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巧用英语绘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论文

巧用英语绘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论文

2

2023-01-30 14:29:55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绘本;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利用小学英语绘本进行教学,可以借助绘本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思维品质培养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巧用英语绘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论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特征与心智等级。思维品质会随着个人的成长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的逐渐加深而变化发展。思维品质主要特征有3个,即创造性、批判性与逻辑性。其中,创造性是指个人能够基于自身的见识以及经验,对传统的事物提出新颖的看法与处理方法。批判性是指个人对各个事物有自身的看法,并且带有怀疑性,会带着这类怀疑性探索。逻辑性是指个人能够将事物的内在联系看透。

  (二)英语绘本

  在我国的教育中,英语绘本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形式,其往往是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能够将图片内容通过绘本文字表述出来。每个英语绘本的图片内容都具有连贯性和丰富的故事性,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英语绘本中,语句一般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并且其中的主题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需求。

  (三)绘本教学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就是将小学英语绘本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将绘本中的内容同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借助绘本中有趣的图文结合形式,教师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

  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能够发挥较大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小学英语绘本时也能够进行相关的思维品质教育。由于对思维品质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思维品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其融入课堂,导致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效果不佳。

  (二)思维品质培养方法有待改进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绘本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时,并未将绘本的优势发挥出来,仍然采取在课堂上单独讲述故事的方式,片面地带领学生进行绘本内容的学习,缺少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参与的过程,并未将思维品质很好地融入课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深刻地体会到绘本中的思维品质内涵,从而导致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思维品质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三)绘本的教学设计层次不足

  在思维品质培养方面,部分教师能够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做得较好,但是在问题的层次方面却有所欠缺。部分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背诵情节或单词,或者带领学生朗读绘本中的故事,缺少具有开放性、能够发散思维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不全面,因此需要丰富小学英语绘本的课堂层次。

  (四)学生对发散性问题回答兴趣较低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设计发散性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品质尚未成形,导致其对开放式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由于英语是外国语,部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并未达到能够独立使用的地步,在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表达方面存在问题,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大,从而影响思维品质的培养质量。

  (五)学生的错误未追因

  在课堂中,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大部分教师并不会深入探究学生回答错误背后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对绘本知识的理解就会存在瑕疵,并且会对后续的绘本学习抱有对错无所谓的心态,导致学生的思维品质发生不良改变。这样教师就难以通过真正的原因合理控制教学中的环节调整,也不利于思维品质培养。

  三、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就是通过生动、简单的文字与图片在课堂上进行相关教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前,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所局限,因此亟须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实际内容,在讲解时要求学生理解这些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通过没有文字的图片讲述相关的绘本内容,这样能够让学生自行组织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英语绘本《跟着兔子》中,教师就可以先以“invention”为主题引入相关绘本内容,之后带领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每讲解完一张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遮挡上文字,看着图片复述一遍内容,之后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不看下一张图片内容的前提下用英语简单地预测一下后面的内容,并且在其中再次强调“invention”这个单词的含义,向学生渗透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内涵,让学生在预测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讲解完成所有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绘本文字遮盖住,并挑选出一位学生通过图片复述完整的绘本内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课前预习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英语绘本中含有许多主题,能够满足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不同要求,因此想要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就需要在课前的环节下功夫,引导学生对绘本中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将相应的绘本内容与学生切身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借助绘本中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小学英语绘本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思考,激活学生自身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相关的绘本资料发送给学生,并在其中标注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对小学英语绘本的理解程度。

  例如:有一个绘本的主题为“Atthe Zoo”,教师在课前预习时就可以将各类动物图片发送给学生,还可以发送一段与动物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绘本内容产生一定兴趣。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依据绘本内容,将绘本内容中没有出现的动物展示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绘本内容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教学时能够更加投入教学过程。

  (三)深化问题设置

  利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培养思维品质,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认识,在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思维品质培养需要依靠教师不断地提问引导,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化问题配置,实现多层次、深刻地提问,帮助学生对相关的思维品质有更深刻的感受与认知。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想要实现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从课堂的各个环节出发,在绘本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寻找图片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思维。

  例如:在三年级起点教材主题为“Dinner is Ready”的绘本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How many kinds of food on the table?”通过这个问题将学生引入绘本的图片内容中,让学生对各类食物进行分类,并以“Meat or Vegetables”为下一步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并划分。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绘本的基本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与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绘本中的各类细节,能够在英语绘本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投入,提升自身思维变换的灵活性。

  除了设置细节性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绘本内容产生更深层的思考与认识。例如:在“My Pen Pal”主题的绘本中,教师可以针对与主题相关的“Pen Pal”一词设置问题。在学生阅读绘本之前,教师询问学生有关该词组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表达自身对笔友的理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绘本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明白笔友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你们希望自己的笔友是什么样的?”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结合绘本中的内容回答。教师可以适当地允许学生运用简单的句子回答,降低难度。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还能在英语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容了解更深刻,增强绘本教学效果。

  (四)分析绘本逻辑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整个教学过程都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就要对绘本的内容进行详细地挖掘与了解,认识到绘本中的逻辑能够带动绘本教学整体过程。教师可以在绘本教学中根据当前的逻辑设置问题链,根据问题链的设置梳理绘本内容中的情节与深层含义。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的逻辑将绘本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链分为读前、读中、读后几个部分。在读前部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习理解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过程中逐渐适应教学氛围,并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认知与感受。教师可以在该环节将问题指向绘本中的图片以及其中各项元素,如在绘本My Family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让学生回答其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标注在图片上,实现导入与初步了解的作用。

  读中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始正式了解绘本内容的过程,教师在该阶段应该设置较多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容展开探究,自主发现绘本内部的逻辑,实现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让学生对绘本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把握。

  读后阶段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教师需要对绘本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深挖,促进学生思考绘本内容,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Then andNow绘本中,教师就可以在读后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与未来自身想要实现的愿望以及想要做的事情,让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做出一个规划,进行绘本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提升。

  (五)搭建语言支架

  在小学英语绘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回答。由于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为英语,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方面的难度较大,难以开展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的教学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相关语言支架的建立。

  教师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在提出开放性问题前先搭建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例如:在回答问题前,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固定回答,将回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agreement”,另一部分是“disagreement”,在两个意见的表达中分别设立相关的表达语句,在2022.23.学生·成长指导“disagreement”中可以设置“Sorry,I disagree”“I don’t think so”等语句,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减少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实现思维品质的培养效果。

  (六)开展课后分享

  在绘本的教学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课后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复盘。学生可以在分享会中针对自身最感兴趣的某部分进行发言,其他学生也可以就这一方面表达自身的见解。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鉴他人的思维,促进自身思维品质的提升。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趣味性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问题设计,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情况,适当调整绘本教学的环节与细节,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品质与知识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葛方圆.基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研究[J].知识文库,2021(23):58-60.

  [2]王翠萍.思维品质培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调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3]吴琪.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

  [4]张萍,林荣倩.思维品质视角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