膀的描述,展现了小燕子的自由和灵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诗歌,并与《小燕子》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对小燕子形象的差异性描绘。《小燕子的家》主要介绍了小燕子建造巢穴的过程和小燕子的家庭生活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并与《小燕子》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小燕子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形象,还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小燕子的形象和特点,能通过对比不同作品对小燕子的描写方式,发现作家对小燕子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这样的拓展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燕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进一步加深对小燕子形象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法,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这样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情境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以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时《小猫钓鱼》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猫为什么要去钓鱼?”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回顾故事情节,找出小猫去钓鱼的原因。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猫是因为饥饿而去钓鱼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小猫是如何钓鱼的?”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关于小猫钓鱼过程的描述。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小猫用一根木棍当作鱼竿,用一根线绑在木棍上,再用一块面包作为鱼饵。小猫把鱼竿伸进河里,等待鱼儿上钩。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猫是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钓鱼的。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小猫钓到了几条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小猫最终钓到了一条大鱼。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猫的努力和耐心最终得到了回报。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猫钓到的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或回忆课文中的描述。学生通过观察或回忆得知小猫钓到的大鱼是红色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这样的问题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后,能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率,从而可以将阅读成果带回到语文课堂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应努力掌握问题引导型教学技能和方法,除直接的问题引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性阅读策略,体现了回归学生本质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语文素养。教师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指导学生畅游在文本阅读情境中,有助于其获得高质量的文本阅读熏陶,进而爱阅读、会阅读。
参考文献
[1]兰晓丽.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0):38-40.
[2]孙彩红.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3(3):108.
[3]滕韵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