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论文

2024-09-05 12:02:1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阐述思维品质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探究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指出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多种类型的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作业设计,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阐述思维品质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探究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指出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多种类型的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作业设计,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思维品质,在语言的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教育部2022)。由此可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教学的活动主线和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在新增的作业评价模块中提出,教师应深入理解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其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多种作业类型,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发挥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然而,在作业设计方面,有些一线教师布置练习册习题,但市面上的习题质量参差不齐,完成这些习题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一种耗时低效的作业方式。同时,这种作业方式也与当前“双减”政策相矛盾。因此,布置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旨在培养其思维品质的个性化作业,为教学提质增效,是当前一线教师需要思考、实践并落实的课题。在“双减”背景下,只有更好地设计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后作业,才能真正拓展课堂的深度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减负提质提效”的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为例,设计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作业。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化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思维品质是思维活动中一个人表现出的智力和能力,其实质是这个人的个性化特征,它体现每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冯晴2006)。
(二)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将认知目标从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安德森(Anderson)和克拉斯沃尔(Krathwohl)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阐述,形成了思辨能力类型,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林艳、郭强2018)。《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辩证与创新(教育部2022),具体见下页表1。
二、思维目标分析
(一)单元整体思维目标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单元大概念是问题解决(WWH)思维模式。大观念(等同于大概念)集中体现学科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关键观点(王蔷、周密、蔡铭珂2021),因此,在本单元,学生要学习、巩固WWH思维模式,即What(What is the problem?)、Why(Why does it happen?)和How(How should the problem be solved?)。该思维模式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思维目标,有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从更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主题范畴是“人与自然”,主题内容是“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环境问题,解释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本单元的思维目标是掌握WWH思维模式后进行迁移,能多角度观察、认识世界,有条理地表达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有理有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课时思维目标
本单元按照子话题类别整合后可以分成五个课时:环境保护、保护地球行动、变废为宝行动、动物保护、单元整体写作课时。课时教学内容见表2。
根据以上课时安排,确定各个课时的思维目标,见表3。
三、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业对应的英语单词为homework,指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非课堂时间完成的任务(林桂2016)。按学习过程分类,作业可分成辅助学习的课前作业和拓展学习的课后作业。
(一)课前作业巧用思维导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运用科学的逻辑规则,合理地对思维内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李杰、李若菲2021)。思维导图是思维具体化和图像化的工具,体现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梳理各个信息的层次关系,还能够使思维过程具象化。因此,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有效梳理知识,还能够显著提升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谢海梅2022)。思维导图的主要形式为笔记式、发散式和图表式(陈碧娜2015)。
课前作业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进入课堂的“支架”,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预设,能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以期顺利过渡至应用实践类活动,进而更易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创新。
第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提出解决环境污染的措施,学习和巩固WWH思维模式,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阅读1b、2a和2b对话文本,完成表4:
第二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梳理保护地球的日常行为,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阅读Section B 1a对话和Section A 4b文本,完成下页表5。
第三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提取、整理文本信息,理解文本主要内容,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阅读Section B 2b阅读文本,完成表6:
第四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梳理与鲨鱼有关的信息,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阅读Section A 3a文本,完成如下图所示的思维导图:
第五课时,通过一系列综合学习,学生能对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了让课堂写作顺利进行,学生需要在课前收集信息,按照WWH思维模式整理。教师设计如下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请选择一种你了解到的环境问题,按照表7,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
(二)课后作业设计多种类综合性活动,培养辩证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课前作业主要指向逻辑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梳理文本信息,构建基本的知识逻辑框架,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本单元的课后作业应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辩证和创新思维品质。
1.指向创新思维品质的复习巩固类作业
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垃圾污染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课后作业要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请选择你生活中遇到的一种污染类型,描述问题并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见表8)。
在第三课时,学生通过课堂三个人物及其作品的学习,对变废为宝有了更具体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性的写作,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当前,为了更好地利用废弃资源,保护环境,学校组织了一次变废为宝的小发明制作比赛,请发挥你的想象,用日常的一些废弃或者闲置的物品,制作一个小发明,并为它撰写一份简介(见表9)。
2.指向辩证思维品质的拓展延伸类作业
在第二课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整理和巩固了保护地球的日常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保护地球的意识。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人人有责。保护地球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和你的家人或朋友平时有哪些保护地球的行动,并制作宣传海报(见表10),张贴在学校公布栏,让更多的同学加入保护地球的行动。
3.指向创新思维品质的信息技术融合类作业
在第四课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关于鲨鱼的一些基本信息。学完本课时,学生将唤醒动物保护的意识,并了解一些保护动物的组织。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学校为了宣传保护动物,现向全校征集介绍动物的视频比赛。请录制一个视频,介绍你了解的一种珍稀动物;当前该动物遇到的困境;该动物遇到困境的原因;呼吁同学保护该动物。
4.指向综合思维能力发展的综合实践类作业
在第五课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建立WWH思维模式大概念下的知识框架,能描述问题,理性分析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该思维模式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理智地对待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本课时的作业应帮助学生对WWH思维模式进行迁移。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如下:
【课后作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最新的《前沿报告》,指出三个引起地球危机的重大问题,分别是城市噪音污染、野火和物候变化。这三个问题是突出解决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这三重地球危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请选取你关注的当前引起地球危机的问题,撰写一篇演讲稿,并熟悉稿件,为下一周的演讲比赛作准备。
内容包括:
你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守护家园。
结语
《课程标准》指出了作业评价的意义和作业设计的相关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对作业的研究和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多种类型的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作业设计,以期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学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设计能促进其思维发展的作业尤为重要。只有设计高效低耗的作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次作业设计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有了较好的发展,综合能力也有了提高。但是,由于九年级学段的局限性,综合性和融合性活动未能很好地推进,更多的作业设计仍停留在书面设计层面。以后的作业设计将尝试更多综合性和融合性的作业,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引用文献
陈碧娜.2015.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实例[J].珠海教育,(3):47-48.
冯晴.2006.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杰,李若菲.2021.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6.
林桂.2016.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林艳,郭强.2018.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型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中学篇),(3):29-32.
王蔷,周密,蔡铭珂.2021.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7.
谢海梅.2022.核心素养下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7):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