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的素养论文

2024-09-09 11:42:1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基于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结合“四有”好老师的要求,阐述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理想信念—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和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具有高尚的师德、依法从教的意识和健康的心态;有扎实学识——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过硬的师范生基本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仁爱之心——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具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教会学生生活。
【摘要】基于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结合“四有”好老师的要求,阐述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理想信念—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和家国情怀;有道德情操—具有高尚的师德、依法从教的意识和健康的心态;有扎实学识——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过硬的师范生基本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仁爱之心——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具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教会学生生活。
【关键词】“四有”好老师;中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
引言
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师而言,要实现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个巨大挑战,因为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体现出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才能迎接这样的挑战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就是一个中学英语教师的素养标准。
一、有理想信念
(一)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虽然教师的职业是光荣的,但其任务是艰巨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人民都在努力。今天的中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打造这支“主力军”,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品格锤炼、知识学习、思维创新、贡献祖国的引路人。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加强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伟大使命,有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职业的感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意为人师表,扮演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仪表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坚守理想信念,争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
(二)具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现出教师对祖国的感情,也是每位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强大了,祖国繁荣昌盛了,才会有我们幸福的小家。教育事业是兴国之本。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在尽兴国之责,是在为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增光添彩。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把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相结合,要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汇入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中,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有道德情操
(一)具有高尚的师德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一是要把教师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既要在确定职业时处理好个人理想同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关系,又要处理好职业定位与个人才能的关系,树立起只要勇于实践、勤于积累、通过辛勤劳动就会成为优秀教师的信心(周明亮2010);二是对教育情怀的培育,要自觉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着手,增强职业认同感,加深职业情感,不断坚定从教意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努力在教育实践中成长为有教育自觉、教育情怀的老师。
2.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1980)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显然,爱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算是真的教育,不能算是走心的教育,当然更不能算是有生命力的教育,因为爱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切实开展的基础,更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席丹丹2012)。
(二)具有依法从教的意识
有道德情操还体现在教师要熟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从教。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兴国之本。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及提高民族素质的重大使命。
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应了解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文件,对教师角色有深刻认识,在教学中能够依法从教,在教育活动中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将相关教育教学文件作为指导自己教学的行动指南,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遵守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等。
(三)具有健康的心态
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其乐观情绪的建立(庹刚2010),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养成。然而,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要学会疏导压力,不能因为自身原因产生的负面情绪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而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一个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教师会对学生造成很大伤害,也违背了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初心。当遇到困扰和挫折时,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通过合理宣泄、激励、补偿、转移、升华、暗示等方式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或化压力为动力,以推进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有扎实学识
对于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有扎实学识意味着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过硬的师范生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素养。
(一)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要当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知识储备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不仅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要熟悉,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全面了解。只有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的教师,一专多能,多才多艺,才能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组织者和领路人;只有具备综合知识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积极接受教师的教导和指引。学生更喜欢和知识渊博、有亲和力的教师打交道。教师只有博学多才、知识结构完善,才能征服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同时为自己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
英语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因素之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使他们通过语言学习获得其他核心素养。因此,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就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良好的语音,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知识,丰富的词汇和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等。只有英语教师具备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足够精深,才可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才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才能够依据教材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以及通过教材及时回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在教学中进行创新。
(三)具有过硬的师范生基本技能
“三字一话”是教师的基本技能。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讲好普通话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否则,学生会怀疑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好比“介绍信”,字写得好,说明教师认真、有素养、能力强,那么学生就会肃然起敬,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助力教学工作的开展。
另外,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中学英语教师的听、说、读、写、画、唱、演的技能是不可少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音频于一体,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能够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因此英语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能的掌握也是不可少的。除“三字一话”外,英语教师掌握简笔画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声情并茂的表演技能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帮助其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英语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当然,英语教师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促进专业发展。
四、有仁爱之心
(一)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情感上热爱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关爱学生,尤其对那些身处逆境的学生,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不足也是正常的。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耐心地教导他们,宽容地对待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刘杰2019)。
(二)具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识
一名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公平的意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公平地对待学生。公平意识,尤其在课堂上的公平意识是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威信的基础,也是教师处理师生关系和正确对待学生言行的客观规则,更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区别对待学生,而要一视同仁;不以成绩论好坏,当学优生有不足,要批评教育,当“学困生”有进步,应表扬激励。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要教师心怀爱心,有足够的耐心,就会等到花开。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教师不应从单一的方面评价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不能拿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如虽然有的学生成绩欠佳,但是可能擅长绘画、弹琴、唱歌或体育运动等。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大家的赏识。教师应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真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朋友,多给予表扬和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都更加努力地发展自己(杨建萍、韩闽2011)。
(四)教会学生生活
应试教育造成了对学习成绩很看重而忽略其他能力培养的负面结果。大多数父母的口头禅是“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你什么都不用管”,最后造成这样的局面:从小到大,家长几乎包办一切,甚至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前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过低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成为时代的需要。生活能力是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生活。
结语
过去强调英语学科教学,现在强调英语学科教育,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今后的教学工作要从“英语学科教学”转向“英语学科教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合格中学英语教师的标准。教师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做一个新时期的好老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快速实现。
引用文献
刘杰.2019.新时代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庹刚.2010.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心理素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32):148.
席丹丹.2012.浅谈大学生导师制度下的师德建设工作[J].学理论,(7):169-170.
杨建萍,韩闽.2011.职教班级管理要突出针对性[J].才智,杨祝顺.2022.知识产权法“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与实施路径[J].教育探索,(7):76-80.
赞科夫.1980.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周明亮.2010.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学理论,(34):2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