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多维角度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信息提取论文

多维角度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信息提取论文

2

2024-09-21 14:25:3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作为教学的有机体,阅读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语言学科教学,从听、说、读、写不同维度出发对学生展开引导,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探知,已经成为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必要条件。

  作为教学的有机体,阅读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语言学科教学,从听、说、读、写不同维度出发对学生展开引导,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探知,已经成为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必要条件。对学生而言,捕捉文本细节,从不同角度出发获取多重有效信息,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信息提取是一个将零散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涉及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方法呈现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提升教学实效性、科学性,教师必须对这些方法和渠道进行筛选,找到贴合性最强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教材信息往往呈现出散乱、零碎的特点。学生要想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必须对信息进行提取、归类、总结、梳理,在多元整合中完成阅读活动。教师不妨从高中英语学科属性出发,抓住文本细节和关键信息,以便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和知识构建,完成文本阅读鉴赏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形塑英语核心素养。

  1.入情入境,推进新旧知识对接

  阅读活动的顺利推进,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兴趣上的调动。英语课的快速推进,导学环节是重要的,要让课堂趣味盎然,学生偷悦欢快,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其中,享受课堂。这样的教学启动无疑是成功的,学生在沉醉中逐渐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高中阶段的情境创设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生认知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思维灵敏度和层级更高,他们不再停留在“看热闹”的浅层认知阶段,对情境的需求更加注重“品质”,情境既要体现形式的趣味性、新颖性,更要彰显内涵的深刻性。

  入情入境就相当于打开了阅读活动的钥匙。教材中选取的大多是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且这些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点并以此为突破点,定能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启迪。学习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Unit 3 Celebrations”中Lesson 1的内容时,为了给学生带来视听震撼,触发他们的多元敏感神经,教师展示动画版不同地区人们过春节的景象,并在学生观看之前,给出对应的问题引导。"Watch the video materials below to experience how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Based on your own life expeiences recall how you spent your Spring Festival.Are there ary people or things that left the deepest impression on you?"有了具体问题作为辅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表达自己的观后感,课堂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状态。学生进行表述一定会用到以前积累的知识,加之新的单元主题作为支撑,阅读教学引擎很快得到了启动。

image.png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情境创设有了更多选择。教师巧妙设计,将传统导学方式与多媒体相融合,创设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情境本身具有极强的重陶感染作用,加之具体问题的引导,学生在感知中充满激情,在原有知识空间里不断增添新知识,新旧知识的交互让课堂进发出智越的火花。

  2.系统浏览,提取整合多元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想提取相关信息,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前提。信息的呈现是以教材为载体的。对文本展开系统浏览,梳理相关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文本信息梳理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要从宏观上对课堂进行把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师跟进凸显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将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文本内容展开细致的分析和讲解,采用灌输的方式推进课堂。一味地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可行,学生不仅不能精准地掌握相关知识,无法构建系统化的认知体系,还会失去探研热情,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文本浏览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时,教师可以适时为学生布设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解决中获得更多有用信息,对文本有全面系统化的感知。学习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1 Life Choices"中Lesson 1 Lifestyles”的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第一次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How many people were written in this article?How are their lifestyles different?Express in concise lan-guage.”这两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很快明晰了答案。第二次阅读,教师则引导学生从关键信息的圈点勾画着手,展开进一步梳理。"Carefully read the article,cir-cl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such as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that you think are important,and make an-notations.”阅读结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搜寻成果。这一次的阅读,学生的目标更加明确,提取到的信息自然更加精准、全面。

  高中生阅读文本带有随意性,教师要从专业视角出发,对学生展开干预和引导。尤其要根据不同文本的体例进行相关引导。文本体裁不同,阅读信息侧重点存在差异。有了具体方向的指引,学生再进行阅读,自然能够快速抓取阅读关键点,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构建也会更高效。

  3.认知交互,构建完整认知体系

  阅读是一个动态化的呈现过程。提取信息是阅读的第一步。要想最大限度发挥这些信息的功用和价值,必须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学生认知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存在差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性阅读探究,教学效果一定会翻倍。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有敏锐的眼光,捕捉来自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思维多元碰撞中,升级思维,推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信息交流渠道较广,小组合作是不错的选择。小组合作要从目标分工、活动组织等方面出发,进行优化设计,确保阅读教学向着高品质方向发展。

  认知交互主要可以分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两大类。无论采用哪种互动方式,教师都要深挖知识本身的价值,以趣味、灵动的方式展示学习探索过程。学习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中“Lesson 3 Running and Fitness”的内容时,教师展示信件内容。相对于记叙文,信件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他们主动参与阅读的热情极高。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了解信件内容。信息提取出来后,学生进行展示。每个学生筛选出来的信息既有相同知识点,也存在差别。学生个性化认知让小组合作交流成为了可能。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更需要集体性阅读活动的辅助,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完成认知交互,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展开分析研究。这样的操作成功调动了学生积极阅读感知的意识,他们在信息提取、加工、分类中完成了知识系统的构建,学习感知和体验更加鲜活。

  让学生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是才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认知交互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需要,将课堂阅读的主动权交还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形成多向交流互动,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相互照应、水乳交融。

  4.鉴赏展示,生发学生多重思维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词汇、句型、篇章结构。这是更为深入的阅读形式,是对文本展开鉴赏分析的过程。阅读鉴赏是对文本信息进行专业性解析的过程。高中阶段,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认知,鉴赏基础较为扎实,但鉴赏方法比较欠缺,很多学生对语言的分析往往停留在字面含义上,不能进行思维发散,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意蕴。教师及时出手,给学生规划经典阅读片段,引导他们从多重视角切入,进行细致分析。经典阅读片段信息量相对集中,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启迪是丰富的。

image.png

  教师给出鉴赏方向,为学生规划阅读路线,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探知信心,学习动力更加充足。学习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1 Life Choices”中“Lesson 3 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的内容时,教师先从话题探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What factors do you think determine your life and its outcome?Is it in one’s own hands or in the hands of others?”在自主阅读时,学生搜集相关阅读信息,做好展示准备。学生的表述五花八门。教师顺势展开对接,引入阅读内容。文章展示了张天作为一名志愿教师到贵州支教的经历。为了让学生专心感知知识,教师从第四自然段着手,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层面以及情感态度层面出发,对其展开剖析。知识学习相对简单,学生完全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教师则循序渐进地展开引导。“How did Zhang Tian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teaching environment?What did you feel from it?”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一例外,他们都觉得张天给自己带来了勇气、希望。“I learned from Zhang Tian not to complain about the environment,but to face it positively and opti-mistically.”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优化处理,思维维度得到拓展,课堂教学更加丰盈,呈现出立体化特点。

  鉴赏分析可切入视角呈现多元性,从知识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纵向挖掘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还可以从横向维度出发,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并进行对比分析。在知识的相互关联中,学生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得到有效锤炼,快速抓取文本核心。

  5.结语

  阅读是获取信息、发展思维的复杂过程,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认知得到凸显,获得具体知识和审美经验。高中阶段,学生有一定认知经验,学习方法运用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但不可否认,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刻性没有达到上限,仍需进一步开发。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须给出必要的干预,在阅读方法、思考方式等方面展开多维引导。教学操作中,教师不妨根据英语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入情入境、系统浏览、认知交互和鉴赏展示等不同维度出发,进行探寻,找到生本思维与文本思维的衔接点,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搜寻中建立信息整合系统,确保阅读活动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赖伟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3(05):103.

  [2]郭俊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J].名师在线,2023(15):18-20.

  [3]王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寻策[J].新课程研究,2023(1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