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2024-12-10 14:01:4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从课前趣味广播、创设多元情境、开展任务驱动及贴近生活主题四个方面,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从课前趣味广播、创设多元情境、开展任务驱动及贴近生活主题四个方面,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认为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加强对他们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教学活动,侧重培养和锻炼其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使其在实践应用中提高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学高年级;语用能力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后,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内容:现代教学的实用性、学生学习的应用性。英语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二语言,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入手,注重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作了很大改变,但是依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英语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课程标准》中语用能力的培养,或者即使出现语言运用的教学环节,但整体的教学设计基本停留在跟读、反复背诵、对话模拟等层面,“只学不用”的现象普遍存在(黄蕾2022)。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英语教师要作出深刻反思,并结合《课程标准》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最新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和语用技能。本研究结合教学案例,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培养其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方式。
一、课前趣味广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很多小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也不敢主动与周围人进行英语交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引发周围人的嘲笑。语音、语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主要元素。小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才能逐步消除开口说的恐惧心理。听力是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利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提供听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纯正的英语发音,并在聆听和模仿中提高自身的语感,为日后大胆开口说英语作准备(曹桑桑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8 At Christmas的主题与国外的圣诞节有关,同时,圣诞节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节日。在课前导入环节,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通过趣味广播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力。教师播放英文歌曲Jingle bells,借助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小学生跟着主旋律一起哼唱,并在哼唱的过程中模仿歌曲中纯正的英语发音,提高自身的英语语感。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圣诞节有关的趣味动画片,如《米老鼠温馨圣诞》(Mickey’s Once Upon a Christmas)、《米奇圣诞嘉年华》(Mickey’s Twice Upon a Christmas)等,带领学生提前接触一些与“圣诞节”主题有关的元素,使其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听力水平,并在童话故事中各种角色的语言互动中感知他们的发音特点,纠正自身一些不正确的拼读方式。经过一系列课外英语教学资源的融入,学生对圣诞节的了解逐渐增加,通过了解圣诞节的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还进一步增强了英语文化意识。
二、创设多元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口语表达能力是《课程标准》颁布后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在英语知识与技能上的迁移和应用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语用场景选用合适的语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不乏各类主题场景的对话范例。基于此,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语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其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兴趣的角度出发,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同时生活化的情境也是小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情境,这样他们才能有话说,并且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是通过什么方式到校的。这样的谈话主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对讨论的内容非常了解,于是都积极参与讨论。在这堂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围绕“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话题,鼓励学生同桌合作使用课本中的重点语句如“Where do you liv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to school to take the bus.”等,结合自己到学校的方式进行自由交谈。比如,可以发生如下对话:
A:Where do you liv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B:I live near the library.I come to school to take the subway,and you?
A:I live near the school.I come to school on foot.
通过这种小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口语交流的过程感觉有话可说,而且在交谈中使用了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句型及一些常用的介词短语,实现了从课本教学到实践应用的语言转移。这样,小学生如果遇到类似的场景,就可以轻松进行口语问答。
从专业情境的应用角度出发,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一些特定场合的口语交际情境,如看病、购物、用餐等,对语用能力的规范有一定要求。针对这部分主题的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开展模拟的角色表演情境,利用丰富多变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多说、说好。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互动情境,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去医院看病”的多元情境,如牙痛、头痛、感冒、肚子痛、身体受伤等,采用二人互动的合作方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交流。以“胳膊受伤”为例,学生模仿课本中的问答方式展开如下对话:
A:What’s wrong with you?
B:My arm hurts a lot.I accidentally touched it while playing basketball today,and now I can’t lift it up.
A:Can you lift your arms up now?
B:Your arm should be injured and you need to take a photo to take a look.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nd not let your arm exert force.
A:Okay,thankyou.
这样的对话情境比较灵活自由,学生可以选择有表达意愿的主题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改变传统模式中被动的语言输出状态,从而在多样化的情境中练习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掌握语法、句型、表达技巧等知识点,从而有效提高语用能力,学会正确的语言输出方式,减少语法应用方面的错误。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语用能力的组成内容之一,通过掌握书本上的阅读技巧,学生能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但是,英语阅读比较枯燥,尤其是面对一些抽象的阅读文本时,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明显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利用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并通过完成任务的途径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秦德荣2021)。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Story time的第二个阅读板块中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一些信息。在自主阅读学习前,教师将课本Fun time中的内容进行前置,作为学生的阅读任务,要求他们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完成这部分的填空作业。除此之外,教师还将Fun time中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改编,创设About Australia的口语表达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阅读信息,化身小导游,围绕Australia进行简单介绍:“Today,I will tell you about Australia.People here really like three things:kangaroos,koalas,and soccer.Sydney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and many people come here to travel every year.”
在采用这种任务驱动式的阅读学习策略后,成功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快速阅读技巧,并训练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精确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后续的自主表达环节,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深化了他们对本单元核心语法点I will...的运用与理解。此环节实际上是一次语用能力的全面锻炼。课堂阅读学习完成后,教师进一步以An interesting country为主题,精选拓展性英语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技巧进行自主阅读,从而不断丰富其知识积累,并全面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
四、贴近生活主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学习整体,同时,写作是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书面表达对英语信息、语法、句型、词汇的应用,最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要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动力,以及让他们觉得有内容可写,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可以从生活主题入手,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组织贴近其生活的小练笔,培养其写作能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都围绕“自然环保”主题展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是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地球环境”的环保意识的好机会。围绕Protect the Earth环保主题,教师布置了与环保有关的英语小报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在制作英语小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审美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图片和元素进行美化装饰,并为小报填充合适的英语内容,如“Water is a precious resource,and we use it in our daily lives.Without water,plants,animals,and humans will all perish.”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小报主题,需要创作对应的英语小作文。
又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Read and write板块出现了小练笔的作文形式,但是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写作任务后,以此为契机开展My summer vacation plan的写作活动,要求他们用写作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暑假安排,如“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soon,and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my dad is taking me to Hainan this summer.I want to go swimming in thesea and pickup some beautiful shells.”等。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生活化主题的英语写作练习,教师都要当好引导者,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英语知识丰富作文内容,从而促使其将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进行实践应用。同时,在学生完成英语写作后,教师要充当纠错者,开展教师评价或生生互评的评价活动,及时查看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不断提高他们在英语书写方面的语用能力。
结语
教师应改变传统机械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喜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使其在实践应用中从根本上提高语用能力,让英语真正变成一门日常交际用语。
引用文献
曹桑桑.2022.巧搭支架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J].上海教育,(27):69.
黄蕾.2022.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J].天津教育,(33):52-54.
秦德荣.202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3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