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中幼儿参与现状分析论文

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中幼儿参与现状分析论文

39

2024-08-06 09:47:07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大自然对于幼儿这样一个群体来讲,是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在幼教的各项环节中起着非凡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要积极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摸索中,幼儿能够看到书本所不能给予的奇妙世界,能够体验到书本所无法给予的乐趣。呆板的书本能够让幼儿了解到知识,却不能帮幼儿真正明白知识的用意。文章将以昆山市几所幼儿园的幼儿为对象,研究他们在种植活动中的参与状况,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让越来越多教育者关注到幼儿的户外种植活动。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大自然对于幼儿这样一个群体来讲,是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在幼教的各项环节中起着非凡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要积极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在户外自然环境的摸索中,幼儿能够看到书本所不能给予的奇妙世界,能够体验到书本所无法给予的乐趣。呆板的书本能够让幼儿了解到知识,却不能帮幼儿真正明白知识的用意。文章将以昆山市几所幼儿园的幼儿为对象,研究他们在种植活动中的参与状况,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让越来越多教育者关注到幼儿的户外种植活动。

  关键词:幼儿;参与;种植活动

  户外自然角作为自然世界的缩影,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环境资源。幼儿多去接触大自然,多与自然界进行“交流”。如果说游戏是上天赏赐幼儿的一份礼物,那美妙的自然界就是赏赐给他们的一份珍宝。幼儿与植物的互动过程中,用自己的双手去感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不仅各项能力都能很好地被激发出来,同时也能让他们最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对幼儿种植活动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创造条件为幼儿开辟户外自然角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要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尽量为幼儿创设学习与探索的环境,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在艺术领域的目标是在感受与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及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的活动。

  (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方针策略提出要注重自然,人们也逐渐开始重视大自然教育,比如从西欧风靡起来的“森林幼儿园”在近五十年来广受青睐。但就目前所查阅的与幼儿户外种植有关的研究文献和笔者的亲身经历而言,只有少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并真正让幼儿参与到户外种植活动中去。就笔者自己见习的几所幼儿园,不难发现大多数植被集中在室内户外自然角而非真正的户外种植场所。因此,笔者萌发了了解当地幼儿园中幼儿在户外种植活动中参与状况的研究兴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幼儿种植活动的重要性,不仅是在口头上说一说,更多在行动上,既有丰富的过程,也有满意的结果,一起为幼儿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image.png

  (三)已有的研究

  虞永平教授认为种植活动是幼儿园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种植活动进入幼儿园之后,我们要将其赋予一定的教育内涵,让幼儿在关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珍惜和爱护生命,也间接地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因此,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参与种植活动,不仅能够观察到新生命的神奇变化,体会到收获的不易。虞永平教授定义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为: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研究将“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界定为幼儿园专门为幼儿开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种植(包括播种、浇水、除草、施肥、收获)常见植物并对其产生一定认识的户外活动。

  二、幼儿参与户外种植活动的现状描述

  (一)大多数幼儿乐于进行户外种植活动

  玩耍是幼儿的天性,绝大多数的幼儿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几乎所有班级的幼儿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投入种植活动,在结束的时候仍是不知疲惫、恋恋不舍。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表示,每当提及要出去进行种植活动,孩子们就显得特别兴奋,他们好像对生命有天生的敬畏心。不管是老师安排分配好的还是自己主动申请完成的任务,大多数幼儿都兴致盎然地去完成。也许不是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但是置身于活动中的幼儿都是非常积极与开心的。

  (二)教师与领导支持户外种植活动的开展

  户外种植可以培养到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比较支持的,无论幼儿园是否存在户外种植场地,即便不太有种植方面的经验的教师都支持开展户外种植活动,认为这是一项有必要的活动。

  (三)幼儿对自行种植的常见植物较为了解

  小班的户外自然角主要放了小乌龟、金鱼、蝌蚪,然后简单放了一点植物,含羞草、菊花之类的,比较常见的一些植物,对小班的幼儿来说也比较好认。中班的户外自然角室内长的植物种类少,数量多,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比如菊花、木槿花、康乃馨,笔者所在幼儿园里面有梅花、桃花、桂花树,还有牵牛花,颜色丰富,但是孩子认不太全,只记得少部分。大班的户外自然角有不少的植物呢,有小雏菊、月季、紫薇花、牡丹、木棉花、栀子花、长寿花、害羞草,反正蛮多的记不清了。蓝莓树也试了一下,有的孩子认得多些,有的少些。在室外种了草莓和樱桃树,不过只结了几棵。

  幼儿园绿植情况发现品种丰富,不管是食用类植物还是观赏类都有不少。在一所幼儿园的大班的室内,曾见到过不少于二十种类别的盆栽,也问过他们班上的幼儿,每个幼儿都至少能说出十种盆栽的名称。

  总之,小班投入的材料比较简洁,从中班开始,到大班投入的植物的种类就逐渐增多。

  (四)多数幼儿参与植物成长的全过程

  在户外活动的观察中,大多数班级在每次进行户外活动前,教师都会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记录本。有的幼儿园甚至准备了两本记录表,一本用来记录每次活动的任务,另一本用来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至于如何进行记录,有的班级的教师编制好记录表让幼儿填写,幼儿教师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也有不少班级的教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让幼儿自行选择记录方式的那些班级中,大部分幼儿选择了绘画。在回收的问卷数据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在活动中有几个环节是大多数幼儿园都会选择让幼儿去做的,比如播种、除草、浇水、施肥,说明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都有参与到,相信这是让幼儿感觉生命的重要一节课。

  (五)幼儿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幼儿每次种植一种植物时,旁边总围着好几名幼儿。当他们存在一些争执时,教师也会在适当的时间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有一次,两名幼儿因为先浇水还是先施肥争执不下,整个小组的进度都停滞不前。老师说:“这次我们就听A的先浇水,下次换另一个植物我们就听B的先施肥,等植物长大了以后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你们觉得怎么样?”结果幼儿没有听从老师的分配,决定以猜拳的方式选择这次听谁的,最后和睦地解决了这件事情。这样的事例在研究者观察过程中目睹了不少,虽然存在大大小小的争吵,但是在冷静下来以后仍然会互帮互助。

  (六)幼儿教师观念与行为背道而驰

  绝大多数教师和领导对幼儿户外种植活动都秉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在真正实施时确实大打折扣。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存在最多的问题就是教师本身种植知识与经验的匮乏,从而导致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兴致满满,教师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教师认为,在室内有一些现成的植物让幼儿观察就已经足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步步从播种到收获,慢慢经历这些过程,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环境的布置、教案的准备、解决幼儿各种日常活动当中。还有教师认为领导没有提要求,自己也就没有过于重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推陈出新,老教师们也一步步更新自己的观念,但由于旧观念的固封,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出改变。

  (七)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时没有决定权

  幼儿由于在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够完善,缺乏特定自主操作的能力,因此户外种植活动几乎都是在老师的安排操纵下进行。教师往往会提前准备好一切,如每个小组种植的树苗,种植的地点,种植的量,浇水、施肥的量等等。

  (八)幼儿难以获得教师正确的种植指导

  因为条件的限制,在种植活动当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技术、精力还有其他一些未知的问题。从访谈内容中可以了解到,种植过程中较多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经验不足,技能水平较低,比如不清楚不同的植物的生长习性,是喜欢湿度高的还是低的,是否喜阳,生长周期为,多久需要施肥,多久修剪,如何修剪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太多的时间忙于其他事情,既要照顾幼儿的起居,还要布置主题墙,准备教案、材料等,无暇在种植经验储备上留有太多的时间。

  (九)幼儿参与活动的机会不均衡

  在户外种植活动中,不少调皮捣蛋和发展不够完善的孩子会被教师留在教室与保育老师一起。幼儿园分配给每个班级的材料有限,如果给他们自己安排的话估计进行不了几次活动了,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分配好了以后尽量让能力强的孩子多试一下。

  三、改善幼儿户外种植活动参与现状的对策以及建议

  (一)教师层面

  一是选择适合幼儿的种植方式。户外种植活动的植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存在着各种神奇有趣的自然现象,这些事物能牢牢吸引住幼儿的目光,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幼儿作为户外种植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幼儿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直接行动性与直接经验型,牢牢把握住儿童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到同一年龄幼儿的特点、不同年龄幼儿的差异性,结合年龄特征,提出可操作性要求。二是丰富自身种植知识储备。教师种植知识库存的丰富应重视起来,在户外种植活动的规划、选择、实施、总结、反思的每个环节都牢牢把握住,以最适宜的方式开展活动,才能确保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是保证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为幼儿提供更多探索自然、汲取知识的广阔天地,让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image.png

  (二)幼儿园层面

  一是保证园内有一定规模的户外活动场地。虽然面积大小不是衡量幼儿园办学质量是否优质的唯一标准,但既然已经明确了种植对幼儿的成长是利远大于弊,幼儿园就应该要尽可能地对这一方面进行完善调整,与此同时充分考虑空间位置是否具备植物生长条件,户外自然角地的划分是否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等。幼儿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温度、日长时间等结合园所的自身特色,从实际出发,合理创设并规划种植环境,为幼儿开展户外种植活动提供,并提供基本的户外自然角保障。二是领导加强对户外种植活动的重视。领导者对资源的分配、活动的规划、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合理的安排,将幼儿的户外种植活动规划为一日活动里面的一部分,计划好详细可行的活动步骤,对活动有明确的整体把握和深度认识是重中之重。他们对户外种植活动的重视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对种植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教师户外种植专业素养的高低。只有领导这一层级有明确的行动安排并能自身完善好种植知识储备,以身作则,教师才会积极应对工作的部署,从意识上重视,从行为上坚持,进而才能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家长层面

  一是与教师勤沟通。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这三处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应该重视起来。幼儿园应该多多开展种植号召大会,向家长普及幼儿种植活动的好处,鼓励家长多多带领幼儿参与园内园外种植活动。教师应该对领导的种植活动安排积极响应与实施,采取合适的方针策略,让家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家长应积极响应幼儿园的号召,掌握种植知识与技巧。虽然这是一个持久战,但是我们也应相信有了艰难的过程,结果才会更加美丽。二是与幼儿多交流。家长作为陪伴幼儿成长的第一监护人,有义务关注他们成长过程的所有信息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增进与幼儿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也是变相地促进幼儿园的工作,融洽的配合和家长的全力支持才能使得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种植活动能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方面的发展,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并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