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2024-12-02 15:08:1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基于建筑工程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利用BIM技术,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贯通,根据“产学研用”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探索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基于建筑工程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利用BIM技术,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贯通,根据“产学研用”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探索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电子招投标;BIM技术;“产学研用”;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
一、电子招投标的发展现状
根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活动是指以数据电文形式,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完成的全部或者部分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活动。电子招投标系统可以实现发布招标公告公示、下载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异议澄清补正、合同签订、文件归档等全流程电子化。《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到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在推动招标采购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有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助力数字化采购发展,并在网络远程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专家库互联共享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些创新做法。
二、BIM技术对招投标的影响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几何特征、基本物理数据、功能数据及各类技术参数有机地结合在一块,为工程设计和建筑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建筑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分析。
将BIM技术应用于电子招投标,可以加快工程量计算,招标设计、项目亮点、预算报价等都可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完成,从而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率。在招标阶段,通过BIM技术进行模型建造,能够提高工程量的精细程度,自动进行工程量的汇总计算;通过BIM技术制作电子招标文件,能够对招标策划、模拟合同管理进行智能检测;通过应用BIM技术,利用三维模型作为模拟载体,将工期计划、场地布置、工程所需资金、造价与成本与工程模型相关联,能够实现虚拟化场地布置,模拟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进度等,能够解决大部分投标文件中商务标和技术标相分离的问题。
三、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体系构建
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初步学会招标投标文件的编制,以及工程施工合同的进度、质量、费用、索赔等内容的管理。传统的课程内容多为法律法规,教学效果较差。而当前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则提倡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能够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搭建新工科建设核心,结合专业发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协同育人新模式,培育工科知识储备丰富、技术技能素养扎实和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宽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结合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特点,以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产学研用”课程体系。
(一)产:了解岗位专业能力需求,确定课程核心知识点
高校通过广泛开展行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在校生学情分析等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招投标管理员的专业核心能力需求和毕业生岗位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从而确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调研发现,招投标管理员的主要就业单位是招标代理机构和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管理。根据施工招标的程序和调研结果,列出了企业岗位需求和课程专业核心知识点(见表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招投标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招投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需求和能力出发,结合招投标的流程和法律法规进行课程设置,是招投标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二)学: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需求和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招投标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路径进行课程设置。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联通工程造价专业其他课程,实现专业知识贯通,从而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招标策划阶段:课前,学生通过线上课程熟悉招标程序;课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项目情况完成招标计划的编制实践;课后,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关于招标程序的法律法规知识。
资格预审阶段:课前,学生关注行业发展,在网站浏览资格预审公告等;课中,教师讲授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编制要点,学生根据案例项目编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课后,了解资格预审公告。
招标文件编制:课前,学生通过线上课程了解招标文件范本,并通过其他专业课程获取项目BIM模型和工程量清单;课中,教师讲授招标文件的组成,指导学生根据项目完成招标公告、投标人须知和评标办法等的编制;课后,学生在线上平台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投标文件编制:课前,学生获得其他专业课程中完成的项目网络计划和施工现场布置;课中,教师讲授投标决策和投标文件的编制要点,指导学生编制商务标和综合标;课后,学生将投标文件加密后上传至线上平台。
开标阶段:课前,学生通过线上课程熟悉开标流程;课中,模拟开标;课后,学生对比模拟和实际开标,进行总结,强化理论知识。
评标阶段:课前,学生建立评标委员会;课中,教师讲授评标办法后模拟评标;课后,将评标报告上传至线上平台。
在招标文件编制和投标文件编制模块,以BIM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际业务为主线,贯通建筑建模、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数字造价技术应用、BIM施工管理等课程,重点突出BIM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编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流程与应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研:结合课程特色开展科研工作,服务教学
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除了需要积累教学经验之外,还需要具备反思能力。进行科研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及科研方向,反思学生的培养路径。教师应通过科研活动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学科发展方向、数字化招投标的技术创新,把在科研中获得的新成果、新知识、新观点和新规定等及时融入教学,带领学生浏览招投标的数字化平台,分析招投标的最新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教材通常只涵盖基础知识,较少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教师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更新内容,增加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案例。教师将在科研中了解的行业最新规范和标准、收集和整理的最新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实践案例融入教材和课堂,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用:将教学成果用于指导比赛,比赛经验反哺教学,以赛促教
技能竞赛的设置体现了行业的基本需求,教师可在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融入竞赛内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BIM招投标管理与应用赛项以招投标业务为主线,参赛团队基于自选的工程项目资料,完成基于BIM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编制,以及BIM技术在投标阶段的可视化应用,具体如下。
一是招标阶段。根据学习的招标程序基本知识,利用沙盘编制招标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确定招标方式。将BIM土建模型导入计量平台,按照图纸将构造信息在软件中加以完善,得到准确的工程量和招标控制价。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填写招标公告、投标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等具体内容,附上电子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加盖签章,即可生成电子招标文件。
二是投标阶段。投标文件分为技术标和商务标,技术标的重点是BIM施工组织设计和建立组织机构,商务标的重点是投标报价。根据比赛经验,学生在投标阶段的得分差异主要体现在调价部分和BIM可视化投标文件。在课堂讲授中可以将投标决策和投标报价的技巧作为重点内容。BIM可视化投标文件则需要结合BIM技术标和BIM商务标,通过BIM5D软件,整合项目模型、投标报价清单、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工艺动画、电子投标文件,形成一份完整的文件。
结合行业应用及教学的政策引导进行比赛模块的设置,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深度结合课程理论和实操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专业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体系,通过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多课程同项目贯穿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信息化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技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可解决信息化、数字化行业背景下传统课程学习过程枯燥,课程建设教材内容落后,实践教学难以实施,工程造价类的专业课程不融通等问题,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经过两年的实践,基于BIM电子招投标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线上学习参与度、课堂任务完成度有明显提高,BIM招投标管理与应用技能竞赛模块成绩斐然,更有助于学生核心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灵活多样的真实项目实践,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夯实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更加适应现代招投标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电子招标投标办法[J].建筑设计管理,2013(4):71-75.
[2]关微,刘永红.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J].中国招标,2022(9):99-101.
[3]杨峥.高职院校“产学研用”融合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83-85.
[4]招投标走进电子化时代之一:解读《电子招标投标办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5):8-15.
[5]李荣欣.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实际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4(7):158-160.
[6]陈楠筠.建筑工程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及完善[J].中国招标,2022(6):135-136.
[7]寇致豪,张敏.BIM技术在电子化招投标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3):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