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论文

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论文

8

2024-09-04 15:48:2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论述如何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梯度性分层任务,通过课内外融合阅读,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和“黑布林英语阅读”七年级第3册的Next Door融合阅读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开展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

  【摘要】论述如何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梯度性分层任务,通过课内外融合阅读,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和“黑布林英语阅读”七年级第3册的Next Door融合阅读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开展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

  引言

  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阅读材料过于单一、主题意义探究浅层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等。教师通常围绕单一语篇进行文本信息的快速处理或者语法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对语篇内涵与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吕骏2023)。

  在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下面,探索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将教材和与其主题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文本进行融合阅读,践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部2022),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通过多元化的英语阅读活动,实现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策略

  (一)依托主题,巧建课内外阅读连接点

  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三大主题范畴下又设若干主题群及子主题内容。这些主题既为课内外融合阅读提供了语境范畴,又为学生开展语言学习活动提供了话题范围。因此,教师可以主题为线索,根据相应的主题群或者子主题内容,从其他版本教材或课外阅读资料中选择合适的语篇作为课内外融合阅读的素材,达到丰富学生在同主题语境下阅读体验的目的。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程晓堂2018)。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单元话题为Legends and stories。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下的文学主题群,诚实守信是该主题群下子主题内容之一。Section B 1a—1c语篇Emperor’s New Clothes是童话故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童话故事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故事中角色的分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能够以诚待人。教师围绕“诚信”这一主题,选择英语文学名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作为课外拓展材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语篇中不同人物的经历,建立语篇之间的关联;通过思维导图绘制、手抄报制作、短剧表演、辩论赛、读后续写等多元化活动,思考、感受和挖掘诚信的深层含义。

  (二)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性地使用新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体验、感知和运用语言,帮助他们逐步从基于语篇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让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其语言能力发展、文化意识建构、思维品质提升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

  1.以学生为中心,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情境应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教学活动情境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中感知、理解、运用和创新知识(梅德明、王蔷2022)。教师可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常见的教学情境有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实物情境、图片情境和信息差交际情境等(王艳荣2023)。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范畴下的“人际沟通”。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交友观,形成正确的择友观;尊重人与人的差异,促进良好沟通与交往。教师选择英语名著Secret Garden作为阅读拓展材料。该书的主题意义是“成长”,讲述了主人公玛丽(Mary)和两位新朋友共同经历的成长与蜕变。结合课外阅读读本图片,教师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Why is it a secret garden?”“What secrets can you find in the book?”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以下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任务情境:

  (1)Draw a picture of Mary’s secret garden.

  (2)Draw a mind map of Mary’sfriends.

  (3)Continue to write a new story.

  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玛丽的不同经历,思考人际沟通的技巧,结合自身经验与体会,总结出玛丽和她的朋友的成长经验。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与世界、社会、自然和自我互动,探究主题意义,解决问题,形成素养,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2.以活动为抓手,构建梯度学习任务

  英语学习活动观具体表现为三大类型的活动,即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分别体现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素养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有梯度的教学任务(杨静怡、顾素芳2020)。在进行英语名著Secret Garden的教学时,为了激活学生的已知,教师思考他们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期待,教师思考“为什么叫Secret Garden”;为了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思考“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为此,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已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引导他们建构新知。这些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学思结合,通过获取、梳理和概括角色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形成结构化知识,为后续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奠定基础。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和人物特点,分析角色成长变化的原因,让他们学用结合,在情境中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为了促进学生运用所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情境:请你写一写十年后,玛丽和她的朋友再次回到秘密花园,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此任务情境的创设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主题写作。

  3.以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语言人、文化人和思维人。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教师应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挖掘学科主教材的育人价值,以立德树人时代使命为引领,以层层递进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真正做到学科育人(费玉华2023)。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单元话题是描述人的外貌,以“我”为视角,通过描述性形容词对身边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或者通过他人的描述鉴别所描述的人或事物,涉及外貌、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隶属“人与自我”主题范畴。因此,在本单元授课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自我或他人进行评价,全面地看待人或事物。基于同一主题,教师选择名著Beauty and the Beast作为课内外融合阅读材料,读中通过分析读本中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知识开展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发其深度思考,培养其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读后通过创设新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整体提升其语言表达和语篇创作等语言能力,从而实现学科能力到学科素养的转化。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课例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和“黑布林英语阅读”七年级第3册的《外星邻居》(Next Door)的融合教学为例,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该课例获2022年第五届“黑布林英语阅读”全国优课大赛全国一等奖、湖南省特等奖。

  (一)文本解读

  Next Door与教材文本属于同一主题:“人与社会”下的“社区生活,同伴交往”。该书主人公约恩(Eoin)是一个喜欢写作和天文学的男孩。隔壁搬来双胞胎兄妹一家后,约恩家发生了一连串奇怪的事情。学校的孩子都说他们来自另外一个星球。他们到底从哪里来?约恩决定找到事情的真相。作为一部科幻主题的当代小说,该书内容贴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风趣生动,富有想象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选用该课外阅读书目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助力他们实现沉浸式课内外同一主题阅读体验。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所在学校七年级学生。所在学校位于城乡交界地区,学生在小学没有上过系统的英语课外阅读课程,有求知欲,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进行语言实践,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但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学生虽然通过近一个学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但是课外阅读相对缺失,课外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能力有待加强。

  通过七年级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话题“neighborhood”的相关句式表达,也学习了外貌、食物、交通、天气、规则、日常生活等话题句式。基于已有语言知识基础进行拓展阅读,在课堂指导和课后自主阅读相融合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开展读后赏析课,深入地推进英语课外整本书阅读,更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和阅读素养的培养。

  (三)案例呈现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Step 1:Lead-in(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观看美剧片段《外星邻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导入、图片等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初步感知与注意。

  Step 2:Feedback(反馈):读后反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师呈现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完成的Reading Plan阅读计划表及每个章节的KWL阅读任务单(见表1),带领他们进行阅读成果回顾。

image.png

  Step 3:Quiz(小测验):梳理整合,助力学生理解文本。

  教师从整本书的语言、人物、情节三个方面着手,精心设计文本语言赏析、人物档案完善、故事情节走向三个课堂评价活动,带领学生解读和理解文本。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Step 4:Picture talk(图片环游):复述故事,实现知识的初步转化。

  整本书共十四个章节,教师先通过带领学生完成整本书情节的故事山,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再以图片环游的方式,结合章节相关的重要图片和关键词,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进行知识的初步转化。

  Step 5:Discussion(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环节运用SCAMPER阅读表(见表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表格中的不同子任务进行组内讨论与汇报,帮助他们根据文本情节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为后续的debate和writing环节奠定基础,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mage.png

  Step 6:Debate(辩论):分组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从最后一章The final posting中约恩留给大家的一封信入手,巧妙地设置辩论主题:Should Eoin leave the earth?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组织他们运用新授的辩论常用句式进行组间辩论,培养其以读促说的能力,拓展其思辨思维。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Step 7:Writing(写作):读后续写,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析整本书最后一章博客的文体特征,指导学生完成读后续写任务:假如你是约恩,请帮他续写下一篇博客。同时,教师结合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为学生写作中可能使用的功能句式提供参考,进行课内外融合的写作指导,以读促写,鼓励他们再创作,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Step 8:My favourite story(最喜欢的故事):多维评价,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

  通过写作评价表(见表3),组织学生对续写的故事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选出组内最喜欢的续写故事进行展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

image.png

  Step 9:Homework(作业):作业设计,落实差异化分层指导。

  通过设计开放式的分层作业,鼓励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保持他们对英语课外阅读的持续兴趣。作业设置如下:

  Good learners:polish your writing.

  Very good learners:polish your group member’s writing.

  Super good learners:keep an imaginary blog for five days.

  结语

  初中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应基于主教材单元主题意义,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梯度学习任务,指向学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等能力的培养。通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目标。

      引用文献

  程晓堂.2018.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7.

  费玉华.2023.在主题意义探究中实现英语学科文化育人价值——以译林版《英语》五(下)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3):50-53.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吕骏.202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42-48.

  梅德明,王蔷.2022.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10):19-25.

  王艳荣.2023.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5-59.

  杨静怡,顾素芳.2020浅析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一堂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课为例[J].英语教师,(10):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