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论文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论文

2

2024-12-09 14:09:5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21世纪又被称为生物学的世纪,很多新的发现都将来自生物学领域,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更是不可或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21世纪又被称为生物学的世纪,很多新的发现都将来自生物学领域,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更是不可或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初中生物

  在苏州地区,学生从初一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到了初二期末就进行生物学会考,初三就不再学习生物,结束了初中生物的学习。但是到了高中,同学们却又要深入学习生物学,对于有志于报考医生护士等医学类学校的同学来说,生物学是不可缺少的学科。近几年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和领导重视初中生物这门启蒙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呢?文章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进行了论述。

  一、爱学生是学生爱学习的基石

  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人与人间的互动。在互动中除了知识的沟通外其实情感的沟通也是无处不在的。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待学生方式方法与态度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若想要学生喜欢生物学,必须先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然后学生也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屋及乌,进而爱学习生物。教师该如何爱学生呢?个人认为教师需要摆正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不可厚此薄彼,不可以成绩论英雄。对待班级里那一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放任他们如同透明人般的存在,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找机会给予他们关心,耐心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若把学生比作一株株花卉植物,老师比作花匠的话,教师每天除了日常的浇灌维护外,我们也要相信每株花都会开花,拥有属于它自己的花期,他们要用期待赏识的长远眼光看待他们,静等花开。

  二、教师自身素养提升是课堂有趣的基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需要吃透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将繁复的知识化繁为简地让学生们吸收掌握,这是教师工作的职业要求也是每个教师的努力目标。为了提升生物课堂的吸引力,作为课堂管理者的生物老师得从自身找原因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学习新的技能才能让学生们用心学习生物学知识。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正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信息充满了好奇,想把他们与信息隔离是不可能的,作为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学习更多的信息网络技术,让数字化教学走进生物课堂,用具有正向教育意义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与文字等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结合传统课堂模式的优势让书本知识更系统,轻松有趣高效地内化为学生们的知识。

  三、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就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又因为生物学作为会考科目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远不及语数英等中考科目的重要,所以常有学生会在生物课堂上睡觉,看小说或做其他与生物课堂无关的行为。因此,为了让同学们用心学习生物学必须从创新型课堂模式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评价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对此我做了些尝试,总结如下。

  (一)创新教学模式

  1.专题演讲课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很多知识都是来自生活,平时生活可以接触得到但未进行深入思考,所以当相关知识点在生物课堂出现后老师可以以此为抓手让同学们自行收集资料并总结,然后课堂上给他们平台分享知识。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营养物质的作用这节课,我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和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分为七个主题让七个学习小组利用节假日合作完成探究学习,学习成果以报告表、练习题、PPT讲解文件等,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演讲的形式分享知识。专题演讲形式锻炼了组长的领导能力,组员间的合作的团队精神,报告表等文字总结锻炼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演讲环节更是锻炼了同学们的口才,知识融会贯通,语言沟通等复合能力。由于此专题不同的主题由不同的小组完成,每一个知识点演讲对于其他组而言都是新知识的学习,他们很乐意认真听同学给他们讲课。又由于知识来自生活,同学们会快速吸收知识,对于心中的疑问也可以当堂问演讲组,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老师进行甄别。课堂氛围活泼又严肃,几乎调动了每一位同学。

  2.学习小组比拼课堂

  在传统课堂的课桌是一人一桌呈田字摆放。在我们学校一般七人一列共七列约49人。习惯上老师就把每一列当作一个学习小组。由于是随机分布,有些组的执行能力强,有些组简单的任务也完成不了。所以为了能让学习小组的学习能力更高效,我先从班级里根据平时测验与观察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先选出来,定为组长。然后把剩下的同学分为学习能力居中的组A和学习能力较弱的组B。由七位组长亲自从组A和组B中抓阄各三人组成新的学习小组。若是课堂对于小组的组员间协作要求较高的课题,我会把他们带到专用教室上课,这样可以让学习小组组员坐在一起便于组员间的互助学习。为了区别七个小组我一般会在桌子放上带有第一组或第二组的指示牌。当然为了增强学习小组的团结精神也可以让学习小组自己起一个体现小组精神的组名,如天天向上小组等等。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组员集思广益凡是组员回答老师提问并且答对者可以为小组赚得一分,课后小组间比拼总分。

  学习小组的三明治组成保证了每一组都有学习能力与责任心强的同学领导,有利于纪律的管控与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比拼的氛围让每个同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开动脑筋为小组添砖加瓦。

image.png


  3.游戏形式的课堂

  在苏州地区生物学科初二将进行会考。会考的形式是开卷考,一张试卷约55道选择题,选择题有单选、双选和组合选择题。为了更好适应会考并提高会考成绩,平时老师们的复习也会参照会考要求进行。不同的是我们会根据实际课堂需求,有时候会闭卷有时候开卷。由于生物教师教的班级很多,平时的练习卷批改完再课堂讲解有时是无法完成的,再加上大多数同学都很腼腆不愿意举手向老师提问,所以为了快速知道同学们不懂的题目我进行了课堂翻转,让同学们承担分析题目。假如现在有一张练习卷让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完成了,课堂上我会邀请第一组第一位同学讲解第一题,要求他陈述他是怎么理解题意并选出他的答案的理由。其他同学的答案情况如何呢?有多少同学与他一致有多少不一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上课前发给每位同学四张色卡分别是红卡A、黑卡B、黄卡C和蓝卡D。其他同学就可以用他手中的色卡展示自己的答案。若大家一致说明回答的同学对了,若不一致就可以请不一样答案的同学讲讲他的理由,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出正确答案。若是回答的同学说他不会做,这时他会被允许向周边同学或好朋友求助,既增加了同学间的感情也加深了该生对于这道题的理解。第一位同学答完后,第一组第二位同学讲解第二题依此类推地接龙进行。

  (二)优化评价

  每个班级除了那批能跟着老师学习的学生外,总是会有很多类似于透明人的学生。他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不愿积极举手,老师提问时会把头埋进书里,刻意躲避老师目光。这群人他们的自信心不强,获取成就感的意愿不高,注意力也不集中,由于人数众多,任课老师很难兼顾他们。为了加强对这类同学的关注,在优化评价方面我也尝试了几个方法。

  1.记录卡的设置

  近几年,教学案的风潮刮遍每个教学角落,几乎所有学科都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案进行教学。教学案的设计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它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课程中需要理解的知识点让老师设计相关练习题都放进去,每个教师的风格不一样设计的教学案也就不一样更有教师的个人特色。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在最后设计了一张记录表格,对教学案中出现的题目的正确率进行总结,以及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参与老师答题并对题目的答对率进行记录。以便课后可以凭此记录去课代表处领取奖励。

  2.小贴纸大作用

  STEAM教学这几年也日益流行,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发挥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加强同学们的团结精神。它通常在课堂的最后用一件作品作为总结,需要小组间用作品进行比拼。为了更直接地表现作品的受欢迎度,也为了增加同学们的互动,上这种类型的课程我会准备带有点赞手势图案的贴纸给每位同学,当各组作品摆放好后,同学们进行评论并将贴纸贴在喜欢作品的相应区域,得贴纸最多的作品获胜。小小贴纸不仅训练了同学们的语言总结能力也添加了课堂的趣味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3.班主任是任课老师的强力后盾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来自班主任的肯定也是比一般任课老师的表扬更有鼓励作用的。所以,平时我会让课代表做好课堂记录,隔一段时间我会将积极回答问题的,答对率很高的,测验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同学情况罗列好,请班主任在班会或者家长群等平台进行表扬,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强大作用让同学们更爱学习生物学。

  四、实验课堂引入探究小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实验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带领同学们观看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虽然实验课有实验课的设计内容和流程。但是我觉得同学们若是熟练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给予同学们探究机会,既可以让同学们练习显微镜的操作也利用同学们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例如观察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实验,在同学们完成课堂实验后我会鼓励同学们尝试观察自带的观察样本,没有准备的可以观察上表皮,叶脉,叶肉结构。这类开放性的探究小实验很受同学们的喜爱,他们开心地利用显微镜观察他们感兴趣的头发,皮屑,蚊子等等甚至有同学不惜弄破自己的伤疤流出血就为了能在显微镜下看看血细胞,有时下课了也不舍得离开实验室希望能多观察一会。每当同学发现了有趣的图像也会热情地叫上老师我一起分享,看到同学们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作为任课老师我很欣慰。

image.png


  五、利用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我也有幸参与。我选择了叶脉书签的制作作为此课程内容。我带领同学们一起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一起用锅煮同学们根据我给的要求采集来的硬叶,最后把煮好的叶子漂洗后让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软毛牙刷刷去叶肉留下叶脉。刷叶肉是项很精细的活动,需要同学们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才能获得完整的叶脉。当然,第一次制作叶脉的同学们刷出了很多不完整的叶脉,这一点也不让同学们觉得无趣反倒越来越有干劲。即使获得不完整的叶脉同学们也不舍得扔,还是要求把他们放入双氧水里漂白后他们拿回家晾干并设计书签。当同学们把做好的书签给我看时,我真心佩服同学们的巧手。有的同学模仿市场上售卖的书签,在叶脉上用颜料画上独有的画作,有些同学在破损的叶脉处贴上纸画上蝴蝶等作为装饰,化腐朽为神奇,也有同学干脆把残缺的叶脉剪出造型如花朵、小猫、小狗等,或者把叶脉组成造型如莲花、牡丹等,看着他们创意十足的叶脉书签,作为任课老师内心无比自豪。

  六、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师生在平时点滴中积累。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栋梁之材。初中生物课堂作为启蒙学科,对于提升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助力同学们成为国家栋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