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论文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论文

2

2024-09-12 11:45:1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要求引入更多的真实语境和多样的文本类型,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辨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引言

  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要求引入更多的真实语境和多样的文本类型,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辨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未知情境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现状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将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提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模式——优化阅读问题设计,即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效”字为先,策略并举,进而达到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旨在研究适应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要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1问题数量过多

  有些教师觉得对学生提问次数越多,对其文本印象也就越深刻。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对文本表面信息的理解,忽视对文本深层意义和线索的把握。学生通常被要求快速阅读文本并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评价,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外,教师往往提供完整的问题和答案,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mage.png

  1.2提问缺少思考难度

  多数课堂提问情况下,教师只需要“复制粘贴”教材上的问题,对学生做出提问,而答案早已成为定式。长期以往,学生也养成应试教育思维习惯,不再主动做出思考与分析,也降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长远看,不利于养成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

image.png

  1.3缺乏结合情景联想思维

  教师教学目标和教材设计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问仍然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将英语阅读与实际生活和社交情境相结合的机会。在阅读中只追求确定的答案,缺乏拓展思维和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的能力,对于探索文本中隐含信息和隐喻意义的能力较弱,导致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动机降低。

  2.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2.1阅读教学设计实例分析

  结合阅读观摩课例An animal story,具体分析如下:

  (1)以问为引,读前启智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导入犹如课的第一锤,这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进而启发思考,形成共鸣。”

  利用PPT、小视频等片段,展示给学生与教材相关的片段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兴趣切入点,及时提出问题:

  Q1.Do you like animals?Look at the video Q2.What are these animals?

  Q3.Would you.like to say sth.about them?

  (2)向外延伸,体现跨学科知识

  Q4.Where is China?Can you tell us where it is on the map?(让学生了解所谈论国家的地理位置)

  2.2以问题为核心,多角度分析

  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本的不同方面,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探讨其中的关键细节、主题或人物形象。通过讨论和交流,相互启发,激发彼此的思维,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提问重点,理清阅读脉络

  教师可以围绕文本的主题、重要情节或关键细节、段落组织、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深层分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化理解能力。

  例如,An animal story-文主要是讲述动物与人类情感故事的记叙文,通过问题的层层引导,设计思维导图(人物-时间-事件),让学生更易整理出文章思路。

  读中问题设计如下:While reading

  Step 1 Prediction

  A.Students go through the story quickly to check their prediction.(the lion is hugging a man)

  B.Students tel the names of the lion and the man.

  Q:What is the name of the lion?Who are they?

  Activity 1:Students try to understand what hap-pened in different years.

  Discuss in pairs,Share the answer in clas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Q2:Why did john take Christian to Africa?

  Q3:How many times didJohn went to visit Chrstian?

  And what did Christian do when he saw John?

  Q4:What different things did John did when he found about Christian?

  (2)问在难点,深化阅读理解

  初步了解故事大意后,引导学生在关键处进行思考和解读,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和归纳等,培养阅读技巧和策略。在这篇阅读中,设计四个活动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推理、判断、归纳、想象、迁移、语境化等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和阅A读补综全合故素事养信。息:根据上下文分析填空(难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横向原则coherence如:and和but等,文章整体的纵向原则unity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找到答案。如:看到heavy就可以选择意义与它相近意思的词strong等;

  B.提取故事发展顺序的时间词。如:文章第一段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In 1969,而在后面二三四段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根据第一段的推出时间In 1970,In 1971,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推理策略;

  C.提取故事中关键词。通过寻找动作词汇,旨在学习一般过去式即语言知识的学习;

  D.深入理解文章,谈感受。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描述John and Anthony行为的语句,并推测出Christian的心理感受,这些关键句的延伸意义是理解信息,也是本篇文本的难点。

  (3)问在亮点,升华阅读主题

  增强对主题的共鸣和启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反思,通过交流和讨论来进一步升华阅读主题。例如,读中环节的最后一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再听读文章,复述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对文本有了深度的理解和适度的把握--动物与人一样有生命,懂感情,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2.3以问为纲,读后运用与拓展

  教师以问为纲,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技能,拓展思维空间,体现教学成效和学习收益。

  (1)以问促用,丰富语言

  阅读环节结束后,应设计能让学生自我表述观点的问题,观察阅读课所获取的信息和观点,以及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发展思维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综合运用。

  (2)以问促思,拓展思维

  在阅读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中心思想、角色动机、作者意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启发,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这篇阅读的读后阶段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If you were John,would you take Christian back to Africa?Why?

  有学生说:I wouldn't take Christian back to Africa I will miss him.还有学生说:I think we should give the lion freedom.If he lives in nature,he will grow better and he can learn how to be survived.又有学生说:I don't think so.Living in nature is very dangerous for him.学生以不同观点和理由来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充分展示对故事的多角度和多方位的理解能力。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读,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结语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使命。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知识灵感像一股活水般源源不断地涌现,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输出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教学效果,采用多种策略相结合,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本次研究也表明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探索,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智忠.基于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04):6.

  [2]刘春燕.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