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探索论文

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探索论文

3

2024-06-19 14:27:46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作为教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开展合适的健康习惯培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应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健康行为教育方法,通过展示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技巧;借助视频资料教授学生根据节气调养身体的方法;在体检活动中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措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为孩子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为教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开展合适的健康习惯培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应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健康行为教育方法,通过展示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技巧;借助视频资料教授学生根据节气调养身体的方法;在体检活动中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措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为孩子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适宜;健康行为;养成;探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这一观点强调了健康的多重价值和重要性,为我国的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认知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新课程改革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更新和丰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许多学校在健康知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他们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的心理、社交和情感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全面的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笔者在学校工作中,常常会看见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贫乏。一些男生跑得满头大汗,一头直接往水龙头处冲水,直言:“好爽。”有的学生爱吃零食,把零食当正餐,不喜欢吃营养早餐,喜欢吃路边的小食,如:臭豆腐、辣条、冷饮等。不喜欢运动,爱玩电子产品,不注意睡眠,父母监管不到位的学生经常熬夜,偷偷玩游戏。有些孩子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如孤僻、不合群、爱计较,有的甚至患上抑郁症等。

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探索论文

  很多家长也缺乏健康知识,笔者曾经在校门口看见一位家长,孩子已经在感冒咳嗽,家长随便买一盒拌面硬塞给孩子吃,孩子直接在校门口吐了。在健康技能方面学生也缺失,学生流鼻血了,不懂得如何处理,有的用纸去塞鼻孔,有的用手去捂鼻子,有的把头使劲往后仰,有的高声尖叫:“流鼻血了,流鼻血了。”有的同学脚扭伤,肿起来了,也不懂得找老师或者校医要冰袋冰敷,第二天脚肿得很厉害……所以,如何在小学生中开展适宜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索适宜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认为以下几种是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一是在展示中让学生学会运动伤害的处理方法;二是在视频中让学生学会节气养生;三是在体检中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四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健康饮食等。

  二、展示让学生学会运动伤害的处理

  展示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交流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知识的平台,通过展示交流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示教学直观形象,通过展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教学可由学生展示或者教师展示,可书面展示、口头展示或实物展示,对于学习适宜小学生的运动伤害处理方法,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健康救治行为。学生通过展示教学学会健康救治方法,再让学生进行展示,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展示活动中巩固、提升,掌握、运用,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易于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探索论文

  校园运动伤害的健康知识普及非常重要,因为小学生年纪小,在课间或者运动中经常会出现意外情况。如果学生学会健康处理行为,懂得及时救治,可以更好地减少伤害。学校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开放性损伤,如:擦伤、撕裂伤、刺伤等;闭合性损伤,如:扭伤、挫伤、肌肉拉伤、脱臼、骨折等。如何教会学生运动伤害的处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展示,教会学生擦伤、撕裂伤、刺伤等,无伤及血管、神经、肌腱,直接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等消毒,涂上紫药水;如果伤及血管、神经、肌腱就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到医院就医。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班级的小药箱,进行外伤的救护处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如果是摔伤感觉非常痛、抬不起手或者脚,不敢动,有可能是脱臼或者骨折,教会学生原地不动,马上告知老师,送医院救治。又如:流鼻血在学生中也是经常发生的,有的因为碰撞引起,有的因为生病引起等,通过展示教学,让学生学会用手按住鼻翼20分钟止血,一边流鼻血,按住一边鼻翼;两边流鼻血,按住两边鼻翼,用嘴巴呼吸。扭伤脚肿了或者摔伤,额头肿了等情况,教师通过展示教学,教会学生用冰袋24小时冷敷,24小时后采用热敷,这样可以防瘀血和消肿。

  学生体育课,碰撞或者摔伤,牙齿掉了,告诉学生乳牙没关系,掉了会自己再长出来。恒牙万一掉了,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把掉的恒牙用矿泉水洗干净,然后把牙齿泡在矿泉水中,马上送到医院,可以植牙,减少伤害……这些最简单的运动伤害的健康处理方式,通过教师的展示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掌握运动伤害的处理方法。

  学生小小年纪就懂得简单判断一些校园运动伤害的程度,可以自救,减少伤痛,也教会了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救护,提升了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三、视频让学生学会节气养生

  适宜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除了采用展示教学法易于学生掌握,视频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各种节气的健康知识帮助也不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采用视频直观教学,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让学生了解季节健康养生知识,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视频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节气养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运用能力;视频教学信息量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适宜小学生健康行为的教学效率。

  如今经济的发展,学生衣食无忧,但健康知识缺乏。

  对于一些季节的健康保健知识家长和学生都很贫乏,如何在学生中普及节气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适宜的健康行为,采用节气视频教学,学生学到的节气健康养生知识丰富。如:通过视频普及白露知识,学生配音解说——今天是9月7日,星期三,白露,农历八月十二。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孟秋指秋季的第一个月;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季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即是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要注意增添衣物。此时养生应当以养阴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白露饮食上可吃些梨、银耳、蜂蜜、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等,喝白露茶等。学生通过视频的节气健康知识的学习,把学到的节气养生知识带回家宣传、普及,学以致用,为家人设计节气健康养生粥、养生汤。家长反映孩子不挑食了,也喜欢上吃银耳、莲子、百合了。

  通过这样的视频教学,极大地发挥其优势,有利于学生健康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掌握了适宜的节气养生和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对原有健康知识或已学过的健康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储存健康知识,学习新的健康知识,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增强,同时也影响到他人,一举两得。

  四、体检让学生了解简单健康知识

  适宜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除了运动伤害救治的健康知识、节气养生知识外,学校每年一次的体检活动,也是非常适宜学生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学生的体检活动是一次健康知识的实践活动,在这样的体检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的健康知识,学习、运用、实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进行自我健康保护。

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探索论文

  学校体检活动涉及的项目多,有五官、腹腔器官,还有血红蛋白、肺活量、血压、贫血等常规健康知识。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校园养生堂”,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指数,学会判断肥胖体质或者偏瘦体质。因为每年体检后,经常会看见学生拿着体检条在医务室咨询校医:“我低血糖怎么办?我体重超重了怎么办?”……学生把医务室都快挤爆了。学生对健康的需求太迫切了,教师让学生制订健康服务计划,学习健康指数的计算,学生可以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健康,教师通过小老师的微课教会学生测量自己的健康体质指数。健康体质指数的计算采用学生小老师介绍的方式:用自己的体重(千克)除以自己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出健康指数,再对照健康标准参考数值(BMI)表。如:学生年龄11岁,男,身高:1.57m,体重:55.5kg。体质指数(BMI)=55.5kg/(1.57m)2=22.5,对照参考数值,男生正常参考数值(BMI)是20.3,学生很快明白自己超重了,太胖了,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和运动。学生知道自己的健康是否亮了红灯,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进行自我的健康保护。有的小组学生看到好多同学健康指数亮红灯,有的太胖了,有的超重了,这些小组的学生为大家制定了一日健康计划表,让同学们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睡眠,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学生小组介绍一日的健康计划表,有正常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健康的营养早餐,千万别去吃街边的路边餐,每天要注意跳绳或者跑步、打球,还要注意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水,不喝含糖的饮料或者碳酸饮料;有温馨提醒:同学们,健康计划一旦制订下来,一定要根据这个计划表持之以恒坚持,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我们班上肥胖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少;把一日的健康计划表通过班级的公众号发布到家长群,让全班的家长都参与到一日健康计划活动中,为同学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这样,学生也会慢慢意识到,养成健康运动方式,积极参加艺术、体育活动,可以让自己更加健康、阳光,心理更加健康。

  五、日常生活让学生学会健康饮食

  适宜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学会健康地生活,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知识、了解健康知识是重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一些健康问题,针对这些健康问题,学习健康知识,学生印象深刻,“对症下药”,效果很好。

  日常生活的健康知识很多,但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学会健康生活。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营养早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早餐,学习膳食金字塔,学生从五层的膳食金字塔懂得第一层要多吃谷类薯类和杂豆类食品,多吃粗粮,增强肠胃蠕动能力。每天喝水800至1200毫升,经常食用蔬菜与水果,一天所需要的蔬菜含量在300克到500克;第二层要多吃水果,一天吃的水果要在200克到350克,补充人体正常的维生素含量;第三层要食用肉类、鱼虾蛋类,80至100克;第四层要食用奶类制品,豆制品类以及坚果类食品;第五层要控制油、盐与糖的摄入量。学生通过学习膳食金字塔,发现很多人平时的早餐品种太单一,营养成分不足,有的缺乏维生素、有的缺乏蛋白质等。学生设计营养早餐,反思自己平时的早餐,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早餐愿意吃鸡蛋了。另外,一些同学看到春季同学们经常会患肠胃炎,严重的还要去医院点滴,致使一些同学没办法到校上课,同学们就进行春季健康饮食的宣传,把制作好的春季健康饮食手抄报张贴在学校班级的走廊,让同学们进行阅读,并通过少先队广播进行春季健康饮食的倡议,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掌握的健康饮食知识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在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健康习惯教育方面,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展示和视频,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亲身实践并吸收健康相关知识。同时,通过组织体检活动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他们主动发现并应用健康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行为模式,并在他们心中深植健康意识,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芮莉.“健康成长”单元教学建议[J].科教导刊,2021(30):117-119.

  [2]葛丹丹,何伦.身体意象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社交焦虑认知模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10):1492-1496.

  [3]颜华娜.由“纠”到“研”有质量地学习——由“学会使用体温计”引发的思考[J].新教师,2016(4):54-55.