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活动观”实践研究论文

2024-09-09 11:30:4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明确提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主动探索“学习活动观”的践行和应用,促进教学指导模式的全面创新,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效果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切实增强英语阅读指导教学的综合有效性。因此新时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系统解读“学习活动观”的要求,从多角度对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进行思考和探究,切实促进英语学习活动的实施,使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得到高效化的训练。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明确提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主动探索“学习活动观”的践行和应用,促进教学指导模式的全面创新,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效果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切实增强英语阅读指导教学的综合有效性。因此新时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系统解读“学习活动观”的要求,从多角度对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进行思考和探究,切实促进英语学习活动的实施,使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得到高效化的训练。本文在研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探索了“学习活动观”的实践应用,提出了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仅供参考。
1.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语篇解析
1.1解析语篇教学主题
基于英语活动观的指导,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英语阅读语篇主题思想的把握作为前提和基础,准确定位英语阅读主题思想,然后根据主题思想探索英语阅读活动的设计和规划,有效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推进,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指导教学活动的综合质量。
例如,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单元阅读教学中,阅读语篇的内容是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英语教师在阅读指导环节就可以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入手,对英语语篇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通过准确定位英语语篇的主题思想,确定多媒体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的要点和方向,为英语阅读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学生对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阅读文本进行深度探究奠定基础,保障阅读指导教学的高效化推进。
1.2分析语篇思维框架
在开展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英语阅读学习活动设计的视角,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分析英语阅读的思维框架,帮助学生识别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段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同时也应该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查字典等,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解决阅读中的困惑。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阅读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针对文章进行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学生在阅读探究中获得积极体验。
比如,在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单元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文章的阅读思维框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是什么?通过阅读能获取哪些知识。在有效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阅读主题活动进行创意设计,也可以鼓励学生献言献策参与到阅读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指导成效,使语篇研读教学合理化推进。
1.3明确语篇教学要点
在系统开展语篇研读的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活动中保
持良好的发展状态,教师要对语篇阅读分析的要点准确定位,如强调阅读环节的词汇理解,应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培养学生的词汇猜测能力;重视语篇阅读中的主旨解读,即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做好阅读文章的推理和判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效率。
例如,根据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单元阅读指导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整合语篇研读的要点,并鼓励学生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的方式,将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英语文章的内容融入到思维导图中,并根据思维导图和阅读教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阅读学习指导活动,为阅读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使学生能在深度研读英语语篇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综合能力。
2.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实施
按照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支持和指导,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多元化的阅读学习指导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到深度阅读学习实践中。
2.1学习理解类阅读活动
学习理解类阅读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主旨大意、细节和推理等能力。教师在设计学习理解类型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预习文章,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为后续的理解做好准备,在阅读中选择适当难度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如主旨大意、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等;在阅读探究环节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文章内容,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探究,使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体验。
2.2情境体验类阅读活动
情境体验类阅读活动旨在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角色,体验语言的真实运用情境。在阅读活动的设计中,英语教师可以选择一篇具有情境背景的文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阅读和模拟对话,感受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如写邮件、制定旅行计划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借助阅读学习活动任务带动学生深度阅读,提高阅读指导有效性。
例如,在译林版Unit 5 Let's celebrate!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情境体验类的阅读指导活动,具体可以根据Reading 1:Halloween阅读文章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Halloween庆祝场景还原出来,让学生能在虚拟场景中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光。然后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英节日庆祝文化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基于文化差异参与到阅读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强化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在特色阅读活动中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能得到进一步激活。
2.3迁移运用类阅读活动
迁移运用类阅读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阅读材料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师在设计阅读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选择一些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阅读中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信息搜索、整理和归纳,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提高阅读指导教学整体质量。
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评价反馈
3.1教师综合评价
教师综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表现的全面评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支持,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关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状态,并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运用、语法准确性、阅读速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给出具体的分数和评语,以学习活动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不足之处,以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2小组互动评价
小组互动评价是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反馈的过程,教师遵循小组互动评价的理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就是应该鼓励学生对其他参与学习活动小组成员表现进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合作阅读,并在阅读后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为此教师设计的小组互动评价可以包括对组员的理解能力、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小组互动评价,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活动的深度探究,提高学习活动教育质量。
3.3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表现进行评价,也包含学生自己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状态、活动参与度、互动度以及对活动中遇到问题处理情况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环节,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词汇掌握情况、阅读速度、学习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使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价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切实促进初中生对英语课程内容的深度阅读和系统探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学习活动观”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探究,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和感悟。因此新时期英语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把握阅读教学的核心要素,积极探索“学习活动观”的有效渗透,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体系,支持学生对英语内容的深度阅读,确保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指导成效。
参考文献
[1]蓝丽化.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3(15):26-28.
[2]夏云.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23,23(10):85-87+98.
[3]焦扬,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Unit 2 Full Moon,Full Feelings为例[J].英语教师,2023,23(10):147-150+160.
[4]王婷婷.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B阅读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23(17):127-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