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

2024-12-23 14:25:3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已然成为体育与健康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快乐教学法强调学习使学生快乐原则,重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基于此,文章就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已然成为体育与健康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快乐教学法强调学习使学生快乐原则,重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基于此,文章就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快乐教学法;篮球体能训练
篮球是一项多年龄段的球类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还可以助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形成作好铺垫。然而,通过调查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虽然对篮球有一定的兴趣,但对参与篮球体能训练却没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仅会影响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严重制约了学生体育运动素养及体育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快乐教学法改善当前初中篮球体能训练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增进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氛围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首先应注重增进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氛围,为后续体能训练的开展作好铺垫。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改变以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与学生做朋友,从学生角度思考篮球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关注学生心理,明确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然后应用快乐教学法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和谐、积极、向上、民主、自由的篮球体能训练氛围,从而顺利开展相应的体能训练教学。
例如,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的“折返跑”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体能训练活动增进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氛围。“折返跑”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篮球体能训练内容,是每名学生必须具备的篮球能力。由于内容简单,教师无须重复且复杂地介绍,只需告知学生从篮球场一端出发,依次跑到罚球线、中场线、对面罚球线、对面底线这四个位置后折返跑回即可。简而言之,学生需要折返跑四次,每次的起点相同,终点不同,完成四次折返跑才算完成整个“折返跑”体能训练。另外,学生在整个“折返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全速,并注意踩线。
此练习难度一般,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在“折返跑”练习前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亲切和蔼的语态与学生互动,以轻松自然的教学动作鼓舞学生,有利于使其对接下来的“折返跑”体能训练产生自信心。学生分组轮流进行“折返跑”,每当参与训练的学生进行“折返跑”,教师都带领其他没有进行“折返跑”的学生为其加油打气,这样使整个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轻松中带有浓烈情感,自由中带有奋发向上热情。
二、组织分组游戏,培养体能素养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训练的效果往往受到学生个人篮球体能训练意识和兴趣的影响,因此训练成果经常会呈现波动性变化。比如,若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意识与兴趣皆高,那么其训练成效会明显提高;反之,若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意识和兴趣较差,那么其训练成效同样会一般。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有限,学生进行篮球体能训练的机会不多,因此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高质量培养体能素养。基于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可以组织分组游戏教学,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分为若干个合作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控球”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为高质量完成锻炼学生手臂力量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控球标准,教师可以根据一定规律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力,为后续组间游戏竞赛做好基础准备。在课堂教学的上半部分,教师开展常规的体能训练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接球、运球、抢球、传球等动作要领。接着强化学生的控球能力,在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控球技巧后,教师利用抽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组织游戏竞赛。为保障游戏竞赛效果,教师应提前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并指出获得竞赛前两名的小组可以获得加分及相应的奖励。在加分与奖励的激励作用下,小组内部会主动进行一助一的控球练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组内学习氛围。在游戏竞赛中,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又能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质量,进而助力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突出学生主体,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应体现“快乐教学”的原则,因此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初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性特征较为明显,这种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教师开展相同的教学活动并给予同等的教学指导,学生在篮球体能训练方面的表现依然会存在差异。为此,若想体现“快乐教学”的真谛,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来思考教学方法,以因材施教理念设计分层教学,以此助力每名学生获得体育运动成就感,继而不断增强体育运动自信,从而提高篮球体能训练教学质量。
例如,在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体测成绩,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学生的个体体能素养,将其按照最终的综合考量评分分为ABC三个等级。A等级的学生综合评分较高,其身体整体素质较好;B等级的学生综合评分略低于A等级学生评分,身体整体素质一般;C等级的学生综合评分明显低于B等级学生,身体整体素质较差。教师依据三个等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分别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如在“17次跑”篮球体能训练中,学生需要在1分06秒的时间内完成“17次跑”训练。具体的训练要求为学生从球场的一侧边线出发沿直线迅速跑到另一侧边线并迅速返回,往返记作2次,总共需跑17次。此训练难度较大且有时间限制,但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处等级设定不同的达标标准。如A等级的学生需要在1分06秒内完成体能训练;B等级的学生需要在1分12秒内完成体能训练;C等级的学生需要在1分30秒内完成体能训练。最后再依据学生的成绩逐步调整教学要求,直至班级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规定的1分06秒内完成体能训练。
四、制订教学目标,组织实践活动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只有制订可实现、可达成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激励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并获得理想的训练成绩。为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组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篮球体能训练意识,为学生体育能力、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做好教学铺垫。
例如,在阶段性教学任务结束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篮球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与技能,于是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并为此制订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综合考量,确定组织“篮球投篮”实践活动,同样按照之前已经分好的小组实施组间比赛,既要记录个人成绩,又要评比组间成绩。在“篮球投篮”比赛中,每名学生都有3次投篮机会,且每一次的投篮成绩皆会记录到组间成绩评比中。在比赛开始前,教师说明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1)每名学生需要站在篮球的左、中、右三个方向,按照标准投篮姿势投篮,若投中则获得1分,未投中不记分;(2)每名学生需要代表自己所在小组出队比赛,若投中则为小组加一分,未投中不记分;(3)每名学生只有3次投篮机会,若投篮动作不标准则视为投篮失败,即使进球也不予记分;(4)每名学生需要成功投中至少2球,若没有投中2球,则本次成绩无效,需要重新参加比赛,且此比赛成绩不记入组间比赛成绩中。通过依据篮球体能训练实践活动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指明清晰的体能训练方向,激发学生篮球体能训练斗志,进而强化学生体能训练效果。
五、提高教师技能,优化教学方法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体能训练动机,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专业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并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对篮球的关注,进而强化学生篮球体能训练效果。
例如,在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关于篮球体能训练教学的要求有充分认知,需要对班级学生身体素质有全面系统的了解,需要对快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宗旨全面吸收,并能够灵活运用,然后从体育育人角度出发,将班级学生按照综合考量评分分为三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设计细致且合理的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方案,最后落实训练计划。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重视研究当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使学生可以从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收获快乐、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应重视通过校内学科研讨会,校外参观学习借鉴,以及互联网上的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明确制约学生篮球体能训练能力提升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如此,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领悟教师教学情感,从而积极参与篮球体能训练,提高自身篮球体能训练能力。
六、借助媒体技术,创新训练形式
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还应重视借助媒体技术优势,创新训练形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热情与兴趣,使其在外力的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对篮球体能训练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虽然目前篮球这项球类运动广受学生喜爱,但因部分学生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与视角去观察、认识、了解篮球,所以对实际的篮球运动并没有实践经验,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对篮球运动参与信心和期望下降,影响课堂学习主动性与专注力。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前几分钟内为学生播放篮球赛事的精彩片段,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启发与引导效果。
例如,在常规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篮球比赛视频,如选择学生们熟悉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以姚明的篮球比赛视频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篮球体能训练上,使其认识到姚明之所以获得成功,成为篮球明星级运动员,在每一次比赛中都有出色表现,是因为姚明重视自身的篮球体能训练。接着,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些其他精彩的篮球竞赛片段,为篮球体能训练教学作好铺垫。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对感兴趣的事物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借助媒体技术创新训练形式,先以视频吸引学生目光,再以篮球明星级别运动员的成功经历强化学生篮球体能训练信心,接着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开展篮球体能训练教学活动,最后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篮球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效果也将更有保障。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快乐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其篮球体能素养。基于此,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与学生构建良好关系以营造快乐氛围;组织分组游戏以培养体能素养;突出学生主体以进行因材施教;制订教学目标以组织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以优化教学方法;借助媒体技术以创新训练形式。最终顺利达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傅永煜.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J].亚太教育,2023(3):97-99.
[2]李军武.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拳击与格斗,2022(7):85-87.
[3]张前胜.浅谈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2(26):19-22.
[4]高飞.浅析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90):129-130.
[5]沈祝霞.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2):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