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论文

2024-11-20 14:04:3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课改针对“课程资源开发”提出的全新要求。合理开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可以改变传统模式中只能依靠“教材资源”的陈旧模式,为小学英语课程注入更多鲜活的能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丰富的资源加持下能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课改针对“课程资源开发”提出的全新要求。合理开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可以改变传统模式中只能依靠“教材资源”的陈旧模式,为小学英语课程注入更多鲜活的能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在丰富的资源加持下能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分析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意义的前提下,从开发教材资源、开发社会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开发家长资源四个方面,研究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资源;教材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家长资源
引言
课程资源是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基础,一切英语教学活动都需围绕课程资源展开,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英语课堂教学成效。在小学英语素质教学要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英语教师关心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局限于英语教材。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开放化,教师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搜集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下面在这一教育改革趋势下,结合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课程资源主要指在课程教学设计、创编、应用过程中,教师运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主要包含课内课程资源、课外课程资源两大部分,其中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王侠光202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单纯依靠教材教学的方式,通过不断接触和学习更多的课外课程资源,拓宽教育视野,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成果;第二,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新鲜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第三,可以提升学生在英语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提升等方面的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开发教材资源,做到灵活应用
虽然现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展创新开发和利用活动,但是教材依然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英语教材相比,新版英语教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日常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喜好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从而灵活应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插图是小学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它能丰富英语教材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属于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但是,在日常小学英语教学中,插图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重视课本插图,并将其广泛应用到日常教学的各个阶段(吕娟2022)。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3 My day的Story time板块给出学生一天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对应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本词组,如in the morning、at night、getup、have breakfast、goto school等。如果教学过程中强迫学生记忆和默写这些词组,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使其学习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发挥其在展示中的直观优势,将这些词组的学习转化为“看图说话”的互动游戏:将以上插图制作成简单的PPT课件,每出示一张图片,就要求学生先用中文回答图片内容,再对应给出英文词组。等学生熟悉和掌握以上英文词组后,在班级开展“看图竞赛”游戏。即利用PPT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快速说出对应的词组。插图生动、直观,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提升记忆效果,同时借助插图将词组与画面衔接在一起,便于巩固记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英语教师虽然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但是在英语发音方面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发音不标准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教师可以在新课讲解之前,借助教材同步的光盘资源展开教学。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Sound time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字母e在单词中的发音、音标等知识时,用配套的光盘资源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聆听专业发音。
(二)开发社会资源,做到实践体验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学习的根本价值在于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人类社会。要想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就要开发和利用与英语课程相关的社会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节日活动、社会场景等帮助学生锻炼英语综合能力(陈江涛2022)。
节日文化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也是一种社会课程资源。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锻炼他们的英语能力入手:第一,在文化素养提升过程中,教师依托社会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圣诞节等庆祝活动,通过多媒体资源搜集、整理与之对应的英语阅读材料,分享给学生,引导他们了解中外重要节日。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8 At Christmas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媒体播放庆祝圣诞节的社会性活动,并通过社会资源渠道分享与圣诞节有关的文化信息,如关于“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来源”:According to legend,Saint Nicholas,also known as Santa Claus,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helping those in need by quietly giving gifts to those in need,so this practice has been passed down,借助图文并茂的解说方式,通过社会性课程资源的共享,丰富了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第二,教师借助庆祝节日的社会背景,在班级组织相关英语活动。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时,教师围绕相关节日文化,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小报的创作活动,具体要求如下: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as the theme,and to complete the tabloid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diet,cultural origins,and celebration methods.They can also express their holiday thoughts in the tabloids。
另外,社会场景是英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形式。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围绕不同的社会场景展开,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单元主题,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边玩边学,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完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后,教师利用学校组织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在游玩过程中,开展“介绍小动物”的互动活动,并使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向周围的游客或者同学介绍这种动物,如I like rabbits.They have red eyes and short tails,and their fur is white。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社会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将英语学习从课堂、校内转移到校外。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平台大展拳脚,丰富认知能力,提高英语实践能力。
(三)开发信息资源,做到分享互动
信息化时代让资源分享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和课件被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他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适合学生的各种线上信息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信息资源具有互动性强的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各种游戏、闯关、模仿秀等中增强英语学习兴趣(宋文凤2020)。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的阅读内容主要围绕童话故事展开。为了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资源转化为动画资源,如教师制作丰富、生动的动画视频,并搭配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让学生练习。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中寻找与之相关的动画资源,在课前预习环节一边播放一边引导学生跟着资源初步阅读。这种新奇、丰富的阅读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新课内容。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互动方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让小学英语教学迎来全新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的有趣互动,完成课时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3 Colors时,在关于颜色词汇的记忆练习中,教师创设“线上绘画”的互动游戏:要求学生根据提前制作的游戏模板为小熊装扮新家。在游戏互动中,教师给出具有混淆颜色的家具种类,要求学生一边倾听线上的任务要求,一边选出正确的家具颜色。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软件就会变出一朵小红花。例如,当学生听到“Little Bear likes blue very much.Please choose a blue bed for him.”时,学生从各种颜色的小床中找到“蓝色小床”,并使用触屏笔将其放到对应的位置。这样的游戏内容新奇丰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玩耍中锻炼听力,巩固记忆效果。
语音和口语练习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借助信息资源的视听优势,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练习安排到线上进行。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联或者适合学生的英语听力资源,如一些热门的动画、电影片段等,邀请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并为人物简短配音。为了增强学生的配音动力,教师可以创设线上配音竞赛活动,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电影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如《冰雪奇缘》《长发公主》《海绵宝宝》《小猪佩奇》等。以《小猪佩奇》的动画为例,在学习“用餐”主题的英语内容后,安排如下对话片段:
Peppa:Yummy!These sandwiches are delicious,Mommy.
Mommy Pig:Thank you,Peppa.I’m glad you like them.
Daddy Pig:And the fruits are so juicy and sweet!George:Dinosaur hungry!
学生积极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并注意自己的发音,从而提升听说能力。总之,通过线上配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在持续练习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开发家长资源,做到家校联动
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非常重要。学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单纯依靠学校教学很难让学生的英语能力获得质的突破。家庭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第二环境,家长资源是校外课程资源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他们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注,使其作好第一监督人。同时,在一定的英语学习范围内,家长可以发挥引导、监督、互动的资源优势,带领孩子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陈蓓蓓2019)。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很多教师会根据课时教学内容,设计课件、PPT、视频短片等,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认知,解答学习重难点。作为家校沟通的责任人,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下载并分享这些内容给孩子看,助力他们更好地吸收。另外,在一些英语文化拓展学习中,家长可以协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搜集、整理一些同主题的阅读素材,或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展开英语绘本亲子阅读。
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发生在作业互动环节。学生只有在课后反复练习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围绕家长的英语理解能力,设置一些合理的引导任务。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amily的课后作业设计中,重视发挥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Parents need to find a family photo at home,randomly point out one of the members,and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in English.Parents need to take a video of the entire introduction process,upload it to the class group,and complete the homework check-in.(让家长找出家里的一张全家福照片,随意指出其中的一个成员,要求孩子用英语介绍。家长需要将整个介绍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里,完成作业打卡。)
以上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了家校共育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引导、监督、互动效果,营造了舒适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教师改变固有的资源利用格局,大胆创新。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需要,以及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需求,尽可能挖掘校内课程资源,以及社会、信息、家长等校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引用文献
陈蓓蓓.2019.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4):69-70.
陈江涛.202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3):173-175.
吕娟.2022.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J].英语教师,(4):110-112.
宋文凤.2020.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校园英语,(50):167-168.
王侠光.2022.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校园英语,(51):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