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论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论文

10

2024-06-20 10:06:12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精选优质的课程资源,助推语文学科落实育人目标。丰富的写作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内容,还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形式,助推写作教学提质增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站在不同角度,着力开发写作教学资源,如教材中的写作教学资源、校本课程中的写作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精选优质的课程资源,助推语文学科落实育人目标。丰富的写作教学资源不但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内容,还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形式,助推写作教学提质增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站在不同角度,着力开发写作教学资源,如教材中的写作教学资源、校本课程中的写作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

  写作是一种综合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当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关注和热爱现实生活,建立积极的思想情感,表达真情实感。除了现实生活,语文教材、校本课程中也存在丰富的写作教学资源。写作教学资源包括语文教材、校本课程、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在内的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多种场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专业能力作用,联系语文教学所需,站在不同的角度,开发写作教学资源。

  一、开发教材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一)将单元作为写作教学资源

  写作单元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专门设置的写作训练。尤其,部编版语文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设置难度不同的写作训练,助力学生实现螺旋式发展。教材中的写作训练恰好是教师实施写作教学的助力。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写作训练设置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指导。

  例如,三年级上册设置了“观察”写作单元。该单元重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为实现此目的,本单元先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鸟和草地,汲取观察经验。同时,本单元安排“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这两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方法。“初试身手”要求学生细心观察事物,把握其特点,书写一个小片段。此外,本单元安排了两篇写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借鉴写作经验,描述所观察的事物。最后,本单元设置写作板块,引导学生综合单元所学,使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写出其特点。整个单元紧紧围绕“观察”设置不同的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活动,学会观察,锻炼观察能力。对此,教师可以本单元的不同板块作为写作教学资源,组织学生体验不同的活动,从而达成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目的。

  (二)将选文作为写作教学资源

  选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选文,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获取写作方法,汲取写作经验。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互相影响。学生通过体验阅读活动,可以获取写作素材、写作方法;学生通过体验写作活动,可以增强阅读认知。教师需要在了解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教材选文内容,开发写作教学资源,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童话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点燃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工具。以童话中的想象为立足点,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文本思路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刻画具体的场景。经过一番想象,学生不但可以锻炼想象力,还能深入理解童话内容。部分学生会因此感受到童话的特点,汲取写作经验,为自主地编创童话故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有清晰的结构,便于学生逻辑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选文的逻辑结构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顺序、层次、构造,促使其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汲取写作经验,有利于切实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三)将课后小练笔作为写作教学资源

  小练笔是部编版语文教材每节课课后习题的重要构成。小练笔,顾名思义是书写篇幅较短的小短文。小短文既可以是一句或几句话,又可以是一段或几段话。教材中的小练笔内容与选文息息相关,是选文的拓展。学生体验小练笔活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写作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后小练笔作为写作教学资源。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论文

基于文本内容,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回顾生活经历,用一段话描述家乡最美的季节。这个小练笔给予了学生写作的机会,尤其在写作时,学生会迁移阅读认知和生活认知,抓住家乡的四季美景特点,调动知识储备库,选定优美的语言,模仿文本思路、结构、表达方式等,组建语言,描述家乡某一个季节的美景,歌颂家乡之美。通过完成课后小练笔,学生既可以巩固阅读成果,又可以锻炼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经验。

  二、开发校本课程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开发出的课程,是统编教材课程的有力补充。一般情况下,校本课程的类型丰富多彩,如实践活动、跨学科整合活动等,其中不乏写作教学资源。教师要从恰当类型的校本课程入手,开发写作教学资源。

  (一)从学科实践活动中开发写作教学资源

  学科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构成,具有鲜明的育人特色,且形式多种多样。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例,其常见的形式有辩论会、朗诵比赛、主题演讲、主题探究活动等。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也可以增强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建立真实的情感。教师要以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开发写作教学资源。

  例如,课本剧表演是最能吸引学生的一项语文实践活动。在体验活动时,学生要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并用表演的形式重塑故事。课本剧表演内容可以源于教材,又可以延伸课外。通过体验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可以得到提升。以《负荆请罪》为例,这是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在阅读课堂上,学生体验多样的活动,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廉颇、蔺相如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同时,该故事有较大的情节冲突、较强的戏剧张力,备受学生的喜爱。基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其与小组成员合作,将故事改编为课本剧。在改编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彰显个性,迁移阅读认知,撰写剧本大纲。之后,各组成员调动语言知识储备库,组建语言,描述故事场景、人物对话、人物神态、人物心理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反复阅读剧本内容,判断语言是否简练、有逻辑等,由此一遍遍修改,提高剧本质量。在做好准备后,学生合作练习表演。在表演时,互相观察、倾听,评价神态、语言、动作等是否到位,提出完善建议。在生生评价下,学生自觉地弥补不足,进一步地提高表演水平。在全体学生熟悉表演后,教师可以搭建舞台,鼓励各组轮流登台表演。通过不断地体验课本剧表演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阅读成果,锻炼了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能够建立积极的情感和独特的感受。教师在各组表演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记录课本剧表演活动中的精彩内容,学生在活动经历的助力下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建构真挚的情感。

  (二)从跨学科整合中开发写作教学资源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中不乏写作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紧扣语文与道法、语文与数学、语文与劳动教育等关系,建构跨学科整合活动,并从中开发写作教学资源,推动学生体验写作活动。

  例如,“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集语文、道法等学科于一体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水资源现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交流水资源问题、成因、影响。在体验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建立真实的感受。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微写作训练活动——书写“保护水资源”建议书。在组织活动之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探讨,进一步增强认知,丰富写作素材,厘清写作思路。在做好准备后,学生主动投身写作活动,发挥逻辑思维作用,沿着有序的方向组建语言,介绍当前的水资源问题、成因、影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做到言之有物,顺其自然地锻炼写作能力。在学生完成建议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找出彼此的文章,提出完善建议。在他人的帮助下,完善写作素材、自身观点,积累写作经验,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论文

  三、开发社会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学生会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建立独特的人生感悟,有利于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主动书写文章。社会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家庭生活、乡土生活为切入点,挖掘写作教学资源,助推学生写作。

  (一)开发家庭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在家庭生活中,学生能够体验各种各样的活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生活经历,建立了不同的家庭生活认知。写作是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家庭生活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立足点,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记录点滴生活,由此获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母亲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家庭实践任务“爱的行动”,以“感恩母亲”为主题,让学生用各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帮妈妈做家务、按摩、做饭等,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选择表达感激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了独一无二的体验,不断观察妈妈的反应,听妈妈的评价,留下深刻的记忆,获取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同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建立独特的感受。在写作素材、真实感受的支撑下,学生产生表达欲望,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乡土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

  每个地方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与乡土中的人、事、物互动,无声无息地刻下乡土文化的印记。尽管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强,但是早已在日常体验的过程中熟悉了家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对家乡产生了浓浓的依恋。乡土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发乡土生活中的写作教学资源,组织写作教学活动,驱动学生走进乡土生活,歌颂乡土文化。

  例如,家乡特产是乡土文化的再现。在体验乡土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接触了家乡特产,但是尚未建立深刻的认知。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借此使其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特产,如家乡特产的起源、故事、文化内涵等。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开阔视野,获取写作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为家乡特产书写一段广告词,并提出明确的要求:(1)简单明了,突出家乡特产的特点及文化内涵;(2)巧用修辞手法,确保广告词生动形象;(3)注重押韵,保证广告词朗朗上口。在要求的指引下,学生明晰书写广告词的方向,迁移活动认知,剖析家乡特产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提炼关键信息,列出词汇。之后,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串联所列的词汇。接着,学生反复阅读各自写出的广告词,发现问题,自主修改,保证其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每个学生写出广告词后,教师可以组织家乡特产推介会,鼓励每个人化身为导游,展示某一特产图片,读出该特产的广告词。教师和其他学生化身为评委,认真观看、聆听,判断广告词是否能凸显出家乡特产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赞赏或提出完善建议。如此,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高广告词质量,丰富书写广告词的经验,强化乡土文化认知,激发了宣传乡土文化的欲望,自觉体验写作活动,久而久之地提升写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校本课程、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形成良好的课程资源意识,以语文教材、校本课程、社会生活为入手点,着力挖掘写作教学资源,同时组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建立良好的写作情感,锻炼写作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写作水平,助推语文写作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刘晨永.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3):188-190.

  [2]崔彩虹.立足教科书课文资源的小学语文高学段微写作教学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23.

  [3]黄壬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开发的四个维度[J].家长,2022(2):147-149.

  [4]李锦.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浅谈[J].读写算,2021(2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