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9-05 11:28:0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有效将支架教学法与中职英语写作融合,基于研究经验,说明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支架教学的价值。简要论述支架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英语:基础模块2》的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在写作前引入问题支架和语言支架,使学生构建写作思路,作好写作准备;在教学后提供评价支架,使学生找出提升方向,并布置新的任务,及时撤离“支架”,最终让其独立完成新的写作任务,培养写作能力。
【摘要】为有效将支架教学法与中职英语写作融合,基于研究经验,说明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支架教学的价值。简要论述支架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英语:基础模块2》的教学案例,提出教师可以在写作前引入问题支架和语言支架,使学生构建写作思路,作好写作准备;在教学后提供评价支架,使学生找出提升方向,并布置新的任务,及时撤离“支架”,最终让其独立完成新的写作任务,培养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写作教学;支架教学法
引言
审视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写作教学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教学活动。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期间,习惯依赖教师,缺乏独立完成写作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就要更多地展开教学研究工作,分析学生在写作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科学的帮助和恰当的指导。中职学生在英语写作期间容易出现思维僵化的问题,难以有效传递信息,甚至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支架教学法是可以帮助学生突破上述困境的教学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实践证明,支架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有效推进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方法,下面围绕“支架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很多中职英语教师重视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尚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表现为:第一,部分学生存在套用模板的习惯,即按照特定的模板完成写作,未能在作文中融入精彩的语言表达或个性化的想法;第二,部分学生存在写作困难的问题,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由作文主题展开发散性思考,并将写作视为负担(吴朝蓉2022)。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英语教师能够重视提升教学质量路径的探索,不断开展与支架教学法相关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以“支架”和“中职英语”两个关键词为出发点展开搜索,可以查出学术期刊3700余篇,学位论文500余篇,证明了将支架教学法和中职英语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但将“支架”和“中职英语写作”两个关键词结合展开搜索,则会发现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以“支架”和“写作”两个关键词为出发点,检索到很多有参考意义的文献。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支架教学法与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联,并归纳支架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支架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一)基本概念
支架教学法指教师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介入空间,为他们搭建“支架”,借助“支架”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其智力水平(李琪2022)。在建筑行业,“支架”指起暂时的支撑作用的物体,具有工具性特点,布鲁纳(Bruner)等将“支架”这一概念运用于教育领域,指出搭建“支架”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搭建“支架”,根据他们的进步情况在恰当时机撤离部分“支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搭建新的“支架”,直至其达成特定的学习目标。
(二)支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根据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论,学生生来就具备主动学习和接收新的信息和经验,并以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能力,借此使自身的认知水平进入新的阶段(陈翠萍2022)。因此,教师在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客体,而是能够在自我发展及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重教轻学”的现象。运用支架教学法期间,教师为学生搭建的“支架”便是引发其展开思考,促进其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刺激因素,可以使其在“支架”的辅助下参与思考与探索活动,在主动提升的过程中更新认知结构,走向更高的认知水平。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Vygotsky)在《社会中的心智》中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界定为:“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间的差距。现有认知水平指学生个体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是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有效途径。在运用支架教学法期间,教师在搭建“支架”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其基于现有发展水平展开探究活动,并通过撤离“支架”让其走向自主学习。
三、支架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下围绕研究成果,结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案例,系统介绍支架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为学生提供问题支架,构建写作思路
部分中职学生在写作环节存在“无从下笔”的问题,难以快速完成写作任务,且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问题,导致读者难以在阅读期间找出其写作重点和写作目的(王育红2022)。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写作主题,且缺乏围绕特定主题写作的经验,无法构建写作思路。教师可以运用支架教学法解决这一问题,以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思考。在设计问题支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互相关联的问题链,先让学生理解写作主题,再启发其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写作,从而辅助其借助问题支架构建写作思路。
以Unit 2 Health and Fitness写作教学为例,在写作期间,学生需结合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Read and respond这一任务展开写作。首先,学生需阅读一篇短文,短文为埃里克(Eric)的求助帖,公司职员埃里克面临睡眠质量不佳、经常感到疲乏和体重增加的问题,希望可以得到健康方面的建议。虽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框架,但机械运用写作框架很容易导致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面临相似的写作任务时,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写作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问题支架,让他们明确构建写作思路的路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设计如下问题支架:
Q1:How to let Eric know that your article is a reply?
Q2:How to let Eric catch your suggestion quickly?
Q3:How to make Eric accept your suggestion?
Q4:How to summarize your ideas?
上述四个问题互相关联。其中,Q1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写作话题,且有助于其明确教材写作框架第一部分的意义——以“Hi,Eric.Sorry to hear about you problem.It’s great that you want to make a change.”展示自己已经阅读了埃里克的帖子。Q2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写作期间应使用直白的语言引入自己的建议,理解“My advice is that you should be physically active,that is,you should...”部分内容的价值。借助Q3,学生可以明确写作重点,在构建写作思路期间,利用“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First,...Second,...”这一写作结构有序证明自己的观点。在Q4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认识到以“Keep at it and goodluck!”等句子结尾,可以给埃里克更多的信心,使其坚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样,借助问题支架,学生可以有效分析教材提供的作文框架,获取构思经验,作好写作准备。
(二)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作好写作准备
在理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学生需通过恰当的单词、短语和句式传递信息。考虑到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语言知识储备不足、语言知识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教师要在他们正式展开写作活动前提供语言支架,确保其能够使用英语有效传递自己的想法(毕作宽2021)。教师可以基于既往教学经验、写作主题等元素开发语言知识图表,帮助学生回顾或学习可以用于写作环节的语言知识,作好写作准备。
以Unit 5 Ancient Civilization写作教学为例,学生需结合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学习期间积累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知识,完成一封英语信件,向埃拉(Ella)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辅助学生明确写作框架后,教师从以下角度搭建语言支架:
第一,以丝绸之路基本信息为出发点搭建语言支架。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基本信息是学生作文中的关键信息,教师要让其掌握如何使用英语准确传递信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照课文翻译与丝绸之路基本信息相关的短语和句子,如“既不是一条真正的道路,又不是一条单一的路线”“陆地上的路线”“海洋上的路线”等。这样,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有效巩固课文中关于丝绸之路基本信息的短语和句子,在写作环节使用准确的语言有效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第二,以衔接性语言为出发点搭建语言支架。如果缺乏衔接性语言,学生的作文就可能会呈现出机械堆砌句子的问题,既无法彰显文章的逻辑,又难以让读者进入阅读状态。因此,教师要以衔接性语言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结合本次写作的特点,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和复习表示递进、并列关系或解释说明的衔接性语言,如What’s more、as well as、equally important、that is to say等,并借助简单的例句辅助学生理解这些衔接性语言的用法和含义。
第三,以精彩句式为出发点搭建语言支架。精彩的句式可以让读者获得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本次教学期间,教师帮助学生复习课文中“The famous explorer to travel this searout was...”等句式,鼓励他们尝试使用“Evidence shows that...”等在其他单元已经学过的句式。
教师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可以使其在复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有序地呈现在书面表达作品中的能力,从而实现从构思到写作实践的过渡。
(三)为学生提供评价支架,找出提升方向
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出自我提升的方向。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后,针对学生的作品提供评价支架,使其认真展开总结反思,在修改作文的同时积极参与自我提升工作。为学生提供评价支架期间,教师要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分析其基础英语水平,找出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设计针对性的评价支架,既让其找出提升方向,又避免其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充分发挥评价支架的促学作用。
以Unit 6 Craftsman写作教学为例,在学生结合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完成以一封简短的邮件向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玛丽(Mary)介绍故事《庖丁解牛》及其寓意的写作任务后,教师研读他们的作文,为其搭建评价支架。教师可能会遇到不同的类型的学生作文:
类型一:未能突出《庖丁解牛》这一故事的重点。结合此类作文,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评价支架期间,要说明突出故事《庖丁解牛》的重要性,并分享概要写作的技巧,鼓励其重新阅读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的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类型二:能够基本达成写作要求,但语言不丰富。在阅读此类作文期间,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写作前、写作过程中可能并未充分运用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针对此类情况,在展开点评期间,教师可以先指出其作文中的精彩元素,保护其写作信心,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其回顾教师搭建的语言支架,并引导其阅读优秀的学生作文,优化自己的作文语言。
类型三:内容全面,语言准确且丰富。能够写出此类英语作文的学生通常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为其搭建评价支架的环节可以提出更高要求,引入更多课外的精彩单词、短语和句式,使其认识到自己已经内化了课内知识,需要适当探索课外语言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期间,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支架,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发展方向,提升写作水平。
(四)为学生布置新的任务,及时撤离“支架”
为保障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能力,在运用支架教学法期间,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撤离“支架”,避免其过度依赖。将支架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新的写作任务,且无需搭建“支架”;学生只需基于写作课堂学习经验,自主展开写作思路构建、写作语言梳理和作文细节修改等活动,以自我发展的方式得到提升。
以Unit 6 Craftsman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在结合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完成基础写作教学工作后,为学生布置新的任务。教师将《卖油翁》改编成一篇精彩的英语短文,并设计如下写作任务:
蒂娜(Tina)对中国古代文化很感兴趣。请写一封简短的邮件,向蒂娜介绍《卖油翁》的故事及其寓意。
《卖油翁》的故事既贴合本单元的话题“craftsman”,又与中国古代文化紧密关联。同时,教师改编的短文、布置的写作任务均与本单元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相仿,有助于学生巩固单元所学知识。同时,学生为有效完成写作任务,需认真回顾本单元的读写经历,先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语言知识,确保自己真正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再结合教师在讲解课文Ding Butchers a Cow及布置与之相关写作任务期间搭建的问题支架,自主思考完成新写作任务的写作角度和逻辑,并合理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将自己对《卖油翁》这一故事的理解记录下来,初步完成写邮件的任务。最后,学生回顾教师在教学课内知识期间搭建的评价支架,修改新作文。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写作任务完全归还给学生,没有为其搭建“支架”,但他们已经在教师课内教学指导工作的影响下,形成了使用英语讲述故事、揭示其寓意的能力,并在独立完成新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巩固了课内所学,将构思过程、写作过程和修改过程中运用的知识和技巧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升了认知水平。
结语
合理运用支架教学法可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期间,教师要透彻分析支架教学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实践,以问题支架帮助他们构建写作思路,以语言支架让其作好写作准备,通过评价支架帮助其找出提升方向,最后及时撤离“支架”,让其内化特定题材或体裁的写作方法、技巧和知识。
引用文献
毕作宽.2021.浅谈优化中职生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40):164-165.
陈翠萍.2022.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江西教育,(20):30-31.
李琪.2022.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亚太教育,(17):162-165.
王育红.2022.学习支架在中职英语微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4):115-117.
吴朝蓉.2022.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10):134-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