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方法探究论文

2024-12-16 11:56:1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单元教学作为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整合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展开探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设计单元学习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单元测试模式等改进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单元教学作为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整合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展开探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设计单元学习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单元测试模式等改进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是简单介绍一些法律、道德的基本概念,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道德与法治有所了解,无法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太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较难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课本中的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科学开展大单元教学,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力度,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一、注重知识层次性,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层次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将实践与体验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单元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社会”大单元的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对法治社会理念全面认识和理解的关键一环。在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时,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教师可以从法治社会的定义与特点出发,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来源与制定、法治社会的实践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教师要运用讲解、讨论、分组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法治社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用相关的案例生动形象地进行说明,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实践与体验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判,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了解法律在保障公正方面的作用,加深对法治社会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认识和感受法治社会。
二、设计单元学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单元学习问题的设计与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社会规则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展开班级讨论,让学生共同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启发、丰富思想,还能够学会倾听与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考方法。
三、利用思维导图,增强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的信息组织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结构。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党的领导”时,教师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党的领导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教师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党的领导的知识点,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思维导图上创建与党的领导相关的分支,如党的性质、组织形式、决策制度等。通过这样的绘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整合和组织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分支节点上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党的领导的具体实践,如党的领导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这既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分支的绘制。在绘制时,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从而加深其对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认识。
四、优化单元测试模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单元测试的设计应当兼顾知识与能力,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测试之前,应根据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科学设置测试题。
教师应当注重知识方面的测试内容,涵盖全面,确保学生对该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能力方面的测试内容,可以将测试活动延伸到课外;可以按照大单元中的某个知识点,让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认真分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要包含知识应用背景以及知识运用过程等。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整理的内容,科学评价学生的熟练程度和知识运用能力,认真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单元测试模式,改善测试方式单一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开展主题式教学,形成系统性知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主题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紧紧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深入的学习与讨论,从而形成系统性知识。
以“公民权利和义务”单元教学为例。初中生需要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以及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围绕这一课题设计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主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如教师可设计模拟法庭情景,由学生分别充当法官、律师、被告,就某一特定案件展开讨论。案例要选择关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热门话题,如“网络言论自由和侵权”之类的事件等。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中,能更深刻理解公民权利义务的内涵及界限,也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题式教学评价中,教师需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如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结果性评价主要集中在考查学生的学术表现上,如完成的作业以及报告等。教师通过综合评价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后续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主题式教学,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深入研究与讨论,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综合评价等手段,使学生能更好体会到公民权利、义务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融入生活案例,提高学习针对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将生活案例融入教学,能够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以“法律在我们身边”单元教学为例。教师要认真挑选生活案例,案例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要能体现出法律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师可选取一些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案例,使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其中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案例选择上也要注意其真实性与时效性,引发学生共鸣与兴趣。教师融入生活案例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展示。比如,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来呈现案例场景及内容,使学生对案例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结合案例内容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以案例讲解为主线,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案例中的场景、人物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在生活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辩论活动,使学生就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形成各自的见解与主张。融入生活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法律现象与问题,并利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认识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增强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就评价而言,教师可根据生活案例特点与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或者心得体会来表达想法与收获;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或者自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进步程度。教师通过综合评价能够对学生学习效果及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充分了解,提升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将生活案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与综合评价等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加强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科学组织,优化大单元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静,李炳煌.大概念统整的道德与法治逆向教学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9):54-56.
[2]殷久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应力求返璞归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6-9.
[3]白雪峰,张立坤.何以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5):7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