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析论文

7

2023-01-21 13:32:06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优化学生预习方式、优化课程开展方式、优化课后学习内容。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优化学生预习方式、优化课程开展方式、优化课后学习内容。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精准化教学;互联网环境

  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实现对高中英语知识内容的重组与整合,这也是互联网教学具有的独特优势[1]。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借助互联网资源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调整,并从设定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及时评价英语课程等多个方面着手,将改革贯穿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互联网上的内容让知识的呈现变得更加具体,从而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是新课改对英语课堂建设的要求。故教师必须不断强化互联网学习资源与高中英语教学方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真探索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英语教育模式,用互联网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从而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搜狗截图22年11月25日1147_17.png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仍然采用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知道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真实情况,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导致课堂教学不能让所有学生受益。所以在单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这束缚了其思维的发展[2]。具体来说,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解和传授,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记笔记,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和质量较低。

  (二)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导入环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使接下来的课程开展有着更高的质量。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英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这就导致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效性不高,仅成为形式上的存在,学生很难被课堂导入环节吸引。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

  (一)互联网为英语资料的查询带来了更多便利

  互联网为英语资料的查询带来了更多便利。之前,学生如果想要查询英语资料,往往需要查阅纸质资料,但这样的信息检索速度是比较慢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查阅资料的速度,学生只要输入自己想要查询的内容,很快就能够得到比较有用的答案,并且互联网资源的运用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3]。正如上述所言,学生要想学习英语,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阅资料,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平台,不断提高自身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水平。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互联网的应用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便利,不断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互联网增加了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后的沟通

  过去,学生和教师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够联系,而互联网增加了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后的沟通。互联网让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即使是在课后,学生如果产生了一些疑问,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消息的方式向教师进行提问[4]。这样,学生就可以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能将问题留到课堂上解决。同时,由于在课堂上可能会忘记自己要问的一些疑问,学生的疑问往往越积越多,最终难以解决。而互联网技术改善了这一个问题,让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三)互联网改变了英语课堂上的授课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英语课堂上的授课模式。之前的高中英语课堂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线下教学,然而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线上教学的可能性,为学生在家里就能够上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5]。而现在的这种课堂授课方式虽然是线上教学,但是其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性让分隔两地的教师和学生依然可以对彼此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学生预习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预习,要求教师能够采用更加多元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以完成英语知识有效传递的任务。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收集或开发适用于自学的微课视频,并在其中引入与新课知识相关的内容[6]。需要注意的是,微课视频的时长需要严格控制在5~8分钟,并以重点知识内容作为微课视频核心,以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从视频内容中找出需要强化学习的知识点,防止出现因视频时间过长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丧失的情况。

  以“Travelling around”一课教学为例,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开发多个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教师要引入重点词汇及相关常用短语,如在讲解“sight”这一个词的时候,不仅要引入课文中的知识内容,还要引入“be in sight of”“in the sight of sb/in sb’s sight”等常用短语,从而扩充学生知识储备。鉴于课文涉及的新词较多,教师无须对每一个词汇都进行拓展,以防止微课视频内容过多,为学生带来预习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开发关于课本内容的微课视频,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为其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还要开发“Understanding the text”微课视频,着重对其中的长难句进行分析,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目的。概言之,在互联网环境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制作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并在教材或笔记中记录自己的收获和问题,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课程开展方式

  1.注意提问方式,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问题引导的形式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逐渐拓展其学习的深度。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课堂问题,从而使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让整个班级都充满积极好学的氛围,并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以简单问题为支架,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7]。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个别学生突破学习困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Travelling around”这一节课时,可以“Travel”为话题组织写作教学。由于话题贴近生活,很多学生都能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分析如何介绍自己喜欢的地点。因此,在课堂提问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回顾自学期间获取的知识,进而给出答案。首先,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西部素质教育2022年10月第8卷第20期

  “Why do you like it there?”这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答案。其次,教师可以提出“Howto write an article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location?”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例文和提示,分析一个完整的“recipe”需要包含哪几部分内容。最后,教师可引入“Can you write an application?”这一话题,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写作过程。在学生写作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写作状态,当发现学生写作进度较慢时,可以鼓励学生先绘制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思路;当发现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时,要注意及时纠正,以加深其对相关语法知识的印象。

  2.构筑多元课堂,营造良好氛围。为更高效地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研讨活动,进而培养其思维品质,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构建活力课堂的策略[8]。对此,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上与课程知识相关的影音资源,并开展生生辩论、英语短剧表演、课后演讲等活动,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课堂研讨氛围。

  例如,在开展“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时,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较好地掌握本课语言知识和课文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放映Fry’s Planet Word影视作品的片段,并帮助学生在观看视频片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What could you do for Chinese charac-ters?”组织辩论活动。即便课文运用大量篇幅讲述了“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Chinese Civi-lization”,但依然有很多高中生经过理性思考,提出了否定的观点。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进一步阐述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期间感受到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如此其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和敏捷性都可以通过辩论得到有效增强。

  (三)优化课后学习内容

  1.加强互联网技术与测评的结合。为了能够在课后复习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组织课后线上测评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成果,进而根据学生在课后的实际反馈优化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课后测评的环节当中,教师一定要合理设计课后测评题目,防止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学习压力。

  比如,在复习高中英语课程“Wildlife protection”时,教师需要在课后评价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让课后复习朝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开展。首先,教师可用“Why are the animals in danger?”“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nimals?”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篇,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进行课后测评的设计,在单项选择、英汉翻译等形式的题目中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结合学生各个环节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出一个数据表,在更准确的数据参考中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让学生能够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大放异彩,让英语课程教师的开展能兼具科学性[9]。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复习测评当中,教师能找出教学活动中的难点与痛点,持之以恒地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在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之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更加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树立更坚定的学习目标。

  2.借助线上讨论,完善复习内容。高中阶段的英语知识体系较为复杂,不同词汇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并且对教材中短文、对话、例句等内容的解读也需要大量关于文化素养的储备,这对于学生的复习来说有一定挑战。上述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复习期间遇到困惑与不解,进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借助互联网快速开展沟通互动,推动线上讨论复习活动的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将学生划分为多个3~4人为一组的互联网学习小组,如此既能保障各小组在讨论期间尽可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又能避免因小组人数过多而出现无法保障统一线上讨论时间的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互联网小组的形式复习课文“Travelling around”中的知识点,朗读“leading researchers to believe that each one is a copy of a real soldier”等包含语法时态的句子。其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动词的形式了解其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的用法,并尝试分析将来表达时的时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学生对于课后复习知识点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适当暂停讨论,并寻求其他学生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复习时间,同时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学生的时候再一次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效保障线上复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3.完善课后作业,提升口语水平。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禁锢下,大多数教师在布置英语课后作业时,都更为偏向基础知识方面的作业,如词汇的记忆、英语阅读的理解等,而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学习要求,即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理论考核,并未考虑到学生虽能够对于英语书面知识点进行复习,却无法张口表达,导致英语教学逐渐发展为“哑巴式英语”。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为学习者拓展多样化的课后口语学习任务,使学习者可以在完成趣味化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口语方面的学习,从而实现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每周让学生搜集2~3个英文短视频,如英语综艺节目、英文电影等,并让学生针对自己搜集的课后视频资源进行模仿练习,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仿任务,最后以视频、音频等方式录制下自己的模仿成果,并上传到班级网络学习平台[10]。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能够大幅度提高,更加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从而在模仿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课后口语练习的布置,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模仿和练习。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地进行个性化辅导,做到分析问题精准、把握导向精准、设计内容精准、施策方法精准,同时要积极把握住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主动接触互联网上的海量教育资源。只要教师能做到上述内容,相信就一定能看到“学困生”如春起之苗,见证奇迹的时刻就一定指日可待。

  [1]马金莲.智慧课堂和高中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19-320.

  [2]高英.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897-1898.

  [3]宋平.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138-139.

  [4]冯喜红.互联网+教育改变高中英语课堂[C]//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广州: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2019:161-167.[5]李秀萍.“互联网+课堂教学”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影响因素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20,30(4):112-116.[6]袁亚娟.“雨课堂”支持下的高中英语主题式项目学习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7]杨婧婧.“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82-483.

  [8]申丽霞.解析互联网环境下的高中英语精准教学[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5):28.

  [9]胡旭宇.“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2020(14):192-193.

  [10]陈霞.互联网+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20(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