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2023-01-29 14:43:55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包括立足教材实际,提炼君子文化素材;引入名人故事,品味君子文化思想;切入古代趣题,感受君子文化趣味;等等。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包括立足教材实际,提炼君子文化素材;引入名人故事,品味君子文化思想;切入古代趣题,感受君子文化趣味;等等。
关键词:君子文化;古代趣题;小学数学教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君子文化是最具典型性的文化,包含着非常多的道德要义,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记,是具有衍生性和渗透性的人格文化。继承君子文化,等同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践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所需。为此,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君子教育”为办学特色,提出了“礼信文化立校,君子品格塑人”的办学理念。扎根于发展实际,我校进行了“君子范型的小学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基于君子文化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这样有利于培育君子师生,弘扬文化自信,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最终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特色学校文化。
当前,教育改革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其也有着这样的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君子文化,不仅能继承和扬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将君子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过程,既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进步。因此,将学校办学特色考量在内,将君子教育悄然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实际作用,即能够构建起卓有成效的教学方略,使君子文化和数学教学这两方面实现有效连接,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推动学生在将来获得健康和良好的发展。
一、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君子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故教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教授,不仅有助于过去优秀的哲学思想在当下获得运用,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华文化道德精髓的集中呈现是君子文化,君子文化代表着非常多的中华传统优秀美德,如仁爱和正义等,正是因为这些优秀品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我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就必须将君子文化作为道德标杆,提醒人们立足初心,牢记使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君子文化,可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使学生对我国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有更为深厚的了解,这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二)有助于激发探索精神,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可知,其对新事物比较好奇,并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君子文化进行运用,追溯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教科书里学习探索君子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可以利用君子文化的内容,扩展相关的文化背景故事,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在小学课堂之中,对君子文化进行利用,不仅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的现实化、生活化,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而且对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高效运算、数学模型思想等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对生活化的文化情景进行创建,将相应的生活实践运用在课堂之中,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他们借助数学的视角对生活进行观察,并运用课堂当中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有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有助于引导正确价值判断,塑造健康人格品质
尽管“君子”至今无典型的概念定义,可是古代的君子将仁义作为自己的最终使命,促使这成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特质。尤其是他们推崇的仁义和忠孝理念等,已然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深处。直到当下,人们还常常将君子推崇的那些人格作为标杆,这也是我校对“君子教育”进行落实的社会前提所在。因此,在平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君子的有关标准融入其中,可以引领学生对善恶美丑进行分辨和价值判断,构建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进而指导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五)有助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君子范型学子
文化是品牌和个性的体现,也是学校独具特色的管理和发展风格的体现。学校搭建特色文化,有助于自身发展。在学校对特色文化进行搭建的进程当中,离不开对相应课堂文化的构造。我校基于君子文化创办学校,教师在课堂当中积极地对君子文化进行运用,从而有效创建了君子文化育人环境。数学课堂是我校的重要课堂,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君子文化,可以文化促进学校的发展,推动我校培养出具有君子范型的学子。
二、君子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立足教材实际,提炼君子文化素材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君子文化与数学课程的契合点,对此,首先应立足数学教材,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度挖掘其中隐藏的君子文化素材。其实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情境图、例题、习题、课后阅读都蕴含着君子文化元素,对此,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教材视为一个综合性的载体,以之为基础,对其中的有关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君子文化有所感知。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部分以北京鸟巢和天安门的面积作为例题引入新知,并设置了计量北京故宫和颐和园的面积且进行单位换算的习题,同时题目中提及故宫是世界最大的宫殿,如图1所示。这样的数学课堂设计从例题到习题都围绕着我国著名的建筑,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换算的数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对我国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如此可实现爱国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沏茶问题、烙饼问题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可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图2所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待客之道,学会积累生活经验,重视家庭劳动,深度了解数学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且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对其进行运用,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概言之,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的君子文化,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君子文化知识,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君子文化之德、君子文化之智的谦谦君子。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对这些资源进行全方位运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引入名人故事,品味君子文化思想
数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出现了非常多有名的数学学者,他们为数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适当切入数学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名人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文化,感悟古代数学家的探究精神,学习前人杰出的思维智慧。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课本的“你知道吗”这一板块中对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介绍引出相关知识点,如图3所示。
这样的数学名人知识引入,可促使学生对祖冲之的聪慧和毅力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在学习中借鉴他的精神品质,树立学习信心。教师应当正确看待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难题,指引他们学习体会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我国不仅包含着非常古老的文化,古代的人们也有着非常多的智慧,从而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从小就树立起高尚的理想,培养顽强拼搏、努力奉献的精神,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另外,教师应该突显数学的人文价值,从而使学生构建起完备的人格。实际上,我国有着非常多的有名的数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和陈景润等,他们始终坚持对数学难题进行攻克,并在各自的领域当中获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教师可以将教材当中提到的那些名人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时,渗透君子文化,使学生从小就接受相应的教育。
概言之,将君子文化渗透课堂,有着非常多的渠道和方式。如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讲述名人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对君子文化的价值有一定程度的领会,对其中包含的思想进行体察,从而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君子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切入古代趣题,感受君子文化趣味
古代数学家有很多雅趣,流传下来的很多有趣的数学名题是他们探索过程中智慧的结晶。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切入古代趣题,引导学生在解答这些趣题过程中,与古人进行智力比拼,可使学生感叹先人伟大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实现君子文化的有效渗透。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中的习题包含“和尚分馒头”的问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人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意义。程大位是明代著名的珠算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刚好可以每人一个。但是如果大和尚一个人可以拿到三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只能拿到一个馒头,那大小和尚各自有多少人数?”在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理解原文的表达:“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联系上下文,学生理解了原文的意思:“实”就是指“被除数”,“法”指的是“除数”[4]。理解了原文意思后,一下子就能列出算式:100÷(3+1)=25,100-25=75。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其实,数学中还有很多古代的趣题,如“以碗知僧”问题、“韩信点兵”问题、“李白买酒”问题等,故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认真研读教材,将这些问题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古代数学问题当中的趣味有全方位的体会,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5]。
(四)设计实践作业,践行君子文化理念
设计合理的课后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与君子文化相关的内容,可有效渗透君子文化,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新授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或者在课外阅读相关的数学历史书籍,这样可促使学生践行君子文化理念。
例如,教师在教会三年级学生测量后,可以设计让学生周末参观红色基地的实践作业,使其进一步感知长度单位,或者让学生了解家里自来水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感知质量单位,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如图4所示。又如,教师在教会五年级学生分段计费后,可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分段计费,并思考为什么要分段计费,以及怎么计算家里的水费、燃气费等费用,同时教会学生生活的技能,使其学会节能生活。通过实施节约教育,可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优化教学评价,传承君子文化精神
评价的关键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这一系列过程有全方位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获得改进。教师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更要关注他们在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6]。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君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点评,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所认知,进而使学
习成效获得优化。基于此,对教学评价系统进行搭建非常关键[7-10]。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时也要遵循公平性与合理性的原则,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如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把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进而使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11-12]。
例如,在带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的由来吗?”学生则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出如下点评:“这位同学真的是很有勇气,但是你再好好想想答案,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而对于回答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学习。在有关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课堂当中学生的种种表现,让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成效,并且使教师对自身数学教学品质有一定了解,继而促使教学成效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高君子文化的渗透水平,重视对君子文化的渗透,并将其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教师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四年级数学100个大小和尚吃100个馒头的解题方法[EB/OL].(2021-08-01)[2022-05-01].https://wenku.baidu.com/view/29b8072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e5.html.
[5]蔡雅玲.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21(8):49-51.
[6]兰存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20(12):67-68.
[7]邹国栋.立足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魅力[J].成才之路,2021(6):108-110.
[8]梁银芳.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1(6):68-69.
[9]吴晓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62.
[10]高文豪.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197.
[11]张敏.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0):71-72.
[12]江萍.让传统文化滋养数学课堂: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研究,2019(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