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论文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论文

8

2024-11-04 15:03:4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简述“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背景,分析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趋势,指出教师应使学生基于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并使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以初中英语深度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参考,通过案例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即在课堂阵地实现听说读写合一,探究贯穿全程;在课余时间先预习再综合,改进作业功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在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效衔接中,达到理想的深度学习效果,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

    【摘要】简述“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背景,分析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趋势,指出教师应使学生基于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并使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以初中英语深度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参考,通过案例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即在课堂阵地实现听说读写合一,探究贯穿全程;在课余时间先预习再综合,改进作业功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在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效衔接中,达到理想的深度学习效果,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初中英语;深度学习;“双减”政策;学习策略

  引言

  “双减”政策不仅对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且强调“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深度学习是学生“学足学好”的表现,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在义务教育各项课程活动中,教师应贯彻“双减”政策要求,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初中英语课程衔接小学英语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大力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背景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分原文摘录如下: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提炼以上《意见》原文思想,不难明确“双减”政策对学生深度学习的要求。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概念,强调学生对学习对象的深度思考、理解、应用等。从以上“双减”政策内容来看,什么是“学足学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深度学习是它们共同的答案。学生只有深度学习,落实对学习对象的深度思考、理解、应用,才能“学足学好”,提升学习效率(韩鸣华2022)。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深度学习,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那么,具体到初中英语课程,学生应怎样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应提供哪些指导,下面将逐步深入探究。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趋势

  整体来看,“双减”政策针对师生教学与学习提出了两个改革重点,第一为课堂教学与学习,第二为课余时间的利用。为此,针对“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深度学习教学,教师可基于以下趋势指导学生。

  (一)基于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调查表明,上学日中,学生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课堂环境,这充分说明了课堂学习对深度学习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各地区学校课程规划存在差异性,学生处于英语课堂环境的时间占比无法统计,但不可否认的是,英语课堂是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主阵地(林延良2022)。教师应在“双减”政策下积极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高效的深度学习。

  (二)利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

  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是学生持续保持深度学习的关键。传统初中英语课程中,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大量的重复作业,还有的教师直接忽略学生课余学习的重要性。这些均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双减”政策特别强调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应培养学生课余学习习惯,督促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必要的课业学习,以延长其深度学习。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策略

  下面,将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两大趋势”探究“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阵地:听说读写合一,探究贯穿全程

  在“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趋势下,教师应使课堂任务统筹初中英语课程听、说、读、写活动,同时使探究贯穿学生学习全程。

  1.精设课堂任务,听说读写一体化

  广义上,英语课程内容由四个部分构成,即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简称听说读写。“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深度学习,应通过有限的课堂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口语交际水平、阅读品质和写作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任务,使听说读写一体化(林友发2022)。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时,教师设计听说读写一体化教学,任务设计如下:

  Listening:Listen to 1b and 1c,answer the questions in the textbook.

  整合1b与1c,重在使学生迁移Section A学习经验展开听力训练,听力内容由浅(听家庭成员的名称)入深(听家庭成员的人物活动),符合其听力层面深度学习规律。

  Reading:Read 1a,2b and some short passages in the textbook,answer the questions.

  衔接1a、2b、2c、3a、Self Check 2,同样呈现由浅入深趋势,意在先促进学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梳理,再使其结合已有经验阅读短文,通过分析、填空等过程,吸收语言知识和语篇主题,符合其阅读层面深度学习规律。

  Speaking:Discuss the male and female first names in this unit,tell me how you classify your family members.Finally,take on the roles of Bill and Dale.

  协调2a和Self Check 1,首先,让学生根据性别回忆单元出现过的人名,激活其分类学习经验;其次,让学生为单元讲解的家庭成员分类;最后,让学生模拟对话展开口语交际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递进性,符合其口语交际层面深度学习规律。

  Writing:Draw your family and friends,introduce them with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and write a short essay.

  囊括1d、3b,旨在先活跃学生思维,使其通过绘画确定写作对象,再运用单元学习内容展开书面表达,符合其写作层面深度学习规律。

  为使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全面发展英语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技能,教材在单元Section B板块同时设计了听、说、读、写任务,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适当打乱教材任务活动顺序,重组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内容,指导其按照一听、二说、三读、四写顺序展开学习,对其深度学习大有裨益。

  此外,基于一听、二说、三读、四写学习顺序,学生不断通过前一活动为后一活动奠定基础,也是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

  2.问题点拨思维,探究活动层次化

  基于以上思路构建听、说、读、写合一的初中英语课堂,如何避免僵化“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呢,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徐曦2022)。在初中阶段,学生自主探究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若一味放手难免本末倒置,使课堂不能达到学生深度学习预期。为避免此情况,教师可借助问题点拨学生思维,使其探究活动层次化,进而在循序渐进的客观思考中保障深度学习。

  例如,基于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的Reading课堂任务,教师针对学生深度阅读需要预设下页表问题与探究活动内容:

image.png


  问题围绕任务构成逻辑展开,提示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要方向与形式。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软件出示表格,使学生直观判断应解决的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多层次、探究性阅读中,达到深度学习目标。比如,2c问题及其探究活动,直接提示了学生精读教材语篇、多维分析、小组讨论、集体互动。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进一步回顾2b阅读材料,梳理语篇逻辑,强化思维活动,深度学习自然达成。

  3.课堂跟踪测试,作业实践即时化

  趣味跟踪测试是课堂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也是“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课堂作业的具象化。“双减”政策提出,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呢?教师有必要将传统作业转化为课堂跟踪测试,使学生作业实践即时化。但是,若内容安排过于枯燥,如只安排阅读填空、补全句子、翻译短语等,学生难免会降低学习兴趣,使课堂跟踪测试适得其反。教师可借助生活、游戏、竞争等元素,提高课堂跟踪测试的趣味性。学生以生活化、游戏化、竞争化等实践方式巩固复习学习内容,学会将学科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感受理性知识的感性表达,能够不知不觉地实现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第二课时(Section A 3a—3b)的深度学习目标为:掌握will构成的一般将来时用法;掌握more、less、fewer表示数量的用法;了解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前期听力、口语交际、阅读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一般将来时,知道如何通过more等单词表示数量,同时对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一些理性思考。教师依据学生的现有经验,设计“社会调查与新闻汇报”课堂跟踪测试活动:

  Based on the news data provided by the teachers,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world today,to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problems,to express their views with the general future tense,and to complete a news report.

  此活动并非简单的互动、写作,而是以世界范围内真实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融合调查研究、新闻播报活动,鼓励学生扮演新闻播报员,在“未来联想”和“场景模拟”中巩固学习内容,尝试学以致用。

  活动一经开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新闻数据分析世界环境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用一般将来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新闻模拟播报,并且在新闻汇报过程中使用真实数据证明自身观点,实现更高水平的深度学习。教师扮演“评委”点评学生调查研究和新闻播报情况,对他们深度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有利于调整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后作业。

  (二)课余时间:先预习再综合,改进作业功能

  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趋势下,教师应合理分配学生课余学习活动,即先预习再综合。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应改进作业功能,为学生灵活提供优质的深度学习资源。

  1.在线预习作业,奠定课堂深度学习基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什么样的事便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便是“种瓜”“种豆”与“得瓜”“得豆”的关系。预习是学生提前接触课程内容的过程。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种下疑问的种子,对在课堂深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意义重大,是走向深度学习的关键一环(方筑誉2022)。教师可在“双减”政策下,为学生布置必要的预习作业。

  具体操作方面,考虑到传统预习作业存在反馈不及时等缺点,教师在当前环境下,可以首选在线预习作业。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不断影响义务教育课程实践形式,信息化教学如火如荼,在线预习作业应运而生。教师可通过xx小程序等途径发布预习作业,xx助学资源,以促进学生深度预习,为其课堂深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时,教师在Section B第三课时(1a—1d)课堂活动前,在线发布下列预习作业:

  Translation:鸟巢、故宫博物馆、兵马俑、长城

  Talk:What does“Have you ever seen the Terracotta Army”mean?

  Think:How does“Have you ever seen the Terracotta Army”reflect the sentence pattern?

  Record: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作业由四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由简单的短语翻译入手,逐步指导学生讨论句子、分析句型特征、xx个人困惑。首先,教师在发布小程序时,为学生提供图片、音频、视频等助学资源,以便其高效完成自主预习。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限时预习要求,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将完成的作业提交到小程序。如此,教师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评估其课堂深度学习能力,从而调整课堂深度学习流程。

  2.综合拓展作业,强化课堂深度学习成果

  综合拓展作业即传统课后作业的升级。初中英语课程内容繁杂,若课内外学习活动割裂,学生即便在课堂达到一定深度学习状态,也可能在课后混淆核心知识点,从而降低学习质量,不利于“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可合理安排综合拓展作业,以增强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衔接性,强化其课堂深度学习成果。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最后一课时,教师回顾单元整体,在主题视角下设计综合拓展作业“自助餐”:

  (1)Organize the unit mind map.

  (2)Investigate other problems of teenagers and make suggestions.

  学生在完成课堂深度学习后,衡量兴趣点与个人能力,任选“自助餐”内综合拓展任务,以绘制思维导图、分析话题拓展、进行主题实践等方法延长课余学习时间,延伸思维活动,强化深度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综合拓展,使其自主提出可行任务,优化深度学习体验,如当学生提出拓展阅读时,教师为其提供相应资源,通过延伸主题阅读强化其深度学习。

image.png


  结语

  “双减”政策呼唤初中英语深度学习,使其呈现“基于课堂阵地达成深度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延长深度学习”两大趋势。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教师应积极构建听说读写合一、探究贯穿全程的课堂,同时以先预习再综合为基本逻辑,改进作业功能,指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这样,学生便能在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效衔接中,达到理想的深度学习效果。

       引用文献:

  方筑誉.2022.文本主题分析——“双减”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智力,(2):34-36.

  韩鸣华.2022.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47):147-149.

  林延良.2022.基于“双减”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37):39-41.

  林友发.2022.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深度学习引导策略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1):36-38.

  徐曦.2022.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新课程导学,(1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