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情境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4-10-22 17:12:3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针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创设主题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教学策略。在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并整合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在主题的引领下,创设若干情境。创设主题情境不仅能使抽象的写作内容形象化,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意愿,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读后续写任务。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策略还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摘要:针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创设主题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教学策略。在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并整合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在主题的引领下,创设若干情境。创设主题情境不仅能使抽象的写作内容形象化,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意愿,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读后续写任务。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策略还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主题情境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关于读后续写题型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具体的写作策略,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其中包括如何设置情节,通过强化输入的方式提高学习者对新词的关注及使用程度,加大词汇、词形和词块层面的协同效应等。本文尝试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索通过创设主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支架,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中生在写作方面亟须背景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缺少相关背景知识或词汇储备,导致续写词不达意。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陌生话题的文本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窘境。比如,在续写关于美国消防员救火的文章时,不少学生习惯性地认为火警电话是119,而忽略了故事的背景是美国,美国的火警电话是911。也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相关英文词汇的积累,在想要表达消防员、消防车、抢险救灾、消防龙头时遇到了困难。又如,在描写当有人从车上坠落实习医生救人的场景时,尽管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检查脉搏呼吸、实施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但如果没有此类英文词汇的储备,学生还是很难清晰、准确地完成写作表达。
第二,社会阅历少,难以理解文章的深意,导致续写情节不合理或不完整。通常来说,读后续写都是围绕“矛盾/冲突(conflict)—解决(resolution)”的模式展开。但高中生受自身社会阅历的局限,在面对给出的阅读材料时,往往对主题缺乏深入探究,难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不住伏笔铺垫,这就会导致续写部分出现主题背离、脉络跳脱、情节离奇、违反常识等无法与前文融洽连贯的问题。例如某读后续写前文内容如下:“两个女孩Sista和Rafi路上又渴又饿,遂到Susan老太太家干活以换取苹果。Susan派女孩们去摘了两袋苹果,并让她们把苹果和一些粮食送到Gomez太太家,然后要带回对方的偿付的钱物(repayment)。女孩们按要求送去了东西,发现Gomez先生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三个正在画画的孩子,一家人生活窘迫。”续写由此展开。所给第一段的开头句是“‘But she said to ask you for the payment too,’Rafisaid with her eyes dropped.”,所给第二段首句是“When Susan opened the envelope,the girls saw the payment!”。这篇读后续写是对学生社会阅历的考验,学生需透彻理解文中“repayment”的含义。多数学生先写女孩Rafi或Sista对Susan这种要求回报的方式感到不满、愧疚,于是自己悄悄往信封里塞钱或支票,或者花钱从这家买画。相应地,续写第二段的信封里装的是钱或支票或买来的画。学生这样设计故事情节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不能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帮助别人同时顾及对方自尊的做法的赞扬,以及“有付出才有收获”的思想。在家庭和学校的呵护下,大多数学生很少有类似的经历,自然很难体会和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深意。在教师点拨和指导前,很少有学生能把前文小孩画画的情节与信封中的repayment联系起来。而只有把repayment理解成孩子们的画,续写部分才能契合前文的脉络,续写部分与前文的逻辑才能一致,续写的主题才能得到升华。
第三,创作源动力不足,导致续写内容敷衍。一方面,读后续写在变成有时间、字数和评分标准限制的考试题型时,已极大地削弱了该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题型设计者鼓励学生写作的初衷。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从小接触网络的各种推文,熟知各种网络故事的“梗”和情节,当他们面对情节相对简单的读后续写文章以及单调的“读”和“写”的教学方式时,往往缺乏创作热情。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创设主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主题式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所以,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主题情境,将抽象的写作内容场景化,增添相应的细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意愿。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帮助学生完成从“读懂文章”到“写顺文章”的转化。
二、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创设主题情境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主题情境,促进学生词汇积累模块化
主题意义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领和灵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探究其意义及文化内涵,并通过观点的碰撞提高思维能力,形成多元文化视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不同主题,并按上位词统领下位词的原则,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积累相关句型,奠定读后续写的表达基础。
例如,针对“career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的主题语境下的“firefighting”话题,学生可以积累以下表达:“Characters:firefighter/fireman,victim,survivor,crowd...Equipment:firefighting truck,firefighting access,aerial ladder,ambulance...Actions:call 119(in China)/call 911(in USA),make an emergency call,put out the fire,turn on the fire hydrant to get water,rush sb.to hospital,guide and disperse the crowd...”。
《课程标准》强调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师生在整理相关主题的词汇和句型时,还要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东西方文化差异等,逐步形成便于输出的主题模块。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充分利用学校、班级语料库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不断整理自己的语料库。
(二)创设主题情境,促进故事情节合理化
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主要关注内容、语言和结构。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两者要结合是读后续写的原则。其中,评分标准五档中对情节的要求是“创造的内容新颖、丰富、合理,富有逻辑性,续写完整,与原文情境融洽度高”。但这种内容创作不应是随心所欲的,其情节的逻辑要照应上文的伏笔,并合乎常理。在写作前创设主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背景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展开合理的情节想象。比如,为完成针对影片Facing The Giants中“Death Crawl”片段的写作练习,笔者先利用图片导入美式足球,并简单介绍美式足球的比赛方式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主题情境;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词作状语、介宾结构作状语等句式操练,帮助他们温故知新,为其接下来的描写提供语言支架。笔者先播放教练Taylor赛季开始后连输三场面临被解雇的片段,再播放从“Death Crawl”前的全队训练到Taylor拿出方巾蒙上Brock眼睛的画面,最后利用如下问题链引导学生描述、预测和想象:
(1)What did the players think of the coach and the upcoming game?
(2)Before Brock began his crawl,what did the coach do?His intention?
(3)How long did Brock expect to crawl in the beginning?Why did the coach blindfold him?
(4)When Brock and his partner began the Death Crawl,what did other players do and how did they feel?
(5)During the process,what did the coach do?Did the other players change their attitude?How do you know that?
(6)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以上主题情境及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获得相关背景知识,并从人物的动作、心理和环境变化纵览全局。这些问题凸显出的前后逻辑关系能让学生在续写时有意识地照应前文,尽可能避免情节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在学生续写后,教师可以再播放“Death Crawl”的片段,让学生对比自己续写的优劣,从而完善读后续写内容。
由此可见,教师利用视频、图片等创设主题情境,不仅可以增强读后续写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发挥其支架作用,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基于该主题的经验,使学生快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想象补足相关情节,高质量完成续写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读后续写是一种限制性创作,“读”的部分会展现“冲突”,“写”的部分则围绕“解决”,这意味着解决冲突的方式可能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师不能强求学生续写的情节与原视频或原著相同,而应鼓励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选取较佳情节。
(三)体验主题情境,促使情感融入并升华
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设主题语境,读后续写的材料背景可能涉及古今中外,主人公也可能是人或各种动物,这其中不乏学生不了解的要素。为了让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笔者有时会设计Role-play环节,让学生以文中特定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体验人物的动作、心理,揣摩故事的走向。
例如,在一篇关于火场救人的读后续写中,前文提供了这样的背景信息:身患肺病的老人Surrell发现邻家发生火灾后,拖着病体冲到火场救人,在废墟中摸到了女孩的一只脚。由于没有类似的经历,不少学生把救人环节的描写处理得非常简单,忽略了当时险象环生的环境和女孩的反应。在讲评课上,笔者先让几个续写内容不合理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分别扮演老人和女孩,并按照自己的描写演示火场救人的情景。接下来,教师再安排一对照组学生表演,请其余学生评判和分析。实际上,在学生上台表演时,其他学生就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续写情节。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完善了自己的续写内容。笔者将学生演示中的关键动作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一起成文。
这样,学生通过代入情境并有所体验后成文,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和行为举止,从而在字里行间充分凸显本文主题——赞扬救人者置自己安危于度外、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Role-play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既能帮助学生以切身体会感知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和情感,还能启发学生在续写中升华故事主题。
(四)整合主题情境,实现灵活迁移综合运用
读后续写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续写内容的复杂性也给许多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已习得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后,还要根据各个情境的异同不断归纳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新的写作。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玩具店寻找走失的弟弟”“餐厅帮老人寻助听器”“寻找松鼠见证回归”等故事归纳“寻找类”主题的语料和常见解题思路;通过“老人火场救人”“鲨鱼救伙伴”“海上马达失灵获救”“冰上套圈救小牛”等故事归纳“救助类”主题的语料和常见解题思路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语料及规律内化,再综合运用到相同主题的新语篇读后续写中。简而言之,教师可以在相关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带领学生对大量的写作材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找到适用该主题情境的普遍规律,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语篇中,顺利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创设主题情境不仅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还能快速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主题情境的创设能使故事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便于师生总结归纳教与学的规律。因此,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储备各种语料,在激发他们写作热情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其灵活迁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4]王初明.外语写长法[J].中国外语,2005(1):45-49.
[5]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