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负增效”角度谈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论文

2024-11-27 10:48:0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结合实例,探究“减负增效”视角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即在“以生为本”中体现作业分层设计,在弹性作业中实现作业分层设计,在学习目标下优化作业分层设计,从作业内容中丰富作业分层设计,在作业评价中彰显作业分层设计。
【摘要】阐述从“减负增效”角度实行作业分层的意义。分析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如存在明显的“拿来主义”情况,存在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情况等。结合实例,探究“减负增效”视角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即在“以生为本”中体现作业分层设计,在弹性作业中实现作业分层设计,在学习目标下优化作业分层设计,从作业内容中丰富作业分层设计,在作业评价中彰显作业分层设计。认为教师应将“减负增效”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在降低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益。
【关键词】初中英语;“减负增效”;分层作业
初中教育阶段的科目较多,学生在放学后需要完成不同课程的作业,导致他们的课后作业负担相当沉重,与素质教育提倡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理念背道而驰。为了有效减轻初中生的作业压力,并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率,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并实施作业分层设计,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课后作业,以减轻其作业负担,并提升其学习效率。此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从“减负增效”角度实行作业分层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加关注因材施教和“减负增效”,而设计分层作业就是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作业分层设计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把他们划分到对应的层次中。在此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师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分别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以推动全体学生共同成长。作业分层设计是英语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性地设计各种要求和标准的作业,引导他们依照自身具体情况完成对应的作业。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践行充分彰显了初中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作业设计,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他们在降低作业量的同时,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减负并非简单地减少作业数量,假如单纯地缩减学生的课后习题量,或者几乎不留课后作业,不仅会降低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而且有悖于“双减”政策所倡导的“减负增效”初衷。正确践行“减负增效”理念,需要初中英语教师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他们的认知特点、客观差异作为设计课后作业的切入点,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既要补差,又要培优,从而契合各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贾建民2023)。
总而言之,在“减负增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将设计分层作业引入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可充分满足初中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也可鼓励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并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最终推动全体学生英语水平得以提升。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一)存在明显的“拿来主义”情况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教材重难点知识后,为他们布置的作业比较随意,特别是在质和量上不够科学,突出表现为“拿来主义”现象严重,未考虑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化特点。这种“一刀切”的作业设计形式可能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消化不良”,让基础扎实的学生“吃不饱”。
例如,在讲授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Shopping后,教师将学生人手一本的练习册对应习题作为所有学生的课后作业。这种过于统一的作业内容没有顾及各层次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
(二)存在未从实际需要出发的情况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英语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各不相同,而部分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未关注他们学习能力及需求方面的差异性。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求、形式过于统一,不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且过难的题目极易挫伤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而基础扎实的学生也难以实现培优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授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之后,部分教师将“Write atravel activity in English that leaves a deep impression on you or has a beautiful memory,which requires flexible use of key vocabulary,sentence structures,grammar knowledge,etc.in this unit.”作为全体学生的共同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尚且限于基础词汇和几个简单的句子,而用英语写作文的要求过高,会让他们觉得有很大压力。
三、“减负增效”视角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在“以生为本”中体现作业分层设计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始终秉承“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基本原则,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各种程度的学生针对性地设计能满足其学习需求的分层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英语水平的学生被关注到,从而使他们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强化能力、巩固知识的作业设计目标(许多武2023)。比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背诵作业时,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英语水平等,将他们划分为发展组(英语基础薄弱)、培优组(英语基础扎实)。在此基础上,将教材阅读文本中的重要段落作为发展组学生的课后背诵作业;将全文作为培优组学生的课后背诵作业。甚至,教师还可引导培优组学生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的情景内容开展综合性训练。另外,英语教师可在每次英语测试之后,依据各类题型出错率情况,将学生合理分组(如语音训练小组、阅读理解小组、听力训练小组),并给某一类题目出错率高的学生专门设计对应习题作为该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
例如,在讲完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Do it yourself后,教师根据发展组及培优组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难易度不同的分层作业。具体来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特点,将掌握rose、repair、exactly、DIY、tape、scissors、rope、glue、tool、instruction等词汇知识,以及句型“You’d better get some tools.”“What’s DIY exactly,Suzy?”作为发展组学生的课后作业;而针对培优组学生,教师除了将上述词汇知识和句型作为他们的课后作业,还鼓励其“Use textbook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to communicate and shar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topic of‘DIY’.”教学实践表明,初中英语教师依据学生特点为其恰当分层后,可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及英语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激发他们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从而真正体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成效。
(二)在弹性作业中实现作业分层设计
英语对我国初中生来讲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需要学生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多说、多用,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及英语运用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依据英语课程特点,恰当设计长期性或弹性作业,推动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从而获得英语素质及能力的不断增强。在设计弹性作业方面,英语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每天结束英语学习之后,针对自身在学习方面的困惑、问题及难点,做及时的回顾,并通过请教同学、教师等方式加以解决,尽可能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徐世兵2023)。针对弹性作业,教师不做过多的硬性要求,只提出建议。对于主动完成弹性作业的学生,教师应在班级中对其进行表扬和肯定,并让其他学生看到其坚持之后获得的成果,以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主动完成弹性作业的行列中来。为了使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长期主动完成弹性作业,教师应结合全体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出符合不同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学生的弹性作业内容,使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适合的作业项目并长期坚持。
例如,在讲完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A green world后,教师设计如下弹性作业:Classify vocabulary knowledge(based on phonetic symbols,part of speech,singular and plural changes,past tense changes of verbs...);Summarize the concepts,meanings,characteristics,sentence patterns,and variation rules of grammar knowledge;Unit Key and Difficult Sentence Patterns。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能帮助自己查漏补缺或者培优的弹性作业形式。教学实践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己需要、感兴趣的弹性作业,不仅契合学习兴趣,而且能为长期坚持创造条件,有助于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效率的优化。
(三)在学习目标下优化作业分层设计
在“减负增效”视角下,教师应利用优质且量少的作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作为基准,对于低层次学生来说,将教材内容目标作为最低标准,其余学生根据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比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达成基本目标;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根据教学情境,开展朗读和写作活动,引导其深入阅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从作业内容中丰富作业分层设计
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设计作业内容之前,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意愿,选择其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还应注重课前、课中及课后作用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减少课后作业量。
例如,在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须考虑课前、课中及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特别是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应在课前和课中作业的基础上适量减少作业量。对于低层次学生,课后作业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完成基础习题,并掌握have/has been和have/has gone的用法。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应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模仿训练。写作部分则要求学生根据给定题目撰写文章,注意书写规范和表达的完整性。对于中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巩固课堂所学,利用课文中的语法结构进行造句练习。口语表达作业要求学生基于课本对话进行自由发挥,延伸人物对话。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习并掌握阅读技巧。写作作业则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表达清晰,内容连贯,无明显语法错误。对于高层次学生,作业设计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他们能够自主总结课内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和阅读课外作品等。
(五)在作业评价中彰显作业分层设计
基于作业分层设计理念,初中英语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体现分层的特点。教师应结合不同层次作业的标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充分发挥分层作业的价值和作用,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分层作业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作业评价方案,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例如,在讲完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6 TV Programmes后,教师为发展组和培优组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分层作业。对于发展组学生,在完成基础词汇、句型训练及节目单格式的巩固任务后,教师细致评价他们的作业态度、掌握程度和书写整洁性。而对于培优组学生,在完成词汇、句型训练和了解节目单格式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独立用英语撰写电视节目预告单,教师则根据评价方案进行全面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时应遵循“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无论学生处于哪个层次,只要他们积极、认真地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都应获得教师的真诚鼓励和充分认可。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教师的分层评价,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努力学习后都能体验到被认可的成就感,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显著进步,从而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有力。
总之,在“减负增效”理念下实施作业分层设计,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途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深度解读“减负增效”理念的核心思想,并明确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优缺点,然后依据学生特点通过合理分组的方式设计对应的作业形式,最终真正实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获得学习效率的大幅提升。
引用文献
贾建民.2023.初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13):63-64.
徐世兵.202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J].校园英语,(19):165-167.
许多武.2023.“双减”下初中英语高效作业设计策略[J].学周刊,(18):127-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