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2024-12-23 14:15:5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作者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通过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锻炼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实践策略,旨在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同时,有效发展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作者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通过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锻炼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实践策略,旨在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同时,有效发展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深度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而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逻辑性思维包含内容梳理、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在深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效理解阅读文本并进行材料整合是学生参与批判性思维活动、创新性思维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初始环节通过组织学生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制作思维导图、分析语篇衔接技巧、有序复述文本内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中Section B 2b中的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如下深度阅读活动培养其逻辑性思维。
(一)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制作思维导图
梳理文本内容并制作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挖掘各关键信息间关系的能力,对其逻辑性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提炼出语篇的主题,以此确定思维导图的核心,然后围绕这一核心引入主要分支,并细化各个分支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确定该语篇的主题为“Healthy and unhealthy habits”,并引入“Tony”和“Mary”两个分支。之后,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共同补全思维导图,最终得出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信息,快速比较Tony和Mary生活习惯的异同,并锻炼自己的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在深度阅读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性思维。
(二)分析语篇衔接技巧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语篇衔接技巧,通过深度挖掘文本细节,强化其对语篇句与句、段与段逻辑关系的分析深度,从而发展其逻辑性思维。本次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本文中与时间相关的短语,使学生认识到该语篇是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描述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除in themorning、at ten thirty等具有明显时间元素的短语之外,还有哪些短语也可以突出人物参与不同活动的先后顺序,从而使学生关注when I get home、after that等短语,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语篇衔接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连词,如so、but等。这样,教师可以在启发学生分析文本细节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Tony和Mary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有序地介绍人物的一日生活,从而实现锻炼学生逻辑性思维的目标。
(三)有序复述文本内容
复述文本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展开深度思考,使其通过参与表达性活动有意识地梳理自己的语言逻辑。在引导学生复述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并确保复述文本内容的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进行复述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提示,如文本内容关键词、师生共同梳理的语篇内容思维导图等,并引导学生结合语篇衔接技巧完成复述,从而发展其逻辑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期间合理、客观地对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评判,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通过深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从作者或语篇主人公的思想和言行、文章内容的逻辑性和全面性、自己的生活经历等角度参与评价与讨论活动。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Section B 2b中的短文阅读教学为例,课文围绕“If people have problems,they should talk to other people”这一观点展开论述。为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如下深度阅读教学活动。
(一)对文本中人物的想法、行为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想法或行为进行评价。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如在本次深度阅读教学期间,针对Robert Hunt的想法“Thefirst step is tofind someone you trust to talk”,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新的观点“Thefirst step is to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ourselves”并阐述理由,如“过多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的问题会给他人带来困扰”“过多地征求他人的想法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等。在此基础上,其他学生可以围绕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想法。当多数学生都希望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时,教师可以展开课堂“微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补充或评价他人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深度阅读的乐趣,又可以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结合生活经历展开文本内容讨论活动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展开讨论,从而将文本的主题意义与现实相关联,强化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解读深度,并让学生通过参与批判性思维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观念等形成积极影响[5]。在本次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提出讨论话题“Do you have any similar experiences with Laura?”。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回想自己曾经是否有因不敢与父母沟通而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并思考如果再发生相似的事情是否会选择与父母进行沟通以及会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沟通,然后与同学就此展开讨论。若讨论氛围较好,教师还可以提出新的讨论话题,如“Are you willing to help your parents,teachers,and classmates solve problems?”,以此让学生站在新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认识到向他人求助不一定是给他人添麻烦,很多人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这样,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讨论活动,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基于多个角度更深刻地分析Laura和Robert Hunt的观点,并对自己的想法、行为进行反思,由此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三、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具备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期间让学生摆脱文本内容的桎梏,使其以文本为中心展开发散性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拓宽讨论范围,开展读后续写、改写或创编活动的方式在深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Section A 3a中的短文阅读教学为例,该语篇以“做家务”为话题,讲述了Nancy和母亲之间发生的矛盾以及Nancy经过这次矛盾认识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道理。在确保学生在深度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可以引入如下读后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拓宽读后讨论范围
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后拓宽讨论范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的习惯,并使其能够在讨论活动的影响下发现更多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次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除家务劳动外,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全家人共同付出努力?”“除家庭内部的活动外,还有哪些活动需要调动集体的力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话题,如“良好的班级环境需要同学们共同维护”,并能够积极探索创造良好班级环境的方法,如全体学生共同承担班级卫生、及时清空垃圾桶、爱护班内事物等。这样一来,通过拓宽讨论范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二)开展读后续写、改写或创编活动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深度阅读与讨论活动后展开续写、改写或创编活动,以此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参与创造性活动。在本次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读后写作任务清单:
1.读后续写
请想象Nancy与家人今后会发生的故事(如Nancy将会如何与家人共同承担家务?Nancy与家人之间是否会爆发新的矛盾?),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写作活动中。
2.读后改写
请结合自己与父母沟通的经历,思考Nancy若改变交流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如Nancy并未向母亲抱怨自己学习的辛苦,而是能够冷静地与母亲沟通,如此两人会发生哪些故事?其他人发现Nancy与母亲发生矛盾后,是否会帮助两人解决问题?结合思考成果,请将课文改写为一个新的故事。
3.读后创编
在既往的生活中,你是否与父母、同学、老师发生过冲突?你是如何解决冲突的?请模仿课文,将自己的故事创编为一篇英语文章。
教师在分享读后写作任务清单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学习期间产生的想法,选择一个写作任务来完成。为降低写作难度,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可以提出如下要求:在写作前,请细致复习课文,尝试借鉴课文中的精彩句式或表达技巧完成写作。如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可以使用ask、reply、shout back等词汇,从而更生动地展现故事情境。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便可以挣脱文本内容的束缚,迁移运用自己在深度阅读过程中的所学,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表达自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推动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活动。如让学生在梳理文本内容、分析语篇衔接技巧、复述文本内容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逻辑性思维,在评价人物的想法、行为和结合生活经历讨论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在拓宽读后讨论范围和开展读后续写、改写或创编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实现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文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2(19):54-55.
[2]曹智敏.提升思维品质,发展阅读素养:从能力到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22(25):85-87.
[3]韩丹妮.例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J].英语教师,2022,22(12):61-66.
[4]潘孝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2(17):64-66.
[5]刘秀艳.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J].读写算,2024(1):146-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