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究论文

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究论文

2

2024-09-09 14:46:0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分析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设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原则、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着手。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规律,提升拼读能力,也能有效避免常规语音教学中出现的随意性、碎片化和主题缺失等问题,为学生阅读入门奠定基础。

  【摘要】分析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设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原则、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着手。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规律,提升拼读能力,也能有效避免常规语音教学中出现的随意性、碎片化和主题缺失等问题,为学生阅读入门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校本课程;语音教学;低年级

  引言

  语音不仅是学生记忆单词的“拐杖”,还是他们阅读入门的基础。音、形、义是单词构成的三要素,单词的学习不仅需要借助拼读规则,建立起音、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还需要通过语篇语境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语音学习从拼读、拼写拓展到晓义(张宏丽2021)。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英语课程内容偏重口语交际,以听、读、看为主要学习方式,语量不大,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依托语音歌曲、绘本故事等在低年级实施语音教学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弥补教材中语音学习内容枯燥、单一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顺利进入高年级英语学习作准备。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音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要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体会语音的表意功能,发现并归纳语音规则。”(教育部2022)可见,语音教学应遵循主题引领,意义为先的原则。然而,根据对所在区域14所学校近200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尚存以下问题,导致语音教学效果不明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一)知识本位浓,语境缺失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语音知识的教授和拼读规则的机械训练,单纯视语音为记忆单词的“拐杖”。由于缺失真实语境,音、形、义三者之间很难建立连接,难以取得良好的语音学习效果。

  (二)教学随意性大,效果不佳

  语音内容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处于辅助板块地位,往往分布在教材的边角位置,不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另外,小学阶段对语音内容不作考查,因此经常被教师忽略或一带而过,导致学生语音操练和内化不足,拼读能力提高缓慢,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

  (三)系统性不强,内容单薄

  小学英语教材将语音知识的学习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分布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的语音板块。这样的编排时间跨度大,语音知识比较“零散”,结构化不明显。同时,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音内容不够丰富,大部分由单词配图片和例句构成,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内容零散,主题不够鲜明。

  为解决语音教学的困境,在所在区域开展了“指向阅读入门的语音教学实践与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集体备课、课堂展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反复论证和实践,建设了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过程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和核心目标

  以建构适合所在区域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课程体系为总目标,以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拼读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提升拼读能力,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其终身阅读打下坚实基础;确立适合所在区域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探索10分钟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丰富的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资源,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学校进行英语校本课程建设,助力区域小学英语整体教育改革。

  2.年级学习目标

  小学一年级学习目标:唱熟26个字母的音素歌,感知26个字母的名称音和常见发音(5个元音字母的闭音节发音);在听读时,知道单词是由音构成的,能够感知CVC单词的每一个音素;听读26本攀登英语绘本《有趣的字母》,朗读5本元音字母绘本;有意识地通过《牛津英语》强化高频词。

  小学二年级学习目标:掌握26个字母的名称及其基本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元音字母的开闭音节发音);借助攀登英语绘本《神奇的字母组合》,掌握部分常见辅音组合发音(bl,cl,fl,gl,pl,br,cr,fr,gr,dr,tr,sk,sl,sp,st,sw);熟练朗读5个元音字母开闭音节的解码书;有意识地通过《牛津英语》和解码书强化高频词。

  小学三年级学习目标:通过歌曲、韵文、解码书等强化巩固5个元音字母的长短音;借助攀登英语绘本《神奇的字母组合》,掌握与5个元音字母相关的字母组合发音(ai,ay,ee,ea,oa,ow,oo);借助攀登英语绘本《神奇的字母组合》,掌握r音节元音字母组合发音(ar,er,ir,or,ur);掌握220个高频词。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为核心目标,重点是培养他们对读物的外观、文字、音素、图片等基本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具体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四个要素。研究发现,节奏和韵律影响儿童的阅读和记忆效果;儿童对诗歌、散文和无意义音节的遗忘速度是递增的。刘宝胤(2017)认为:“孩子越能在阅读中实践和体会拼读规则,对拼读规则的印象就越深刻,也就会越自信,更容易走向深层阅读。”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拼读能力的培养规律,以语音歌曲和绘本故事作为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语音歌曲作为歌曲中的一种,节奏明快、韵律感强、朗朗上口,并富有一定的语境和情景,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爱。语音歌曲主要有Phonics Kids、Alphabet、Jolly phonics、English&ABC等。绘本故事主题突出,能创造出真实、自然的学习环境,且丰富和优美的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绘本故事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语音意识培养类、音素感知类、拼读技能强化类和语言知识积累类。

  (三)实施原则

  1.绘本与教材打通

  绝大部分高频词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教材中。对于英语教材中出现的高频词,教师要重点教授和组织学生训练。例如,沪津深圳版小学《英语》1A Unit1中出现的句型“I am Danny.”,其中I和am都是高频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训练,并结合sight words kids帮助他们巩固和内化。另外,课前10分钟语音教学中已学的语音知识和拼读技能要迁移到教材的单词学习中,以切分音素为例,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听音辨音的练习,做到学用结合。

  2.年级与年级打通

  语音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和长期的练习训练。将语音学习分解到小学一至三年级,年级之间循环递进,拾级而上,是遵循螺旋上升的学习原则。比如:一年级学生通过听读26本攀登英语绘本《有趣的字母》,其中包含5本含元音字母的绘本,大部分学生在听、读基础上能做到自主朗读绘本;二年级学生在学习5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时,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同时进行拼读训练及音节意识的培养等。

image.png

  3.课内与课外打通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和补充。课内的知识需要在课外进行适当的巩固。学生仅仅依靠课堂10分钟学习语音是很难达到目的和取得理想效果的。教师要有效利用早读、午读和课外时间,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能多看、多听、多说、多唱的机会。

  4.学习与运用打通

  以歌曲、绘本带动语音学习,架接起单词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连接,帮助学生掌握语音知识和拼读规律,培养其解码能力,从而提升其阅读流畅度。“学会”“会学”和“会用”之间仍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串联,以便做到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要在教授新知时激活旧知,以旧知作为新知学习的铺垫。比如,在学生已掌握CVC和CVCE单词的拼读后碰到新单词时,教师要放手让他们自主拼读单词或听音尝试写出单词。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image.png

  (四)教学模式

  教学时间的不足是影响语音教学开展的原因之一。为此,教师引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以语音歌曲、绘本故事等作为语音教学的补充资源,将语音学习目标分解细化到小学一至三年级英语课前10分钟,两个10分钟完成一个目标语音知识的学习。“进阶式”的语音教学模式保障了语音教学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对语音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也为其英语学习提供了多模态资源,有助于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是“语音说唱课”。第一个10分钟强调语音歌曲的整体输入,首先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学唱歌曲,在歌曲中感知目标音素,培养语感;其次通过问题和图片理解歌曲内容,积累有意义的词汇;最后尝试归纳总结发音,培养音素意识。第二个10分钟侧重复现和训练,首先通过听和看攀登英语绘本《有趣的字母》,渗透文本概念,复现目标音素,拓展目标音素的词汇;其次通过讲故事、读故事梳理故事框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和大意,强化音素意识;最后通过找一找,总结已学的含有目标音素的单词,并通过切分音素和组合音素尝试拼读新单词。

  小学二年级是“解码拼读课”。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音素识别和音素分割能力,能够识别CVC单词由哪几个音素构成,也能进行简单的音素替换练习。小学二年级重点学习常见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和5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并利用解码书自主解码CVC和CVCE单词,提高阅读流畅度。

  小学三年级是“绘本阅读课”。借助攀登英语绘本《神奇的字母组合》,学习字母组合的发音,渗透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第一个10分钟注重整体理解故事大意,感知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读前,“读”绘本封面,强化学生的文本概念。读中,首先是整体听读故事,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初步了解故事大意;其次是理解故事内容,通过问题链梳理故事情节,提取关键信息和含有目标音素的单词,让他们感知发音。读后,借助关键信息简单复述故事,发现拼读规律。第二个10分钟注重情感升华和拼读练习。读前,借助上一堂课的板书复述或转述故事内容,总结目标元音字母的发音。读中,在体验故事内容中推进对故事内涵的理解,理解主题意义。读后,首先是拼读训练,运用拼读规律拼读新单词,培养学生“见词能读”的能力;其次是听音辨音训练,发展学生“听音能写”的能力;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拼读规律自主朗读解码书,学以致用,提升阅读流畅度,为阅读入门奠定基础。

  (五)课程评价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育部2022)评价目的是监控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让教师和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学习所处的发展状态,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持续动力。

  教师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首先,以赛提质,通过“教师讲故事大赛”“教师英文歌曲大赛”“教师教学设计大赛”等给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其次,以学促长,通过“学期前培训”“学期中进课堂”“学期后总结分享”等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以课堂表现、拼读大赛、故事大王等形式进行。发展性评价是对实施前测与期末检测进行对比分析。前测是为了摸清学生的语音基础,掌握学情,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实证依据。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检测,每个学期末根据每个年级的学习目标,命制语音口语测试题,开展一对一口语测试。通过期末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并与前测进行对比分析,促进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

  结语

  语音教学的校本化实施为学生建构了系统的语音知识体系,将零散的语音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律,发展了拼读能力,解决了记忆单词的困扰,也有效避免了常规语音教学中出现的随意性、碎片化和主题缺失等问题。借助语音歌曲和绘本故事等进行语音学习,融知识学习于主题意义引领,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为拼读、阅读与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情境与语言内容,实现了以意义探究为核心的语音教学,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宝胤.2017.从拼读阅读课看拼读知识构建和阅读能力发展[J].英语学习,(8):35-38.

  张宏丽.2021.对两种自然拼读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建议[J].小学教学设计,(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