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

2024-10-08 13:51:0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初中英语“5A”读写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活动观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鉴于此,文章通过“5A”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如何将读写进行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从而将育人方式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摘要:初中英语“5A”读写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活动观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鉴于此,文章通过“5A”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如何将读写进行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从而将育人方式从传统的学科认识转向学科实践,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5A”模式;读写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读是理解的技能,写是表达的技能,二者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 A 3a-3c为例,通过“5A”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如何将读写进行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5A”教学模式的含义
“5A”教学模式属于探究式,它将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Association(激活、关联)、Assimilation(消化、吸收)、Appreciation(欣赏、鉴赏)、Action(行动、行为)和Assessment(评价、评估)。本研究基于输入假设理论、输出假设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尝试将“5A”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的读写教学中,旨在探索“5A”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方面的效果。
二、“5A”教学模式的具体阐释
(一)Association(激活、关联)——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
这一阶段主要创设主题语境,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建构文本框架,梳理文章知识脉络,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语篇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含义,增长语言知识,感受语篇之美,从而能够运用逻辑梳理能力将阅读所获得的知识高效地迁移至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二)Assimilation(消化、吸收)——深入语篇的实践应用
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意涵的理解,并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巩固学生的结构化新知。
(三)Appreciation(欣赏、鉴赏)——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
这一阶段主要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的态度和行为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以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把握语篇结构,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领悟文本的言辞之美,品味作者的内在情感。对此,教师要在文本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多角度分析、审视、赏析和评价语篇,对语篇中出现的人物及人物行为进行评价,比较文化异同,产生思维碰撞,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
(四)Action(行动、行为)——新语境中的问题解决
这一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把握主题意义,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生活需要,自主合作参与实践和探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建构和交流,创造性地解决新语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五)Assessment(评价、评估)——展示中实施教学评价
这一阶段主要是呈现和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设计分层评价、引入同伴阅读和自主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交流写作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读写教学评价量化表来检测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以致用,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教学评价应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Assessment还包括持续性的学习评价,即教师在读写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追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5A”教学模式的课例呈现
本研究将课堂当作主阵地,通过计划和实施一系列活动,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进行课堂实践,于实践中不断反思,构建“5A”读写教学模式,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教学实现质的飞跃。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 A 3a-3c为例进行课例呈现。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己或他人的烦恼给出相应建议或进行劝告。Section A由对话、听力、阅读和语法共4个语篇呈现了Peter、Kim等青少年的烦恼以及别人给出的建议,突出关于询问他人的烦恼、表达自己的烦恼、给别人提建议和劝告别人的句型结构及连词although、so that、until的用法。Section B呈现了Wei Ming面对学习压力时产生的烦恼以及Alice给出的建议,并介绍了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参加课外班的情况及几位父母和医生对此所持的观点。该单元话题可以引发学生围绕“烦恼”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际沟通与交流是解决烦恼的重要途径,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深入研读语篇
What:本单元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家庭矛盾,解决沟通问题。本语篇涉及如何处理矛盾、建立沟通,以及如何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问题。How:以信件的形式呈现问题,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与被提供的建议和安慰,比如与家人沟通,主动提供帮助,表达共情、理解和美好祝愿等。Why: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积极沟通的方法,例如通过建议和指导,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工具,以帮助改善家庭关系,解决矛盾,与家人建立更加和谐的相处模式。
(三)整体学情分析
“成长中的烦恼”这一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波动较大,自我意识突出,常常与父母和老师处在比较紧张的关系之中。因此,学生对于这个主题有很多想法和感受。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围绕“烦恼和建议”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教学的关键是围绕“成长的烦恼”设计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接受别人的建议,理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及理由,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制订教学目标
Section A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1)学会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讨论自己的烦恼,运用句型“My problem is that...,so I feel...”来详细描述自己的烦恼,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意识到人际沟通与交流是解决烦恼的重要途径,面对烦恼学会积极寻求帮助;(2)懂得关心和询问他人烦恼,有共情心,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并能利用提建议的目标句型“Why don't you...”“Why not...”“You should...”“You could...”“It's best...”“You'd better...”围绕他人的烦恼,从人际沟通及换位思考的角度给出积极的建议,表达美好的祝愿;(3)换位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选择性地接受别人的观点,理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及理由,重新审视成长中的烦恼,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五)把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句型“My problem is that...,so I feel...”详细描述自己的烦恼,表达真实的感受,并懂得积极寻求帮助,重新审视成长中的烦恼;(2)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关于问题与建议的框架,学生根据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并学会理性辩证地看待和接受别人的建议,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3)教会学生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懂得与他人沟通交流,明白沟通与人际交往是解决烦恼的重要途径;(2)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他人提出的建议,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实施课堂教学,促进素养进阶
1.Association(激活、关联)——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
Step 1.Brainstorm;Step 2.Read and answer;Step 3.Read andfill;Step 8.Read and complete.
设计意图:创设主题语境,运用思维导图建构文本框架,获取与梳理两封信中关于“形成新问题与建议”的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相关联的知识结构。
评价目标:(1)Counselling banks;(2)Voice true feelings;(3)Open the heart&Share the problems;(8)Show understanding empathic heart&Offer advice.
2.Assimilation(消化、吸收)——深入语篇的实践应用
Step 4.Read and think;Step 5.Personal compe-tition;Step 9.Group chain game.
设计意图:基于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内化知识。设计和提出指向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感悟,促进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逐渐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评价目标:(4)Look for solutions;(5)Fluency and accuracy;(9)Fluency and accuracy.
3.Appreciation(欣赏、鉴赏)——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
Step 6.Deep thinking;Step 10.Further thinking.
设计意图:在探究主题的基础上走出语篇,结合生活实际多角度分析和赏析语篇,评价语篇人物。通过挖掘文本深层内涵,品味作者内在的真实情感。
评价目标:(6)Expect and enjoy the life;(10)Voice and value wishes,offer advice.
4.Action(行动、行为)——新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Step 7.Write down the problems;Step 11.Be a counselor to solve the problems.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语境,学生结合成长中的烦恼开展自主探究,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建构和交流建议,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评价目标:(7)Self-resolution;(11)Mutual-resolution.
5.Assessment(评价、评估)——展示中实施教学评价
Step 12.Evaluation and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通过读写评价量化表检测目标达成度,这一过程体现了评价维度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目标:(12)The degree of goals in“solve”.
四、结束语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5A”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并且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运用“5A”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岚.4A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读写课中的运用探究:以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B 2a-2d为例[J].英语教师,2021(13):164-167.
[3]戴玉荣.“悦读”·“阅读”·“跃读”:儿童阅读的有效途径探究[J].甘肃教育,2021(21):35-38.
[4]方涵,刘钰.基于多模态语篇的高中英语看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与学,2019(7):20-25.
[5]张旗美.例谈“学导课堂”背景下的故事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1(3):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