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研究论文

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研究论文

12

2024-12-02 15:15:1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简称CDIO)是一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行动框架。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为高校教师研修团队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研修模式设计及活动流程。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围绕特定主题,运用该模式开展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深入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均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这类实践也

  摘要:“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简称CDIO)是一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的行动框架。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为高校教师研修团队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研修模式设计及活动流程。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围绕特定主题,运用该模式开展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深入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均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这类实践也有效地验证了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该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展现出明显的实践价值,为高校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高方面,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明确的指引。

  关键词:高校教师团队;CDIO框架;教师专业发展

  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师研修机制,实现研修质量的全面提升,教育部在假期会通过发布教师研修的通知来推进相关工作。通知着重强调实施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专题学习资源,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教书育人的能力,并推动教师队伍向数字化转型。由此可见,教师研修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

  在研修活动中,教师会深入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致力于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CDIO框架,包含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操作(Operate)这四个关键环节,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实践指南,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实践。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以CDIO框架为基石,致力于构建一个贴合高校教师团队需求的研修模式,并将其切实地应用于实践。通过该模式的实施与落地,为智能时代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CDIO框架与高校教师团队研修的结合

  (一)高校教师团队研修相关研究

  教师团队协作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工作坊教学”,该模式旨在通过团队协作,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策略、技能提升和实践机会。它注重团队成员之间思想、观点和认知的不断共享、协商与共同进步,以此确保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在国际上,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将这种教师团队研修看作短期培训或专题研讨会的形式;然而,国内学者则更偏向于将其视为一个实践性强的学习共同体,尤其强调在实践过程中的评价与反思,以实现团队能力的共同提升。

  利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先进的学习分析技术,部分研究者对教师团队在协作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观察与分析。他们发现,在某些团队中,教师的研修动力不足,核心成员未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部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与其他团队成员零互动,而且团队成员间的整体互动频率较低,交互层次也有待提升。更重要的是,当前的研修设计模式在帮助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在研修过程中,高校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关注个体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升,还应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化。本研究在对高校教师团队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已明确研修的具体目标和核心内容,这将为接下来研修方案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CDIO框架相关研究

  CDIO框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Edward团队联合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多个国际顶尖科研团队,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共同提出的先进教育理念。该理念聚焦于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操作等全生命周期,为教育研究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CDIO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工程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其实践能力。CDIO框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构建了一种二元学习经验,这种经验将扎实的技术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完美融合。特别是“设计—实施”环节,不仅锻炼了学习者的技术能力,还在实践中深化了理论学习,成为塑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重学习经验的核心。在国内,姜大志等人在2012年就将CDIO框架应用到了大学Java课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CDIO框架在工程教育领域已显出实用的特质,历经实践检验并获广泛认可。然而,在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其应用仍处于初探阶段。尽管工程教育与教师教育有共通之处,但CDIO框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入和应用需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尤其在设计教师研修模式及实施活动时,面临诸多未知和挑战。如何结合教师需求,有效融入CDIO核心理念,如何调整优化框架以适应教师专业成长特性,均需深入研究和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将CDIO框架引入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设计,以此显著提升研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师实质成长。

image.png

  二、CDIO框架的理念学习和培训

  本研究邀请了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的一线教师团队参与CDIO理念的学习和培训项目。在此次培训中,专家围绕CDIO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进行全面指导,旨在帮助参与的教师团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教育知识、技能和经验。笔者期望通过这样的培训,使教师团队在CDIO框架的指导下开展高效的研修学习,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培训规划为两大阶段,旨在深度融入CDIO教育理念与实践。首阶段一天,专注CDIO理念学习;次阶段一天,要求掌握CDIO教学方法;继以三天课堂构思、设计与实施方案学习;随后五天实践操作,体验CDIO教学魅力与挑战;最后两天反思改进,总结提炼,形成持续优化的教学循环,确保CDIO教育模式有效落地与长远发展。

  三、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构建

  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及培训反馈,以CDIO框架为基础,为高校教师团队构建了创新型研修模式,详见图1。该模式中,各类教师角色协同工作,形成高效研修共同体,围绕教学问题深入研讨;利用智能平台获取丰富资源,并引入科学评价工具以确保研修效果。此模式旨在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等,并通过周期性的CDIO活动,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笔者期望通过此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高校教师团队,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image.png

  四、基于CDIO框架的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模式应用

  以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基于CDIO框架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构思环节、设计环节、实现环节及运作环节。第一,构思环节。教育学院L教授作为核心教师,与副教授P、研修教师W和D共同组建高效研修团队。L教授认识到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遂与P副教授深入探讨,选定现行教材为重要参考。团队选择百度网盘作为智能研修平台,便于讨论和任务分工。观察与被观察教师均根据研修需求,构思个性化目标。第二,设计环节。核心教师L根据研修主题和目标,积极准备课例资源并上传至研修平台。研修活动包括三次备课、两次面对面教学实践以及两次在线/异步观课评课。被观察教师D完成教案和活动设计,制定教学设计1.0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三,实施环节。组织了细致的教学实践与研修。教师D首轮应用教学设计1.0并上传资料至平台。核心教师L召集团队全面探讨,提出改进建议。教师D吸纳意见后,推出教学设计2.0并获显著进步和学生积极反馈。最终形成教学设计3.0并上传。此轮实践与研修展现团队协作智慧,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支持与保障。第四,操作环节。在研修活动结束后,核心教师L引领观察教师W和被观察教师D,根据之前设定的研修目标,对整个研修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反思。这些反思报告随后被上传至研修平台,以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和分享。

  五、CDIO框架在高校教师团队研修中的应用效果

  第一,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基于CDIO框架的教师团队研修模式,教师教学设计规范性显著提升,能撰写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能制作与课堂需求高度匹配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内容丰富、交互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此研修模式推动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提升,有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CDIO模式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在团队研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参与团队研修,教师不仅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还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这种实践导向的研修模式,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促进创新教育。CDIO模式倡导创新与实践精神。通过团队研修的方式,教师能够更深入地理解CDIO模式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这不仅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促进教育的持续创新和全面发展。

  第三,促进多学科间的融合与合作。团队研修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汇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促进他们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与深入沟通。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使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多元方法和创新路径。借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效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综上所述,本研究创新性地将CDIO框架引入教师团队研修实践,通过构思、设计、实施、操作四个环节,精心设计了新颖的研修模式。该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并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研究表明,CDIO框架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创新教育有积极作用。此研究为高校教师团队研修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论,有望推动教育教学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EB/OL].(2016-01-26)[2024-04-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601/t20160126_228910.html.

  [2]张妮,李玲玲,杨琳,等.CDIO框架下的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2(9):117-125.

  [3]林书兵.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4(3):67-71.

  [4]刘清堂,武鹏,张思,等.教师工作坊中的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03-108.

  [5]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2-20.

  [6]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7]姜大志,孙浩军.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以Java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5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