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研究论文

2024-11-11 13:59:2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具有信息传递、计划指导、调节激励等功能。初中生承担着课程难度递增、知识量攀升、中考分流等学习压力,而受学生人数、教学进度等限制,教师难以及时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针对此现象,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聚焦教师教学反馈,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绪,如兴趣、热情、目标感、意义感、韧性等。通过调查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三方面建议:依托文本阅读,进行积极教育反馈;利用幽默,提升教学反馈效果;增加指导计划型反馈,帮助学生重建理性、磨炼韧性。
【摘要】教学反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具有信息传递、计划指导、调节激励等功能。初中生承担着课程难度递增、知识量攀升、中考分流等学习压力,而受学生人数、教学进度等限制,教师难以及时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针对此现象,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聚焦教师教学反馈,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绪,如兴趣、热情、目标感、意义感、韧性等。通过调查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三方面建议:依托文本阅读,进行积极教育反馈;利用幽默,提升教学反馈效果;增加指导计划型反馈,帮助学生重建理性、磨炼韧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较新的分支,在20世纪9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约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创始人塞利格曼(Seligman)在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后提出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个体特征和积极制度构建。李成陈(2021)、程湘楠、王文(2020)回顾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突破,分别为:区分积极与消极情绪,关注积极情绪培养,提升个体长期幸福感;VIA性格优势模型,包括6种大类:智慧、勇气、人性、节制、公平、超越,每类下属若干美德,如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热爱学习、多元视角等;奥克斯福德(Oxford 2016)发展提出了EMPATHICS模型,其中每个字母指代意义如下:E情感与同理心,M意义和动机,P毅力、韧性、希望和乐观,A自主与自发,T时间,H坚强和思维习惯,I智力,C性格优势,S自我效能。
近几年来,积极心理学领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哈佛大学泰勒(Talor)的积极心理学课成为最受欢迎的选修课程。江桂英、李成陈(2017)表示积极心理学可以对心理疾病起到缓冲作用,提供积极干预,帮助人们抵抗压力、焦虑的情绪。勇气、乐观、毅力、心流等都是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要点。
新课标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与积极心理学理念如出一辙。韩晔、许悦婷(2020)强调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感、创造性、积极情感态度、抗压能力、幸福感、自我管理与自我反思,符合现代语言教育的时代特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语言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在课程改革语境中,有效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旨归。学生发展包括智力发展与情绪情感发展。徐锦芬(2020)指出长久以来,英语教育普遍关注智力发展,忽视了情绪情感发展,尤其是积极情感发展。这就涉及二语习得中的积极教育,即教师如何以积极心态对待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增进他们的英语学习目标感、自我管理与自我反思能力,从而对抗焦虑情绪。
二、教学反馈
李俊芬(2008)把教学反馈定义为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及既定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给出有效信息,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确认、增加、更改甚至重构自己的知识。教学反馈具有方向性,教师传达给学生,被学生接受并应用于提升学习,形成师生间互动生成的教学反馈关系。郑君(2010)指出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反馈、评定、激励、调节和预测等功能。
黄显涵、李子建(2011)指出,教学反馈依据反馈方式、反馈方向、反馈对象、反馈功能、反馈内容等层次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反馈方式来看,教学反馈分为书面反馈、口头反馈或表情行为反馈;从反馈方向来看,教学反馈分为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从反馈对象来看,教学反馈分为教师反馈、同辈反馈、自我反馈;从反馈功能来看,教学反馈分为激励努力型反馈、强化知识型反馈、更正答案型反馈、指导计划型反馈;黄爱琼(2020)补充从反馈内容来看,教学反馈分为任务层次反馈、过程层次反馈、自我管理层次反馈、个体层次反馈等。
下面从反馈方式、反馈方向、反馈功能、反馈对象等角度研究教师教学反馈,主要研究问题为:
1.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的现状如何?
2.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的优缺点,对于教师有何启发?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视野,立足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展开调查,分析原因,探讨有效策略。从学生对课堂氛围的感知、英语学习中的情绪情感变化、对教师反馈的态度等方面展开,结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积极情绪如兴趣、目标感、意义感、信心、满意感进行研究,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心理状态、对教学反馈的态度、教师对教学反馈的建议和反思。
四、现状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得以深化发展,但就教学反馈层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第一,反馈方式上,汪炳(2013)认为教学反馈主要集中于口头反馈,书面反馈较少,针对性、互动性较为欠缺。表情行为反馈主要集中于课上师生间的眼神交流,有部分教师认为过多积极表情传达可能会对课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威信。
第二,反馈方向上,教师大多使用简单鼓励、直接肯定句式“Good!Excellent!”;有的教师把“积极教育”等同于只赞扬不批评,使学生缺少挫折教育,导致其性格缺乏韧性。如何进行消极反馈做到不损伤学生面子、信心与学习热情,值得关注研究。
第三,反馈功能上,教师偏重强化知识型反馈,轻视指导计划型反馈。潘存兵(2009)强调学生需要精进学习方法,尤其在初中阶段,如果得不到教师反馈,就容易钻牛角尖,缺乏目标感与方向感,从而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受课堂时间、提问回合的限制,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和教师进行口头交流沟通,师生间缺乏人际情感互动,不能有效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第四,反馈对象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反馈的内容与方式是不同的。近年来,由于QQ、微信家校沟通群的推广使用,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距离,很多家长会主动向教师询问孩子学习成绩及表现情况。虽然聊天软件交流交互性好,真实性强、方便快捷、超时空,但是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家长教育观念及性格的差异会影响其对教师反馈的理解。
五、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反馈的建议
(一)依托文本阅读,进行积极教育反馈
英语课堂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文本阅读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内容。阅读训练的目的不仅限于学习知识,还要发挥阅读怡情养性、品德熏陶的作用。张雪梅、戴炜栋(2001)认为,幸福感与好的学习体验会产生协同增效,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教师可以在阅读中结合新闻热点进行积极教育;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本,让他们更好地代入情景与人物内心,激发积极情感。教师要对学生行为予以反馈,引导他们关注过程与方法,通过榜样教育正向反馈,有效鼓励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热点相联系的文本阅读能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积极、思维认知层面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趣味感。
例如,曼西(Muncie 2000)研究通过外语诗歌的学习激活性格优势,学生通过学习两首英文诗,了解写作背景,挖掘诗歌意象内涵,并完成“三件快乐小事”的总结反思,记录一周时间内的情绪变化。该教师选用的是具有一定思维认知挑战难度的诗歌,让学生体味诗歌押韵的美感,激活思维图式,拓宽想象与创造空间,在总结时不失时机地记录下三件英语课的快乐小事,从而享受快乐。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泰勒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中提到,“怀着积极的心态看世界,就会给人更多的积极心态”“不要把积极的事物视为习以为常的理所应当”等。通过刻意练习,积累正向词句,总结快乐小事,学生可以培养积极思维,放大学习中的细微进步与快乐趣味。
(二)利用幽默,提升教学反馈效果
充满热情与能量的教师会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氛围,影响他们的学习体验。课堂上,教师要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情、眼神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并因材施教提供反馈。教师的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反应,教师情绪饱满,学生也会积极予以回应,教师讲课也更有活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宋艳平、彭小飞(2014)总结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知识。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读英美文学、听英文歌曲、看英剧美剧都可以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意识,有意识地记录、收集可利用的教学知识,并进行巧妙转化,从而增强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只有经过刻意练习,才能在课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幽默是风趣和智慧的体现。幽默让反馈效果更好,并起到振奋精神、寓庄于谐的作用。王新露(2005)提出在教学反馈时,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合理、恰当地运用幽默,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又能避免损伤学生的面子,化解他们尴尬,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思考,理解知识,接受教育。教师要注意反馈言语对事不对人,言语有度,避免使用“贴标签”的反馈,应聚焦具体行为,多用正面言语引导,指出期待行为,再辅以正面榜样示范,从而达成有效行为反馈。
(三)增加指导计划型反馈,帮助学生重建理性、磨炼韧性
有部分英语“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上较为迷茫,陷入“单词背了就忘,心情沮丧,丧失兴趣”的状态,教师要结合记忆规律适时进行指导,提醒学生定期复习。学生虽然对艾宾浩斯曲线有所了解,但是缺少具体行动上的指导,这时,教师的反馈会给他们定心,减轻他们的压力。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由于缺失目标而感到迷茫,从而形成焦虑的情绪,若长期得不到帮助,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提供合适的方法指导、目标指引,帮助学生转压力为动力,享受压力下的努力过程,让学习过程可视化,提供自我激励与肯定,培养学业成就感。学生还要认识到非理性思维的陷阱:夸张事实(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思维狭隘(只看到自己记忆单词失利方面)、自我责备(认为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差)等,要重建理性,分析深层原因,总结心得感受,坚定学习信念。
对一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分享英文电影或音乐,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英语语感,提升信心。教师可以利用配音软件鼓励学生模仿语音语调、组队互评,侧面培养他们的学习状态,抓住时机鞭策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初中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要积极引导。行动是缓解焦虑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意象训练,把目标具象化,让学生想象成功场景,付诸实际努力,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完成从自怨自艾向知足长乐的转变。
总之,教师反馈无论以何种方式、方向、功能实施,都必须具备一个特点,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包括认知发展需要及心理发展需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初中英语教师反馈既要进一步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品质,包括学习兴趣、动机、目标感、意义感及幸福感等,又要培养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失败、焦虑及压力等消极情绪,在压力下保持良好的韧性与适应能力。文章通过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反馈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刻意训练、积极感染、计划指导等,但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把握积极教育与批评指导的尺度,如何对家长进行反馈,如何开展多层次教学反馈等。
引用文献:
程湘楠,王文.2020.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参与度的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46-148.
韩晔,许悦婷.2020.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二语写作学习的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以书面纠正性反馈为例[J].外语界,(1):50-59.
黄爱琼.2020.以反馈促学:构建基于写作任务的多重反馈模式[J].外语教学,(6):67-71.
黄显涵,李子建.2011.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反馈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4):43-47.
江桂英,李成陈.2017.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语界,(5):32-39.
李成陈.202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2012—2021)[J].外语教学,(4):57-63.
李俊芬.2008.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教师反馈策略模式初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49-53.
潘存兵.2009.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话语的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宋艳平,彭小飞.201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35):58-62.
汪炳.201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王新露.2005.试论英语教学中的反馈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4):59-61.
徐锦芬.2020.外语教育研究新趋势:积极心理学视角[J].英语研究,(2):155-164.
张雪梅,戴炜栋.2001.反馈二语习得语言教学[J].外语界,(2):2-8.
郑君.2010.课堂教学反馈行为类型及其实施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6):40-41.
Muncie.2000.Using Written Teacher Feedback in EFL Composition Classes[J].ELT Journal,54(1):47-53.
Oxford.2016.Toward a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The“EMPATHICS”Vision[C]//Positive Psychology in SLA,edited by Peter D.MacIntyre,Tammy Gregersen and Sarah Mercer,Bristol,Blue Ridge Summit:Multilingual Matters:1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