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7

2024-11-04 15:14:1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符合“双减”政策导向,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其学习效果,培养其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为满足“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基于适切性、趣味性原则,从提高语言能力、坚定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提出设计编剧表演型作业、文化体验式作业、思维可视化作业、问题解决类作业。认为有效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能够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

  【摘要】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符合“双减”政策导向,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其学习效果,培养其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为满足“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基于适切性、趣味性原则,从提高语言能力、坚定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提出设计编剧表演型作业、文化体验式作业、思维可视化作业、问题解决类作业。认为有效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能够达成“减负增效”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双减”政策;实践类作业

  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提出后,义务教育课程在作业设计与指导方面迎来新变革,教师应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避免“题海战术”,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应时而生。教师应根据“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作业的要求,积极开发适切性、趣味性的实践类作业,发挥其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兴趣等优势,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坚定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

  一、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优势

  “双减”政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减负意见,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传统初中英语作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机械性、重复性,不利于“双减”政策落地。实践类作业贯彻实践育人理念,通过打造跨学科、跨领域作业模式弥补其不足,呈现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兴趣等优势,符合“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全面适应“双减”政策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下面将对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优势进行详细论述。

  (一)增强学习效果

  初中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方法等,实现学以致用。但是,要想在课堂首次接触知识就能合理应用,这是很难做到的。实践类作业创新了初中英语作业形式,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迁移巩固学习内容、方法等,有助于增强其学习效果。设计与应用实践类作业,能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其自觉加强对学习内容、方法的迁移应用,从而巩固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培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有效学习,体现在学生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兴趣。实践类作业作为学生感受英语魅力的平台,对培养其学习兴趣意义重大(宋晓英2022)。实践类作业与传统作业不同,更加注重动态的“做作业”过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打破对课程的刻板印象,优化学习体验,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image.png


  (三)提升综合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综合能力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传统初中英语作业通常只能检验和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如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检验和培养思维品质,通过写作任务检验和培养语言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类作业截然不同,能够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全方位检验和培养学生,提升其综合能力,如在调查探究实践类作业中,学生基于英语调查探究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获取和分析数据信息,完成调查报告,全面调动英语思维、学习方法、语言经验、文化理解等,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的原则

  实践指的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客观物质活动。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并非简单地督促学生做某事,而是使他们基于英语学习活动经验,能动地探索和解决英语学科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应避免盲目地设计内容,坚持适切性、趣味性原则,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华艳2022)。

  (一)适切性原则

  适切性原则指实践类作业内容应与实际教学内容相适应,体现课堂学习内容、方法等,同时适应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和学习的补充,应与课堂紧密衔接。另外,作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点,应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适应其心智水平与能力情况。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体现寓教于乐思想在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的渗透。大量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将英语学科视为一门枯燥的学科,难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侧面说明了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趣味性设计原则的必要性。教师应在实践基础上,将大量趣味元素巧妙渗透于作业内容,以弱化其枯燥感,增强其趣味性与吸引力,使更多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任务,加强英语学科实践探索。

image.png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方案

  下面将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举例分析“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提出基于适切性、趣味性的原则的具体方案。初中英语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学生任意一项学科素养的优化,都能带动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可先针对学生某一项学科素养设计功能性作业,再借助该作业的综合性,实现高阶作业目标。

  (一)编剧表演型作业,提高语言能力

  编剧表演型作业以提高语言能力为核心功能。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是一门课程,初中英语课程应为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服务。编剧表演型作业鼓励学生在语言层面设计和应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炼编剧表演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应用英语完成作业,强化英语交流的真实体验。

  例如,九年级(上)Unit 8 Detective stories单元以“侦探故事”为主题,引出听力、对话、阅读、写作等活动,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落实英语教学任务。教师以“侦探故事”为主题设计编剧表演型作业,即“Design and act out a detective story”。作业契合单元主题,鼓励学生设计并表演一则侦探故事。学生首先根据单元学习内容获得灵感,设计英语剧本,丰富人物对话。其次,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语言。如此,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其他三个方面的学科素养也能得到发展。最后,教师组织“评委团”,带领学生对不同的剧本和表演进行打分和评价,鼓励他们完成英语“影评”,进行总结汇报。学生通过总结汇报梳理剧本与表演问题,反思语言活动的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

  (二)文化体验式作业,坚定文化意识

  文化体验式作业在跨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体验文化魅力、差异等,坚定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有助于涵养学生品格,提升其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初中英语教学应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内涵,认识不同文化的异同,坚定文化意识。教师应在文化视角下指导学生实践,使他们形成丰富的文化情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外优秀文化。

  例如,九年级(下)Project 1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将“世界各地的文化”独立为一个项目活动,为设计文化体验式作业提供素材。教师设计“Experienc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实践类作业,使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与文化分析经验收集并探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体验中外文化差异,正确认识其他国家文化,坚定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三)思维可视化作业,训练思维品质

  思维可视化作业是通过思维导图、树状图、表格等思维可视化工具,整理学习过程、方法、结果等,加强归纳、推理、比较等思维活动。思维可视化作业的设计与应用,对训练学生思维品质起重要作用(王海荣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教师应根据其要求设计思维可视化作业,先训练学生思维品质,再借助思维品质的提升促进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

  例如,八年级(上)Unit 5 Wild animals通过介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面临的危险等,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大量信息,懂得保护野生动物。一直以来,野生动物保护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哪些野生动物需要保护?”“为什么保护野生动物?”“怎样保护野生动物?”人们只有深刻思考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加入野生动物保护行列。教师有必要以此为切入口设计实践类作业,使学生深化Protect wild animals的相关思考,树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教师可直接以Protect wild animals为主题设计思维可视化作业,要求学生从“Which wild animals are to be protected?”“Why do people protect wild animals?”“How to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三个维度思考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将pandas、Tibetan antelopes、polarbears、crocodiles(Wild animals in need of protection)等答案与事实论据整理为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基于单元“主问题”答案与事实资料构建which、why、how信息框架,使用英语单词、短语、句型等,实现思维品质的综合训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其他学科素养。

  (四)问题解决类作业,发展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类作业是发展学习能力的典型实践类作业。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相互依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以在问题解决期间得到发展,而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其顺利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教师应合理设计问题解决类作业,以便通过其实际应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陈世平2022)。教师应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满足多个层次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将问题融入多样化实践活动。

  1.融问题解决于动手操作

  初中英语课程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个人、家庭、校园、社会息息相关。动手操作作业强调利用以上活动元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促进其“做中学”。

  例如,七年级(上)Unit 5 Let’s celebrate!以庆祝节日为主旋律,教师在愉快的节日氛围下指导学生了解中外一些重要节日与主要庆祝方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能正确认识“How to celebrate different festivals?”,但是没有落实具体的“庆祝”操作。在课后实践类作业中,为使学生充分体会中外重要节日的氛围与主要庆祝方式,教师模拟Celebrate the festivals场景,设计Make your own tools to celebrate your favorite festival的动手操作作业。作业引导学生根据Favorite festival动手制作节日庆祝实物,使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回忆单元提到的节日及其主要庆祝方式,创新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深化学习印象。另外,作业包含Show and communicate环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节日庆祝实物,说明其制作思路。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动手操作后,鼓励其分享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学习能力和其他三个方面的学科素养。

  2.融问题解决于调查探究

  调查探究主张问题解决类作业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与现实世界接轨,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迁移巩固学习内容、方法等,以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线,达到其他三个层面综合发展的目标。教师可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融问题解决于调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加深单元整体学习。

  例如,七年级(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整体教学目标为Learn about places and transportation、Talk about ways to visit and get around、Learn where to look,教师基于此设计Survey the famous places around the school,and the way to visit the place,planning the route of the visit.调查探究作业。作业以学校周边为调查范围,要求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著名地点及参观该地点的交通方式,规划参观路线。学生首先需要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调查地点,其次需要在调查探究期间综合运用单元学习内容与方法,对地点所在方位进行描述,整理交通方式等。随着调查探究的展开,学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整理英语报告,从而在特定背景下加深对方位词汇的认识,提高谈论地点和交通的学习能力,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

  3.融问题解决于分层实践

  分层实践体现适切性原则与因材施教思想。初中生英语实践能力差异性显著,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出色地完成课后实践,部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课后实践目标,因此降低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将问题解决类作业适当融入分层实践,使学生根据能力差异有选择地落实,让他们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司新玉2022)。具体来说,教师可在同一实践主题下设计不同的目标。

  例如,八年级(下)Unit 4 A good read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Gulliver’s Travels,学习方法为Guess the meaning of a word by its context。为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与方法,教师设计课后实践类作业,提示他们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如(1)Read Gulliver’s Travels and sort out the story structure with tools such as mind maps;(2)Read Gulliver’s Travels and learn how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a word from its context,as well as to analyze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sentences;(3)Read Gulliver’s Travels and increase interest in reading English classics。实践任务(1)要求学生在拓展阅读基础上整理故事结构思维导图,实践任务(2)要求学生巩固并掌握阅读方法,实践任务(3)在于激发学生英语名著的阅读兴趣,分别适应实践能力高、中、低水平的学生,使其按照个性化学习节奏发展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科素养。教师分层设计拓展阅读素材,满足学生的分层实践需求。

  结语

  “双减”政策要求下,教师要坚持适切性、趣味性原则设计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使学生通过编剧表演型作业、文化体验式作业、思维可视化作业、问题解决类作业,有效提高语言能力,坚定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达成“减负增效”目标,提升综合能力。加强“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的优势,提高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质量。

       引用文献:

  陈世平.2022.“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34):40-42.

  华艳.2022.“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与实践分析[J].新课程,(27):4-5.

  司新玉.2022.“双减”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优化与实践[J].智力,(12):61-63.

  宋晓英.2022.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英语实践类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2):55-57.

  王海荣.2022.“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优化与实践[J].校园英语,(4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