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37

2024-11-18 15:20:2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把零散的知识、技能有机整合起来,让零散走向关联,让单一走向整体,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进阶,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从凝练教学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指向创新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创意实践;聚焦创新能力,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大单元教学。

    摘要: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把零散的知识、技能有机整合起来,让零散走向关联,让单一走向整体,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进阶,更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从凝练教学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指向创新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创意实践;聚焦创新能力,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大单元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大单元教学教学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艺术课程,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要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主题、大项目、大任务等,要“强化学科实践”,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与实践。基于此,为顺应时代发展以及落实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经历理论知识学习、观察能力建构、评价与欣赏、创意实践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一、凝练教学主题,整合单元内容

  美术大单元教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实践,它指的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围绕特定的主题,将美术学习内容以主题形式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开发。当前,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中,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突破传统的单一思考模式,以新的角度面对不同内容,并体验艺术探索与创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入理解、准确掌握美术的主题,并实现创意表达;有助于促进美术主题意义的传播,激发学生对艺术观念的兴趣,增强其艺术修养,为创意实践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提炼主题,优化单元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小扇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拓展,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小扇子,大文化”这一主题,并基于主题构建了赏扇、画扇、做扇、拍扇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其中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材质美、形态美、工艺美、扇面文化展开欣赏教学;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扇面;第三课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和方法制作、装饰扇面;第四课时搭建宣传场景,进行创意拍摄、宣传。这样的设计使得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衔接紧密,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让学生在审美熏陶中实现了创新探索与实践。

image.png

  再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整合了相互关联的两课“中国龙”和“拼拼贴贴一条龙”的内容,然后结合中华传统的龙文化及相关主题的民俗活动进行内容的拓展,开展以“龙行龘龘创意与共”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在评价欣赏、创意设计等主题活动中,学生用儿童画的常规技法进行艺术创意表现,并参与舞龙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家园的精神。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零散的知识走向关联,让单一的教学走向整体。这样不仅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整体建构,也实现从知识技能掌握到意义建构的进阶,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索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熏陶,让美育落到了实处。

  二、指向创新发展,明确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有主题的、完整的,包含素养目标、课时内容、情境、任务、知识点、学习评价等的有机整体。聚焦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要从“学会什么”出发,明确学生要“学会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立足于课程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的消化程度,实现对单元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

  例如,在“龙行龘龘创意与共”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以“欣赏与评述”为主,融合了“设计与应用”“造型与表现”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学生大胆表现对艺术的感知和对文化的了解。为此,主题课程设计了绘画、制作、表演等不同形式、不同层级的学习活动,其中包括“龙之文明觉醒”“多维呈现趣味龙”“观往知来龙如是”三节课。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艺术进行实践,并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为促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对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设计。其中“龙之文明觉醒”这一课教学目标是:了解龙的形象来源与演化历史,分析并总结龙造型演化的规律及含义,尝试使用以往学习经验和美术技法表现“龙”的形象。“多维呈现趣味龙”的教学目标是:灵活运用已学美术技法创作龙的平面和立体形象,有创意地设计制作拼接龙、拉花龙和瓦楞纸盒舞龙,策划并举办“舞龙”活动,加强与观者的互动交流。“观往知来龙如是”的教学目标是:深入探索教材中“蛟龙出海(贝壳工艺品)”“二龙戏珠(麦秆画)”的艺术内涵,运用所学的艺术欣赏知识进行鉴赏,分析和体会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围绕主题重构课程内容,并通过教学目标的优化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美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层层递进开展教学活动,从龙的声音到龙的局部特征,再到龙的整体,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中国龙,并掌握其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image.png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创意实践

  在聚焦创新能力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将各个学习任务有机整合,创设具有整体性特点的主题情境,将课程内容与技艺、实践有机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美术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习多种不同的美术技能和表现形式,运用美术知识表达情感,真正实现创新发展。

  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21课“奶奶织的老粗布”的教学中,教师提炼整合教材内容,并适当拓展延伸,开展了以“老粗布,新设计”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粗布,并创设情境:在河南的乡间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粗布工艺。粗布是一种平纹棉布,质地比较粗糙,它以朴素的色彩、简洁的花纹而别具韵味,为生活增添了淳朴、雅致的美。你知道这种淳朴、雅致的老粗布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在情境的引导下,教师设计了不同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展开探索学习和创意设计。具体包括:①“玩”出老粗布。学生通过情境导入、游戏体验、自主探究、共同创作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织布机的结构,观赏织布过程,欣赏织出的布匹;借用身边不同的材料、玩具集体“玩”出一块有肌理、形状、色彩变化的老粗布,并相互分享。②“美”出老粗布。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分析研究、自我创作的形式欣赏教师提供的材料,初步形成审美感知;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探索艺术家的思维,能够运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初步进行“造型·美术”游戏,在教师提供的粗布上有意识地进行展示。③粗布生成新设计。学生通过自我探寻、互相交流、分享汇报的形式初步形成设计意识,在教师的鼓励下展现自己设计的鞋垫、杯垫、玩偶、衣服等,并说出自己的作品的亮点。④粗布设计爱意浓。学生利用与家人一起的时间,尝试使用更多的工具,与家人共同设计一款别有新意的粗布制品,发挥创意,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单元或课题内容有机整合,有效保证了教学活动的紧凑性和系统性,同时按照难度梯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契机。当然,为优化大单元教学情境,提高任务设计质量,驱动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学习,教师还应该适当融合多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主题,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聚焦创新能力,优化教学评价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价的作用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不断凸显。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创新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引导教学活动,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例如,在“龙行龘龘创意与共”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多维呈现趣味龙”这一课的教学中,演示作画步骤以及如何表达龙龇嘴獠牙的神情、腾云驾雾的动作、吞吐云雾的样子等,启发学生独立创作,利用线条的粗细、疏密和色彩的搭配表现出龙的形状特征。根据学生的创意设计,教师通过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强调“能运用线条语言表现出龙的身体局部造型”为“合格”,“能运用丰富的线条语言表现出比例协调的龙”为“良好”,“能运用丰富的线条语言表现出比例协调、造型灵动的龙”为“优秀”。最后,教师通过量表反馈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设计。

  教师通过设计评价任务、提供评价量表等方式反馈学生在创意实践中的表现,形成创新教育进一步开展的依据。当然,聚焦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的推进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探究,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不断深化。

  五、结语

  聚焦创新能力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在未来,教师还应进一步创新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方法与实施,在教研过程中汲取经验、启发灵感,积极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与实践,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尝试教学活动的创新实践,推动新时代美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7.

  [2]张丹妮,李润洲.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艺术素养教学—以小学美术教学为考察中心[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3):154-159.

  [3]姚育晓.以设计思维引领的小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11):93-98.

  [4]秦善鹏.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