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创新研究论文

2024-12-04 13:56:4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阐述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原则。分析高校英语语法课堂现状,如语法学习高于语法习得、语法教学偏离学生的认知、语法教学课堂实践性活动缺失等。结合实例,探究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阐述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原则。分析高校英语语法课堂现状,如语法学习高于语法习得、语法教学偏离学生的认知、语法教学课堂实践性活动缺失等。结合实例,探究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创新策略。认为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基础,将认知语言学融入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为高校教师提高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不仅能解决高校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法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高校英语;语法教学
引言
认知语言学将人类的认知与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强调个体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与个体的语言学习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认知语言学的引入转变了语言学习的理念和教学方式,认为语言教学要根据学习者的经历和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学习者的个体特征,以学习者为主体。在高校语言学习中,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放在显著位置,而英语语法是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当前高校英语课堂中,英语语法的学习总是被忽视,教师认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法学习已经合格,不必再进行语法训练,导致他们运用语言的准确性降低。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融入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尝试探索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式,为高校英语语法学习开辟新道路,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一、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原则
(一)内涵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强调人的经历和认知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法最大的差异在于,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客观事物、亲身经历、人的认知思维和生理基础的集体整合的产物,因此,认知语言学重视人的认知对语言的影响,主张对语言的解释及语言的说服力是结合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产生的(耿畅2017)。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将语言学习与学习者的认知、教学者的解释紧密联系起来。在认知语言学中,学习者的认知体验和语法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夏思聪2022),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他们的认知特征与教学相结合。
(二)原则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认知语言学理解的加深,很多教师将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然而,由于教师对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原则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将认知语言学融入语言教学的过程不理想。认知语言学的原则主要有四个:涉身观的体验性原则、概念观的概念化原则、构式观的词汇语法连续体原则、使用观的使用原则(许文文2019)。
基于涉身观的体验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者身体上的体验。身体上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习者强化所学知识,增强学习体验感。概念观的概念化原则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经验中既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分析、比较既有经验与所学知识,从而引导其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构式观的词汇语法连续体原则强调语法的灵活运用性,要求教师在讲解语法的过程中将语法、词汇、句子结合起来,避免彼此割裂,重视语言和语法的整体性。使用观的使用原则再次强调了语法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练习的重要性,指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丰富练习环节,构建练习情境,强化学生对新经验的理解和运用。
二、高校英语语法课堂现状
高校重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在培养他们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发现其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有所欠缺。究其原因,学生的语法知识欠缺,语法体系不完善。教师要从原因入手,转变教学观念,立足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语法新课堂。
(一)语法学习高于语法习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忽视了他们对语法的习得。习得指人类天然的获取语言的能力,习得的语言使用起来更自然,学习来的知识存储于人类大脑的记忆区,习得性的知识存储于语言功能区(耿畅2017)。在高校语法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习和习得的区别,仅仅通过对语法的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使其通过短时记忆将语法知识存储在记忆区。但这种仅通过对抽象的语法知识的记忆式学习,无法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及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只有对语法的习得,才能帮助学生强化语法,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内化,在理解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练习,从而引导学生习得语法知识。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习得,从根本上符合语言沟通、交际的原始功能和价值。
(二)语法教学偏离学生的认知
目前,部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观念落后、方式传统,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会影响教学质量(马景哲2022)。大学语法教学与高中语法教学的基本目标不同,高中语法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记忆基本的语法知识点,完成相关练习,满足应试的目标,而当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目标转变成对语法的应用,以及提高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沟通交际能力。学习目标的转变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此外,进入高校后,学生的认知特征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容易从实践性、情境性的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单向的“灌输式”学习背离了高校学生的认知特征,难以帮助他们构建高效的学习情境,促进其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方面,避免内容浅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避免内容太深,出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只有立足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与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相协调,才能构建出高效、高质的语法课堂,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语法教学课堂实践性活动缺失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被动接受。然而,仅仅依靠这种短暂的记忆并不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与运用语法知识,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仍不够深入和熟练。在高校英语语法课堂中,教师如果仍然采取语法讲解、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对认知水平较高中有所提升的高校学生而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这种缺乏实践性的语法课堂具有浅显性、枯燥性、被动性等特征,偏离了高校学生的认知特征,很难构建沉浸式的深度学习课堂,导致语法课堂浮于表面,难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科学的语法体系,无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导致课堂效率低,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三、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认知语言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引导,加深他们对语言教学的深入理解。在认知语言学的辅助下,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再停留于表面,从而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构建科学的语法知识体系,还能够实现语言的原始功能和价值,即沟通和交际。
(一)融入英语学习活动观促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将英语学习视为整体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与认知语言学的整体性原则契合,两者都认为英语语言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平台,而且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语言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提倡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法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校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度,因此,只有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和真实情境之间的关系,搭建知识和技能之间的桥梁,为他们提供运用语法知识、创新表达的机会和场景,才能最终提高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促进其在交际表达中的准确性。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融入高校语法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教师创新高校语法课堂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以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讲解非谓语动词知识点为例,在高校语法课堂中融入学习活动,展开语法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Step 1:Show five sentences with non-finite verbs and ask students in groups to find non-finite verbs and verb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he uses of non-finite verbs.
例句:New York officials have identified a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starting to spread in several of the state’s major parks.
教师呈现的例句比较复杂,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难度相当,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没有以直接讲解的方式引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作用和相关运用,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发现、总结,将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大化展现,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其探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激活他们的既有经验。
Step 2:Check the results in step one and then discuss the complete results together;then together with students,use non-finite verbs to describe a situation which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作用和固定用法,评价学生的小组实践活动。同时,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如“班级聚会”“校运动会”“演讲比赛”等,用非谓语动词构建句子进行表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实践欲,还能为其之后的自主实践打好基础。
Step 3: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come up with a passage in terms of their most impressive situation in college,using five sentences with non-finite verbs.
从非谓语动词的学习、理解到运用和表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中层层深入,自主实践,最终习得知识,并内化成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二)引入单元整体教学促整体
整体性原则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旨在引导教师避免将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割裂开来。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是相互分裂,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单元整体教学为教师实现高校语法课堂的整体性提供了实施路径。以单元为整体的语言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主题,在主题背景下构建系统、完整、有逻辑的多层次课堂,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思维等方面的考查和训练。
仍以高校语法教学中讲解非谓语动词为例,展开单元整体教学。高校英语语法教材不是以阅读教材的单元为单位进行编制,教师可以将语法课堂与阅读课堂合并,从单元整体出发,立足主题,开展语法教学。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 1 Fresh Start为例,融合非谓语动词教学,构建语法课堂。
Step 1:Work in group to read the passage 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find sentences with non-finite verbs as man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uses of non-finite verbs.
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出非谓语动词,并尝试理解非谓语动词的作用。阅读和语法的结合为本课时树立了主题意识,构建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阅读理解和语法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Step 2:Discuss the examples and each group’s results in step one,conclude the uses and patterns of non-finite verbs and draw a mind map to show the knowledge of non-finite verbs.
教师带领学生在环节一的基础上对非谓语动词知识点展开讨论,而不是直接展开讲解,从而树立其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同时要求其就自己寻找的例句制作思维导图,科学、深入地理解。
Step 3:What will you do to a bright future?Use five sentences with non-finite verbs to show it.
在阅读主题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主题构建包含非谓语动词的句子。该教学环节将环节一和环节二联系起来,阅读帮助学生构建表达情境,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完善知识体系,最终要求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进行自我表达。整个学习过程将词汇、阅读、语法、表达等语言能力相结合,整体、综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其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构建英语语言环境促运用
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在语言环境中习得的知识存在差别,习得的知识存储于功能区,在沟通交际时,方便学生调动、使用及创造迁移,应用起来更加灵活。对语法知识的习得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双语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表达。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英语语法术语的专业性,教师会避免在英语语法课堂中创造英语语境。然而,随着高校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学习英语的目标从应试转向交际沟通,因此,教师要转变语法课堂中的用语习惯,帮助学生在自然条件下尽可能地多接触语法表达,为其习得语法知识提供条件。教师在板书、口头评价或者书面评价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表达。英语表达中存在许多同义表达,教师应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用语,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增加他们对英语语法和英语表达的接触机会,同时引导其在各个场合运用英语表达、创造、迁移,为其构建习得语法、运用语法、灵活表达的学习环境和平台。
结语
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高校语法教学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对学习的影响,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构建课堂教学;重视课堂中学生的实践,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反对语法教学与其他语言能力培养的割裂,鼓励融合的整体语言教学。除此之外,认知语言学重视学生对语法的习得,指引教师为学生的习得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从多方面提高高校语法课堂的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引用文献
耿畅.2017.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语法习得研究[J].英语广场,(10):119-120.
马景哲.2022.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提升措施探讨[J].海外英语,(20):140-141,150.
夏思聪.2022.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创新研究[J].英语广场,(31):84-87.
许文文.2019.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设计[J].海外英语,(7):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