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论文

9

2024-12-18 14:10:1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现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本文遵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和发展理念,以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学科为例,从命题依据、命题策略等角度展开论述,并思考如何提升艺术教师的命题素养,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让学生在命题考核实践中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实现教师命题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双提升。

  摘要: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现阶段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本文遵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和发展理念,以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学科为例,从命题依据、命题策略等角度展开论述,并思考如何提升艺术教师的命题素养,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让学生在命题考核实践中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实现教师命题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双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学科学业质量学科命题

  命题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命题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尺,好的命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六部分“学业质量”中指出:“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在新课标和“双减”政策双重背景下,教师尤其需要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

  因此,把握学业质量标准,提高教师命题素养、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研发展,以及在课堂中把握教学重点和方向,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一、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依据

  1.研读新课标,精准定位命题方向

  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学科指导性,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通过深入研究新课标,并遵循学业质量标准,教师能更精准确定命题方向,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化的综合考查,凸显艺术学科的课程属性,能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和立意。

  2.研究教材,精妙发挥命题效能

  加强教材建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推动课程改革和考查统筹衔接的重要纽带,关系着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在实处。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汇集了众多学科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研究成果,是学科知识的精髓和智慧的结晶。

  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过程中重视教材,在考查题目中鲜明地融入教材内容,能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围绕教材进行命题内容的设计与规划,系统梳理教材知识与能力结构,重视设置情境任务,才能避免出现超纲、怪题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命题效能。

  3.研究学情,精确设计命题内容

  新课标根据学生年龄段,提出小初学段的有效衔接,设置了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5年级)、第三学段(6~7年级)、第四学段(8~9年级),这为学业质量命题提供了学情依据和考核标准。

  在设计命题时,教师应结合各学段的学情特征,对标学业质量标准来设计命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题目,不过于强调机械性知识训练,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避免命题内容、形式单调等,而是更加关注能让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策略

  1.以双向细目表为命题的设计点

  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目标之间相关联的工具(见表1)。音乐学科质量命题有别于其他学科命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创作与表现,这点在分值体系中得到体现。运用双向细目表设计的音乐命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听、唱、创、演、奏的过程中塑造自信的品格和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学科能力。同时,运用双向细目表能够帮助教师对命题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全、同一内容重复出现、难度结构不合理、考查命题超纲、重知识轻实践等问题,从而凸显学科特点,提高学科命题质量,发挥命题在评价中的指引价值。

image.png

  2.以核心素养本位为命题的着眼点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了具体描述,为评价和学业质量命题提供了基本准则。依据新课标中关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描述,音乐学业质量命题要从学科本位发展观向核心素养本位发展观转型。具体可以借助双向细目表呈现要考查的学生核心素养的维度,做到心中有数、命题有术。

  3.以学情分析为命题的关注点

  学业质量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前以教学为基础,后以促进为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业质量命题作为检验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理当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充分的学情分析。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在命题考查中得到体现,就达不到教育者所期望的引领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命题,主要关注以下两点:一是以课本为主,源于课本,宽于课本,但不高于课本,以儿童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基础;二是选用学生熟知的材料和介质,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以培养开放思维为命题的创新点

  在音乐学科的学业质量命题中,教师应合理平衡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不应仅侧重对学生的客观知识点进行考查,更应特别注意设计开放性主观试题,以评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水平。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在音乐学领域全面发展。

  5.以现实生活为命题的关键点

  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教师要想提高学科命题质量,真正体现命题的育人功能,就不可以用传统命题方式,只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简单地把教材中知识点用识记概念的方式来呈现。

  例题1:

  端午节赛龙舟,在龙舟前端有一位鼓手统领着队员划船的节奏,鼓手敲鼓的力度用()表示。

  A.f B.p

  例题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龙舟竞渡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很好地理解力度记号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本题避免了考查角度单一的问题,结合现实生活场景的应用,来考查学生对乐谱上标记位置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符号所代表意义的辨别能力。学生在答题时,要思考力度记号的使用原则,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image.png

  6.以情境应用为命题的切入点

  知识的应用即解决生活问题,学科的学习与考查要反映社会与生活的要求,把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从音乐生活化的视角关注学业质量命题,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用音乐可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一方面,以鲜活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音乐所具有的感人魅力,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的价值,体验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生活音乐化的过程,使其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音乐应用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命题素养

  教师命题素养一般指教师能清楚地解读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及课程改革的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科观和学生观,具有本学科完整的知识储备,兼具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把正确的命题思想、扎实的学科底蕴转化为科学测量工具的能力。艺术新课标颁布以来,艺术学科学业质量命题的设计亟待升级与完善,如何提升教师命题素养俨然已成为学科研究的新方向。

  首先,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音乐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音乐审美能力、创意实践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文化理解能力。立足于关键能力培育的课堂练习设计就是从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做起,以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为导向,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练习,满足命题的情境、应用等不同需求,全方位巩固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升其学科能力。

  其次,作业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最终需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因此,音乐作业设计应该紧密连接课堂与生活,有效落实学科的育人效能。具体可以通过项目化作业单,布置舞台实践、音乐创作、撰写评论、艺术表演等不同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得到锻炼,提升音乐知识的应用能力。

  最后,试卷设计要综合且敏感。为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要对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进行深度研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命题培训。同时还可以借鉴姊妹学科命题的有效方法与经验,以最综合、最复杂、最敏感的试卷设计为突破点,展开深入研究。

  提升命题质量可以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问卷、考查、教师命题、教学类获奖情况的采样统计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音乐教师命题理念的革新、命题素养的提升,学业质量命题相比于以往愈发凸显了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要通过开展培训研讨和命题实践,主动思考如何通过学业质量命题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学业质量评价和命题之间的机理,掌握学业质量命题的策略,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国,王丹.新高考命题与教材的关联—以北京卷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10):74-77.

  [2]何海滨.有效设计练习,合理评价学生[J].新课程(上),2013(7):147-148.

  [3]潘敬贞,郝良.探求试题本源提高命题能力[J].教学考试,2020(20):41-43.

  [4]钱初熹.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的研究[J].美育学刊,2023,14(2):1-6.

  [5]谭霞,吴欣歆.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考试命题?[J].中小学管理,2023(5):33-36.

  [6]王俊梅.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命题设计[J].福建教育,2023(9):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