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1

2024-06-28 10:41:5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包括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在内的物理基础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构成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培根铸魂和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作用。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在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举措及成效三个方面全面总结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来推进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旨在促进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

  摘要:包括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在内的物理基础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为理工农医类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构成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培根铸魂和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作用。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在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举措及成效三个方面全面总结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来推进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旨在促进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物理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明确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该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image.png

  二、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举措

  物理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是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1],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中发挥着培根铸魂的协同育人作用。教学团队从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夯实理论功底、提高创新能力等共性问题出发[2],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系统地推进物理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协同育人团队和课程梯队建设、协同育人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推动了物理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物理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面提升了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为新疆大学各理工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培根铸魂的协同育人作用。

  (一)物理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创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3],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密切师生联系,不断增强教师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政治自觉;通过持续推进教学科研团队和课程梯队建设,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促进优良师德师风的传承;通过全员全过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努力营造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物理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二)物理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和课程梯队建设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这个“牛鼻子”,高度重视物理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科研团队和课程梯队建设,出台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化建设方案,成立了6个教学团队、8个科研团队和36个课程梯队。广大教师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政治学习、课程建设、教研科研和教学实践,逐步提升了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这为构建物理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物理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资源自主开发

  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践行新疆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安排学院35名一线教师深入挖掘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中蕴藏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思政素材(见表1),并开展融入思政教育的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4]。由教学团队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普通物理学(上、下册)》教材、练习册和PPT课件分别于2017年1月和2019年8月在新疆大学13个理工科学院的课堂教学中使用。2020年8月,由教学团队录制的《大学物理实验》慕课视频和电子版实验报告通过雨课堂在新疆大学13个理工科学院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中使用。2021年3月,由教学团队录制的《大学物理(A)》慕课视频和章节测验通过超星学习通在新疆大学13个理工科学院学生课前预习中使用;2021年9月,由教学团队录制的《大学物理(B)》慕课视频和章节测验通过超星学习通在新疆大学13个理工科学院学生的课前预习中使用。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在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物理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深刻把握科研、教研与教学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了科研、教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发挥科研、教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5]。

image.png

image.png

  精准聚焦新疆大学各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教学团队中有相应理工学科背景的教师安排到相关专业的物理基础课程授课中,再明确要求任课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课程思政,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与思政元素相融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理论功底的同时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精准聚焦新疆大学各族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民汉学生混合分组学习,打造互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定律的发现、物理定理的推导和物理理论的应用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感悟物理学之美,从而达到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追逐梦想的育人实效,铸牢学生的理想信念。

  精准聚焦新疆大学各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丰富课堂内外教学活动,营造开放式育人模式,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指导学生参加天文社团,开展校园科普和“三下乡”科普宣讲,用科普宣传搭建文化润疆新平台,创造体验式探究机会,拉近青年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并以此为背景,结合育人体系、育人团队建设、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等,总结了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物理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以期为其他高校物理基础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恒雷,吕长武,刘静,等.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9(增刊1):112-113.

  [2]陈恒雷,张伶,崔秀花,等.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物理类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57):109-111.

  [3]崔秀花,穆保霞,井群,等.“三进两联一交友”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功能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92):65-66,69.

  [4]陈恒雷,吴钊峰,凌海秋,等.融入“思政教育”的物理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9):42-43.

  [5]吴钊峰,李志军,张冬波.大学物理中力学部分“课程思政”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2-66.

  [6]陈健,钱维莹,何跃娟,等.大学物理教学中强化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