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践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践德育教育论文

4

2024-07-30 11:17:4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成绩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程度不高、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等,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质量。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成绩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程度不高、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等,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质量。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德育和知识教学的全面结合。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身体、思想、意识等都在成长,这也是他们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教学活动不仅应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应加大了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内容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开展德育教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综合素质水平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观念,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而且,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人性化教学,逐渐提升社会的和谐性,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005XpTbZly1hp2ybuz4v7j30u00tz417.jpg

  (二)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数学综合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德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入了解,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复杂性的学科,仅以过去讲述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内容。所以德育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充分结合,可以让小学生们具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面对数学知识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价值,学习并不是为他人、为父母而学,学习知识内容主要帮助自己在追求人生目标、梦想、价值的过程更加容易、途径更加广阔。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德育教育作为小学生完成目标的信念。数学教师还需要改变以往刻板、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整体的质量不高,而且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只有通过德育教育工作逐渐改善学生、教师、学校的认知,才能使学生的道德、思想、成绩都能不断提高。

  (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和思想

  德育一直都是我国小学教育工作十分关注的内容,德育作为五育之首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思想品德作为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对于人的成长、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而且良好的品德教育也会影响整个学校的竞争力,并充分体现出整个学校强大生命力,这对于健全小学生人格,提升他们思想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一个具有正向、积极思想品德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更好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道德教育被一定程度忽视。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没有形成共同教育,多数德育教育都仅依靠学校单独完成。此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会全面保护学生,不让孩子在生活中受一丁点伤害,所以一些道德教育在亲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在我国的教育思想观念中,孩子的知识教育要比德育教育更重要,家长将道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寄托于学校。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忽视,导致学校方面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受到很大的影响。小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比如,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复杂、难度较高的学科,大多数数学教师主要以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数学知识能力为主,而且教学中依然使用那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连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效率也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为学生们普及德育知识。另外,数学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的德育知识传递方式仅停留在口头讲述上,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所以说,整个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效果都不是很高。

  (二)学校德育教育和学生自我实践存在一定的矛盾

  任何教育工作都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们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容融入实践中。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小学在开展道德教育时,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遵守相应的道德标准。但实际上许多学生的道德实践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且也没有严格遵守学校的道德教育。此外,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依然是将口头讲述作为主要方式,对于学生是否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且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思想方面的教育,教师和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关经验、案例的指导,所以整个小学德育教育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严谨性。在这种言德分离的情况下会导致学校逐渐忽略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再加上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逆反等心理,这更不利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社会文化对于小学生成长的危害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缓发育的阶段,大脑思想、行为也在逐渐成熟,但是这一阶段更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方面的重视。虽然说这一阶段小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都在成熟,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十分稳定,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些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文化以及周边同伴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的心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所以需要学校、家长、教师加强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关注,让小学生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小学生正确分辨正向、负面思想内容,从而培养出一个三观正确的学生。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情况来看,大量的社会文化垃圾逐渐对小学生的生活造成影响,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会使用电脑、手机、平板,他们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和次数也逐渐增加,但是互联网环境十分复杂,各种色情、赌博等不良广告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严重污染了小学生的成长。虽然互联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危害,最为重要的是一些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会给一些小学生的心理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不良印象,这些问题和因素都会给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造成巨大影响。

005XpTbZly1hp22k1bkb3j30rs0r2n4d.jpg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实施途径

  (一)提升数学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一些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才能不断鼓励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了解,如德育教育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影响、学生生活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让数学教师对德育教育有清晰的了解。其次,教师还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数学教师饱满精神状态的带动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动力。另外,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为学生们展示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如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时要规范、工整,通过这些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逐渐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最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在面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时,不仅要带着耐心、细致的态度引导他们,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数学教师通过态度、行为、思想方面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提高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

  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师,还需要社会、家长也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思想、行为、观念、品格塑造的重要方式,这些内容的培养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更需要家长提高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对于学生道德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这种情况更需要学校方面积极向家长传递德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一些相关的德育教育案例、学生成长案例逐渐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家长们举一些案例,如孩子的说话方式、吃饭动作、走路行为等行为是否和家长相似,这些实际案例也说明了家长在孩子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让家长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三)利用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展开德育教育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育不完全,对于一些数学知识很难理解,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会让小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们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并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德育知识。首先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通过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竞技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四)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都是通过相关教育人员精心挑选的内容,这些知识内容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了解这些德育元素的内涵,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下,不断提升他们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年、月、日》的内容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基础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如让学生们思考一年12个月里每个月的时间是否相同,有的学生会通过日历表对时间进行深入了解,在了解这些时间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们了解时间的珍贵,还能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知识的习惯。通过深挖教材德育知识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为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合生活内容开展数学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有许多都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真实的生活内容,帮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多角度地学习数学,还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们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仅依靠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分组讨论、分组研究,让学生们通过合作、沟通、交流的方式学习知识内容。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以使学生的德育素养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