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论文

18

2024-08-26 14:25:18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音乐知识,不断促进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提出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包括精准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设计阶梯式问题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着力开展随机提问,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摘要: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音乐知识,不断促进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提出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包括精准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设计阶梯式问题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着力开展随机提问,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提问策略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音乐教学以美育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培养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提出的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深化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评估,进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课堂提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增强对音乐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简单描述一个音乐作品(知识层面),到解释意义(理解层面),再到分析作品的结构(分析层面),甚至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创造层面),促进学生对音乐基础概念和理论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有效的提问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音乐的各种元素,主动探索这些元素是如何协同以产生特定的音乐效果。例如,当教师询问关于特定音乐作品的旋律特征或节奏模式时,学生不仅要分析这些音乐元素,还需要全面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构建起关于音乐的综合知识体系,才能洞察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原理和艺术表达。同时,有效的提问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愿意探索音乐的不同领域,当学生能自主发现音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时,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更具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二是促进对音乐技能的实践应用。有效课堂提问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覆盖不同认知层次,从基本的记忆提问(如事实询问)开始,逐步提升到更高阶的思维提问(如评价和创造性思考)。从提问层次上看,有效课堂提问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极大促进学生对音乐技能的实践应用。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以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带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技能。例如,询问学生如何将某个音乐理论概念应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或者如何通过演唱或演奏一个曲目展现对特定音乐风格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亲身体验深入理解音乐,使他们在音乐实践中更加自信和熟练。有效的课堂提问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音乐技能的平台。

公开课 免费体验,孩子上了还想上的钢琴课

  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精准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师需要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方面,关注学生在音乐知识和技能上的整体表现,另一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应和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行为举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独特学习风格和兴趣点。基于这些观察,设计更有针对性的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清晨》前,教师可以通过之前的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评估来分析学生对音乐的总体理解和技能水平,特别是在声乐演唱和音乐欣赏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偏好,如哪些学生对《清晨》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活泼旋律特别感兴趣。此外,教师还通过非正式交流,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期望和兴趣点,如他们是否喜欢唱歌、是否对音乐故事或作曲家背景感兴趣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设计个性化的问题。一是感知与体验。在听到《清晨》这首歌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对歌曲的直观感受和联想,有助于教师了解他们的情感反应。二是技能分析。《清晨》中哪部分旋律或节奏最吸引你?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具体音乐元素,同时反映他们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三是文化连接。这首歌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活泼旋律与你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点。四是创造性思维。如果让你为《清晨》编排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舞蹈,你会怎么做?这类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鼓励他们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这些个性化的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更能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2.设计阶梯式问题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教师需要设计阶梯式问题链,通过逐步深入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逐渐提升思考层次,有效促进高阶思维发展。课程开始时,教师提出基础性问题,如关于音乐作品的直观感受或基础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随后,教师逐步引入更为复杂的问题,如分析歌曲的结构、探讨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比较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等,并要求学生运用并整合已有知识。通过这样的阶梯式提问,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高层次的认知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发展个人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时,教师在课前先提出基础性问题,如对《嘎达梅林》的直观感受,或者描述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随后,教师逐步引入更深入的问题,如探讨这首歌曲如何通过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马头琴)来表达悲壮的情绪和草原的独特氛围。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嘎达梅林》与其他民族音乐,如《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民族特色、节拍、速度、节奏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嘎达梅林》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而且能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3.着力开展随机提问,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随机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关注和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尤为重要。随机提问的核心在于不预先设定提问对象,而是在课堂上随机选择学生。每一名学生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被提问者,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提问方法能够促使所有学生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显著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感。随机提问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即时反馈,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例如,教师在教授音乐理论或歌曲时,随机询问学生关于音乐元素的问题或者要求他们即兴演唱一段旋律。

image.png

  随机提问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使用提问箱、数字随机选择器或转盘等方法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将学生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放入一个盒子里,每次提问时从盒子中随机抽取一张纸条来决定回答对象;给每一名学生分配一个数字,然后使用数字随机生成器或者抽签的方式来随机选择一个数字,对应的学生则回答问题;制作一个带有学生名字的转盘,每次提问时转动指针,指针指到谁的名字谁就回答问题。问题可以从简单的直观感受开始,逐渐过渡到更深层次的分析。例如,学习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打猪草》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描述“《打猪草》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是怎样的?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回顾并表述他们对歌曲的直观感受和基本理解。继而请学生分析一下《打猪草》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以及它们是如何配合来表达歌曲的情感的。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探讨音乐元素是如何共同作用于歌曲的整体表现。为让所有学生都保持参与和关注,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随机抽到的学生之后可能会被要求提出下一个问题或选择下一个回答者。通过随机提问,教师不仅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打猪草》这首歌曲的兴趣和深入思考,有助于创建更加活跃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还能促进他们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教师需要从精准分析学生学情、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和随机提问等角度着手,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不断提高音乐课程教学成效,提高美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车双,黄承鑫.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展开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3):101-102.

  [2]林秋红.生本课堂下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20(23):97-99.

  [3]张静.灵活实施因材施教,打造小学音乐有效课堂[J].新课程,2022(17):217.

  [4]朱峰.“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3(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