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中的应用论文

15

2024-06-26 10:37:54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近年来,全球就业市场波动巨大,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措施来渡过危机,全球失业率急剧上升,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造成了重大影响。目前,国内经济已稳定向好发展,然而就业市场波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未消退,加之毕业生数量增加导致竞争加剧,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职业匹配度低、薪资待遇不理想等就业问题[1-2]。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和经验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过去相比,毕业生往往需要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其需要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这导致

  摘要:近年来,全球就业市场产生巨大波动,作为社会未来希望和智力资源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愈加凸显。通过介绍全球就业市场的冲击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引入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探讨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中的应用,以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重建信心,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心理疏导;人本主义咨询理论

  近年来,全球就业市场波动巨大,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措施来渡过危机,全球失业率急剧上升,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造成了重大影响。目前,国内经济已稳定向好发展,然而就业市场波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未消退,加之毕业生数量增加导致竞争加剧,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职业匹配度低、薪资待遇不理想等就业问题[1-2]。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和经验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过去相比,毕业生往往需要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其需要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这导致部分毕业生焦虑不安,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包括自卑,出现从众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等[3]。

  一、相关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咨询理论是一种关注个体内在需求和价值观的咨询方法[4]。咨询师以客观、非评判的态度对待个体,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为受助人群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鼓励个体自由表达和探索内心世界;帮助个体发现和发展他们的个人优势和资源,以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目标;尊重个体的选择和决策,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以使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帮助个体关注当下的感受和需求,以便更好地理解自我并作出积极的改变;帮助个体建立健康、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并提供相关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在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指导下,咨询师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如非指导性的探索性对话、情感表达、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等,以帮助个体实现自我认知和成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幸福感[5]。这种理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心理健康咨询和职业咨询。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中,该理论有助于他们重建信心,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分为四种。第一,就业焦虑与不安感。由于全球经济的波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不确定,这使一些毕业生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担忧经济不景气会导致他们失业。就业焦虑和不安感可能会导致毕业生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第二,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一些高校毕业生可能由于自卑感而产生自我怀疑。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学历不足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种自卑感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愿意积极寻找工作机会,甚至拒绝了许多潜在的职业发展机会。第三,从众心理和社会比较。部分毕业生可能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倾向于跟随同学或朋友的选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职业,这可能导致他们追求并不符合自身目标的工作。此外,社会比较也会使毕业生感到不满足。他们可能会与同学或朋友进行比较,看到他人取得职业成功,而感到自己的职业进展不如他人。第四,家庭期望和依赖心理。毕业生可能面临来自家庭的期望和依赖。他们的家庭可能期望他们找到高薪工作或从事特定职业,这会增加他们的压力。此外,一些毕业生可能过于依赖家庭或学校的帮助来寻找工作,而不够主动。这种依赖心理可能影响他们的就业独立性。

image.png

  高校毕业生在面对上述心理问题时,通常需要咨询和支持,甚至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以帮助他们应对焦虑、自卑感、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等问题。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对于帮助高校毕业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至关重要。

  三、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在高校中的应用价值

  心理健康在高校教育中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重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使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本主义咨询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可用于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其具有六个方面的应用价值。第一,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在高校心理疏导中,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问题尤为重要,心理咨询师应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个性化的关注有助于建立信任,使学生更愿意分享内心的困扰。第二,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强调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在高校心理疏导中,心理咨询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帮助他们制定积极的目标,追求自己的梦想,鼓励学生接受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三,人本主义咨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高校学生面临来自同学、教师和家庭的各种关系挑战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掌握沟通技巧,解决冲突,并建立支持性的人际网络。第四,人本主义咨询理论鼓励积极应对现实中的挑战。在学校,学生常常面对学业压力、职业不确定性和自我探索等方面的压力,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挑战的本质,鼓励他们制定应对策略,以及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态度。第五,人本主义咨询理论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了一系列有用的技巧,如倾听技巧、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以及建立信任的方法,这些技巧有助于建立亲近的咨询关系,让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分享内心的困扰。第六,人本主义咨询理论鼓励预防性心理疏导。高校可以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宣传和支持性的校园环境来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使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中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实践

  (一)工作原则

  就业帮扶中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咨询方法,旨在帮助个体实现职业发展和就业目标。这种方法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尊重和情感支持,以及与咨询师之间真实和坦诚的关系,在开展时应遵循四条原则。第一,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咨询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支持个体发现自己的价值、兴趣和能力,并帮助他们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计划。咨询师尊重个体的选择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决策过程,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第二,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重视尊重和情感支持。咨询师通过倾听、理解和接纳个体的感受和经历,与其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他们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对其进行评判,同时还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个体应对职业困惑、焦虑和挫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第三,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强调真实和坦诚的关系。咨询师与个体建立起真实、坦诚和互信的关系,鼓励个体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是以真实的自我回应个体的问题和困惑。这种开放和透明的关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职业发展的可能性。第四,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咨询师不仅关注个体的职业目标和技能,还关注他们的人格特质、价值观和生活经历。他们帮助个体探索职业与个人生活的平衡,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鼓励个体在职业发展中寻求目标,追求与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相符的工作。

  (二)工作内容

  在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时,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可以提供六个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第一,建立信任关系。咨询师与毕业生建立起互信和尊重的关系,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开放的环境。这种信任关系是帮助毕业生敞开心扉、分享困惑的基础。第二,探索个体需求。咨询师与毕业生一起探索其职业兴趣、价值观和目标,通过深入了解毕业生的个人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找到与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方向。第三,提供职业规划支持。基于毕业生的兴趣和目标,咨询师会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这包括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的趋势和需求,探索不同职业领域的发展机会,制定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工具。第四,提供心理支持。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和焦虑时,咨询师提供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他们可以帮助毕业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并提供技巧和工具来帮助其应对压力和焦虑;还可以鼓励毕业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以应对挑战和困难。第五,提供资源支持。咨询师可提供就业资源和信息,帮助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简历和准备面试等。他们可以分享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培训和课程,以及与雇主和行业专业人士联系。第六,提供持续支持。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咨询师需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定期与毕业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帮其调整职业规划和发展策略。

  五、就业帮扶中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第一,个性化的帮扶。每个毕业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需求和目标,因此,咨询师需要针对每个个体进行个性化的帮助。然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咨询师资源有限,这给个性化帮助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一个完善的毕业生信息系统,收集和整理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求职意向和职业发展规划,以便咨询师更好地了解每个个体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咨询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咨询技能,以更好地满足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可以引入技术手段,如在线咨询平台或智能化咨询系统,为毕业生提供更便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

  第二,情感支持的提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面临压力、焦虑和挫折,他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然而,咨询师在大量的咨询工作中可能无法充分关注每个毕业生的情感需求,或者缺乏有效的情感支持技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咨询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智力和同理心,能够真正理解和关注毕业生的情感需求;可以建立一个支持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和校友等,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情感支持;可以开展一些情感支持活动,如座谈会、心理辅导课程或心理健康讲座,帮助毕业生释放情感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第三,职业发展的指导。毕业生需要得到关于职业规划、就业市场和职业技能的指导,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然而,咨询师可能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或者无法提供具体的职业发展建议。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咨询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职业发展知识,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可以与企业、行业协会和校友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就业市场的信息和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职业发展指导;可以开展一些职业发展培训和讲座,提升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image.png

  全球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困扰。基于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心理疏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个性化帮助的方法、加强情感支持的提供、加强职业发展的指导,可以更好地保障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平,刘晓蕾.破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难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24-28.

  [2]王顶娟.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慢就业”问题原因与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3):34-36.

  [3]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科技创业月刊,2008(2):135-136.

  [4]罗丙佳.浅谈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J].心理月刊,2021(12):195-196.

  [5]王玉卓.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22):196-19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