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29

2024-11-18 15:29:4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分析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认为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如何设计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即多角度解码教材,提炼文化教育元素;多环节实施阅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旨在改进高中英语课程主要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效果。

  【摘要】分析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认为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如何设计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即多角度解码教材,提炼文化教育元素;多环节实施阅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旨在改进高中英语课程主要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阅读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对学生做人、做事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应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学做真人、能做好事。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的主要活动,其教学(学习)资源既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又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体实践方面,教师可以以阅读教学为切入口,构建聚焦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

  一、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世界是文化与经济广泛交流的世界,故而对现代化人才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高中生作为现代化人才的储备军,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而且注重不同文化在英语教学期间的融入,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起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项影响学生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学生对任何事物和问题的理解,都以思辨为前提。特别是在文化交往愈发密切的当代社会环境中,学生应以良好的跨文化思辨能力面对文化冲突,坚定文化自信。聚焦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此功能。教师应不断在文化视角上改进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促进学生对比思考不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有效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

  二、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对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体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要素,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起关键作用。因此,以该单元为例,探究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多角度解码教材,提炼文化教育元素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应围绕教材展开,其次应跳出教材,置身于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准确使用和跳出教材,要求教师多角度解码教材语篇,提炼文化教育元素(张光春、邱林芳2022)。为满足高中生日益增长的英语学习需求,高中英语教材语篇愈发丰富,隐含大量的文化教育元素,只有多角度解码教材,明确其语篇文化教育元素,才能合理利用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教育元素广泛分布在Unit 1 Cultural Heritage单元,教师不仅可以在常态化阅读资源(如Reading and Thinking语篇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中提炼有利于培养文化意识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特色阅读资源(如Listening and Talking语篇资源)中挖掘文化意识培养素材,还可以关注教材Workbook阅读资源,构建大单元,创新阅读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大单元阅读最大限度地发展文化意识。
       解码案例单元语篇,文化教育元素见下表:

image.png

  第二阶段:多环节实施阅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包括导入阅读、赏析语篇、迁移创造。明确教材语篇文化教育元素后,教师应通过多个环节有序实施阅读教学,从而稳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在导入阅读环节,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为其赏析语篇、形成文化意识奠定基础。在语篇赏析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层次思考,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铺垫迁移创造教学。迁移创造环节,教师应多维度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使其达到“优秀”标准。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一)多方法导入阅读,激活文化感知能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阅读环节,教师应激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为后续教学夯实基础。常见的导入方法包括图片、音乐、视频、游戏、背景故事、互动、演讲等,教师应基于语篇文化教育元素观察学生的需求,从而选择最恰当的导入方法,顺利引起他们与语篇的共鸣。

  1.图片创设情境,营造文化氛围

  图片能够引起想象,传递情感,是导入阅读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可借图片生动地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文化。

  以语篇Promoting Culture Through Digital Images为例,其主旨为“通过数码影像促进文化发展”,提及敦煌莫高窟文物数字图像。语篇原文表示,科学家和研究者在网络上分享了大量有关敦煌莫高窟的照片,希望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兴趣,原文摘录如下:By sharing so many digital photos over the Internet,the group hopes to promote even wider interest around the world in China’s ancient history,culture,and traditions.教师可根据原文信息,通过网络收集大量有关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图片,并将图片按照时间等线索建立联系,创设“图片环游”导入阅读情境。情境活动期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图片环游”,可使他们模拟参观敦煌莫高窟,由此感知中国文化遗产的强大生命力,建立文化自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分享图片,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加强其文化感知。

  2.注重背景知识,调动感悟经验

  以背景故事为载体的导入阅读,强调历史、语文、英语等课程的跨学科融合。通过历史、语文等课程活动,高中生普遍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具有一定感悟、经验。教师应注重背景知识导入阅读,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悟和经验,使他们迁移历史、语文等课程活动收获,优化英语阅读,加强文化感知(高姿2022)。

  同样以语篇Promoting Culture Through Digital Images为例,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是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的一段历史,是丝绸之路上的闪耀明珠。初高中历史、语文、政治等学科不同程度地讲解了这段历史。教师可跨学科提炼教材信息,以“文明的见证—敦煌莫高窟”为背景知识导入阅读。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介绍其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历史感悟和经验,分享对敦煌莫高窟文物的理解。经过此“信息输入”与“感想输出”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地激活了文化感知能力,进入探索语篇文化内涵的下一阶段。

  (二)多层次赏析语篇,渗透文化意识培养

  在赏析语篇环节,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此,教师可将该环节分解为三个步骤:速读、细读、思辨(张琦2022)。基于速读,教师应指导学生初步获取文化信息。在细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重新阅读语篇,细致思考、比较、总结其文化教育元素,加深文化体验。思辨期间,为使学生坚定文化立场,教师应注意将现实问题合理融入。

  1.速读:获取文化信息

  英语阅读方法包括速读、细读等,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速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捕捉最多的信息,建立语篇初印象。聚焦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学生对语篇文化教育元素的捕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速读指导,使其有效获取文化信息。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时间轴等信息梳理工具,使他们在速读语篇的同时完成思维导图填空、时间轴补充等任务。学生带着信息梳理任务速读语篇,首先在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大致框架的提示下明确文化信息捕捉要点,其次在补全信息过程中确认语篇核心文化,形成文化意识。

  以语篇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为例,其内容围绕时间线索展开,原文摘录如下:

  In the 1950s,the Egyptian government wanted to build a new dam across the Nile in order to control floods;

  The government turned to the United Nations for help in 1959;

  Finally,a document was signed,and the work began in 1960;

  ...

  教师根据语篇时间线索,建立时间轴框架(见下图),同时提出以下速读任务:Speed read 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 and complet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imeline.

image.png

  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速读时间轴

  以时间轴为提示,学生通过筛选时间提示词完成语篇速读,了解埃及在修建阿斯旺大坝过程中面对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获取政府和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而形成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意识。

  2.细读:形成文化体验

  细读是学生细致思考、比较、总结语篇文化教育元素的阅读步骤,是形成文化体验、建立文化意识、学会“怎么做”的关键(刘艳2022)。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细读指导,充分调动其思维、情感。例如,教师可通过问题、表格、话题指导学生。教师可通过递进式问题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语篇文化教育元素,使他们“知其所以然”。紧接着,基于语篇文化教育元素的复杂性,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表格比较文化信息,形成直观的认知与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可借助话题指导学生总结语篇观点,加深他们与语篇作者的情感共鸣。

  以语篇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为例,其细读教学思路如下:

  思考:What’s the problem?How did the problem come about?Wha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How do people solve problems?What was the outcome of the problem?

  比较: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Xi’an Subway in China,we have faced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Analyze how China and Egypt have dealt with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light of the news sources you know.

  总结:Why do Egypt and China agree to take seriousl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思考层面:教师根据语篇“问题的产生—分析—解决过程—解决结果”的叙事思路提出递进式问题,使学生细致思考人们面对现实问题选择优先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感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比较层面:教师将中国西安地铁建设面对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语篇进行对比,使学生联系本国实际细致比较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加深文化体验,形成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总结层面:教师以“埃及和中国为什么一致严肃对待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建设需要的冲突?”为话题,指导学生深入讨论语篇文化内涵,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促进其文化意识发展。

  3.思辨:坚定文化立场

  思辨赏析语篇要求教师将现实问题有机融入阅读教学,适当拓展语篇文化教育元素。《礼记》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唯有慎思明辨,才能笃行致远。教师应注意筛选现实问题,丰富语篇赏析教学。

  以教材P7语篇为例,教师可根据两位游客与一位导游关于文化遗产的讨论,提出经典辩论问题:“Whether cultural relics should be open for tourism?”人们在文化古迹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是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故而在当今社会,关于是否以旅游为目的开放文化古迹的争论不在少数。教师由此组织学生辩论,使其先提出“应该”或“不应该”的观点,再基于个人观点提出论据。在辩论过程中,无论学生持有何种观点,其初衷应该都是保护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例如,在提出“应该”观点时,学生针对可能存在的文化遗产被破坏问题提出风险预案;在提出“不应该”观点时,学生通过大量数据证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严峻性。辩论结束,学生不约而同地坚定文化立场,积极承担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将文化意识外化于行。

  (三)多维度迁移创造,塑造优秀文化品格

  在迁移创造环节,学生应培养文化意识,塑造优秀文化品格(郭强2022)。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个性差异,多维度组织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包括表演、调查、拓展阅读、采访、辩论等。教师应基于语篇文化教育元素,分析学生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最适合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充分展现观点和态度。

  以教材P66语篇为例,依据其语篇内容与文化教育元素,教师设计复合型迁移创造活动。第一,阅读语篇内容,总结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如何积极保护文化遗产,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第二,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和参与情况,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首先,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地,以此开阔文化视野,增强阅读感悟。其次,学生在社会实践期间强化综合体验,如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缺失,由此充分认识到宣传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最后,通过复合型迁移创造活动,学生能够塑造优秀文化品格,将文化意识根植于心,身体力行地践行文化意识。

  结语

  在《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已经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目标,教师应设计聚焦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多角度解码教材、多方法导入阅读、多层次赏析语篇和多维度迁移创造,使学生逐步感知文化,形成文化意识,塑造优秀文化品格。目前,聚焦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仍有待完善,教师应重视实践、教研,自觉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补足文化意识短板。

    引用文献:

  高姿.2022.“文化意识”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91):42-44.

  郭强.2022.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1):65-68.

  刘艳.2022.文化意识培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校园英语,(36):58-60.

  张光春,邱林芳.202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路径[J].中学课程资源,(12):63-66.

  张琦.2022.文化意识培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中学生英语,(3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